2024腾讯科学WE大会|刘江来:了解暗物质,或许未来才能在宇宙中做“天气预报”

2024年11月03日22:30:16 科学 4535

11月3日,2024腾讯科学we大会在成都科幻馆开幕。本次大会以“科技树·转折点”为主题,汇聚了中国国家最高科学奖得主、诺贝尔奖得主等国内外顶尖科学家。

本次大会上,知名科学家刘江来教授分享了他对暗物质、引力透镜效应、wimps理论、中微子的探索和思考,并接受媒体采访。据悉,刘江来教授长期致力于粒子、原子核与天体物理交叉领域研究,负责pandax暗物质实验项目。他组织百人科研团队在锦屏地下实验室进行暗物质探测实验,是我国暗物质实验研究先锋。其团队成功研制的三代国际先进液氙探测器,取得国际领先的测量成果。

2024腾讯科学WE大会|刘江来:了解暗物质,或许未来才能在宇宙中做“天气预报” - 天天要闻

研究暗物质有用吗?

或许未来人类会步入更深远的宇宙,了解暗物质才能做“天气预报”

1933年,天文学家弗里茨·兹威基在研究星系团时,率先推算出其内部有看不见的物质,也就是如今所说的暗物质。观测和计算表明,宇宙的95%是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但暗物质究竟是什么?这一谜题困扰着一代代科学家。

近百年后,刘江来与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在世界最深的地下实验室——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的锦屏地下实验室,探寻暗物质这种宇宙中的“神秘幽灵”。

刘江来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对暗物质的兴趣,或许源于基因、或许源于后天,或许两者都有。他介绍,暗物质在空间中无处不在,每一秒钟都在穿越我们的身体,但是我们浑然不觉,地球、太阳系也都浑然不觉,但暗物质主导了宇宙的形成和演化。

2024腾讯科学WE大会|刘江来:了解暗物质,或许未来才能在宇宙中做“天气预报” - 天天要闻

暗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探索它有什么用?刘江来表示,这个问题他没有办法回答,他借用了《三体》中的一句话表示,即“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翻译成科学家的语境,即“对于宇宙我们要保持谦虚,不断地探索和理解”。

刘江来说,工业革命给了人类好的生活,但不能因此就停止探索。人类如今可以走出地球研究太阳系,或许有一天人类的足迹会步入银河系和更深远的宇宙,或许到时候我们得知暗物质的分布,才能做“天气预报”,这是十分发散性的问题。“理解暗物质的意义,或许要到那个时候,您(未来的人)来告诉我。”

如何寻找暗物质

在地下2400米探索宇宙

刘江来介绍,探测暗物质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在宇宙空间中,寻找一个暗物质密度比较大的地方,暗物质粒子和粒子之间产生碰撞,其可能会催生出来一些我们已知的、能够探测到的粒子,例如我国的悟空号卫星,就是把探测器放到太空中寻找暗物质存在的证据;第二种方法是,把一个非常灵敏的探测器送到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中间,等待暗物质粒子到达探测器,和原子产生碰撞以后,捕捉原子反冲信号,这叫作直接探测;第三种是对撞机探测,在对撞机中让高能粒子束对撞,直接产生暗物质粒子。

刘江来与其团队使用的锦屏地下实验室,就属于直接探测。该实验室垂直岩石覆盖达2400米,是国际上岩石覆盖最深的地下实验室。在这里,刘江来与其团队将惰性元素“氙”冷却到零下100度并做成探测器,来捕捉暗物质的碰撞。(注:氙是一种稀有气体,在零下100度的状态下,会液化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2024腾讯科学WE大会|刘江来:了解暗物质,或许未来才能在宇宙中做“天气预报” - 天天要闻

过去15年,刘江来与其团队一共建设了三代探测器,从120公斤到580公斤再到如今的4吨级探测器,下一步是开展20吨级液氙探测器的升级,这将成为国际上体量最大、灵敏度最高的液氙实验。这十几年的努力,让我国暗物质研究从无到有,并逐步走向国际前沿。

刘江来介绍,液氙暗物质探测器兴起于2004年左右,在过去近20年的过程中,一直在高速发展,探测灵敏度快速提升。液氙暗物质探测器的特点是:首先,氙能够比较容易地扩容,探测器最后灵敏度是跟探测体量成正比的;其次,它对于每一个碰撞事例的能量和位置,都能做4d照相;此外,液氙探测器对碰撞事例到底是怎样的事例能做一些甄别,判定它是不是本底,是不是信号。从互补性来说,其他的实验也都各有独特优势,所以需要在不同的方向进行探索。

100多年前,人类探测到了电磁波,彼时从未有人想到它会与我们的生活如此紧密。如今,我们每每使用手机、微波炉、ct照相等,都离不开电磁波。未来,暗物质是否也一样会造福人类?时间会带给我们答案。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摄影记者 王勤

编辑 李钰仪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