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有多难受?人和鹰几天几夜都不合眼,只是为了让鹰听话

2024年09月06日12:27:02 科学 1231

信息来源于Nomadic Journeys,Al Jazeera,indy guide。

游牧民族哈萨克人

穿过蒙古南部和中国北部之间白雪皑皑的阿尔泰山谷后,就能到达蒙古西部。居住在这里的游牧民族满足了我们对草原生活的所有想象,一个个蒙古包屹立在广阔平坦的草原上,牧民们穿着厚实且传统的服饰,周围尽是是牛羊和马匹。

但你在这里还是会看到想象之外的东西:一只金雕一动不动地站立蒙古包shui'buzhaozhao外头的木头栖木上。这只美丽猛禽此时却有点憋屈,它被被拴在一根长绳上,娇小的头和琥珀色的眼睛被一顶黑色皮帽遮住,只露出了鸟喙。

熬鹰有多难受?人和鹰几天几夜都不合眼,只是为了让鹰听话 - 天天要闻

这是猎鹰,是蒙古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的传统。

哈萨克族说的是突厥语,他们是逊尼派穆斯林游牧民族,约占蒙古总人口的4%,基本上都居住在蒙古的巴彦乌列盖州。他们至今仍远离现代化的社会,因此能保留着用猎鹰去狩猎狐狸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的传统。

熬鹰有多难受?人和鹰几天几夜都不合眼,只是为了让鹰听话 - 天天要闻

哈萨克族并非只存在于蒙古,他们还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中国、 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土耳其。之所以以蒙古国内的哈萨克族为开头,是因为他们那边已经成为了热门旅游景点,对这些传统的展示会更加积极。

熬鹰有多难受?人和鹰几天几夜都不合眼,只是为了让鹰听话 - 天天要闻

而其他地区的哈萨克族对这项鹰猎传统也是十分看重的。比如,1998年哈萨克斯坦创办了第一所鹰猎培训学校;2005年,Kyran(金鹰)联盟公共基金成立,该组织教授猎鹰技能,并组织国内和国际猎鹰比赛;哈萨克斯坦政府还将猎鹰艺术纳入国家运动,并制定了必要的法规。

鹰与猎人

猎人与鹰之间的特殊纽带始于猎人从高高的岩壁上的巢穴中带走亚成体的鹰。

之所以选择亚成体鹰,通常在4岁左右的,是因为此时的它们刚学会狩猎,但技巧还很生疏,而且缺乏对一切的警惕性。如果不是这样,鹰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会跟人类相处的。猎人只会带走雌性的鹰,因为雌性比雄性更大、更强大、更具攻击性。成年雌性金雕的翼展可达2.7米,体重超过13斤。

熬鹰有多难受?人和鹰几天几夜都不合眼,只是为了让鹰听话 - 天天要闻

亚成体鹰会在猎人的手段下接受食物,并慢慢跟猎人建立信任,一旦它跟猎人熟络了,训练就会开始。猎人将鹰描述为他们家庭的一部分。除了夏季白天或冬季最热的时候,鹰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占据着最显眼的位置。虽然家里的人都会照顾鹰,但只有把它从巢穴里带出来的猎人会和她一起狩猎。

熬鹰有多难受?人和鹰几天几夜都不合眼,只是为了让鹰听话 - 天天要闻

鹰猎行动会在冬季进行,此时的气温会骤降到零下,在到达目的地之前,鹰会被裹在襁褓中,猎人声称这可以让它们保持温暖和平静。猎人和鹰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他们之间的纽带就越牢固。

狩猎之旅可能持续很多天,因为猎人和鹰要跋涉到山脊上,才能看到整个景观。一旦发现猎物(通常是狐狸),猎人就会冲向猎物,将其赶到空旷的地方,然后释放鹰猎杀。

熬鹰有多难受?人和鹰几天几夜都不合眼,只是为了让鹰听话 - 天天要闻

猎人传统上会穿着用鹰捕获的猎物的皮制成的皮大衣。

猎人和鹰之间的关系通常持续6-8年,然后鹰会被放回野外繁殖,鹰的寿命可达30年。

如何训练老鹰?

猎人如何去训练鹰,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重头戏。

哈萨克猎人把鹰带回去后,会先将鹰的翅膀绑起来,让其站立在硬木上的一个细木棍上,因为翅膀受限,鹰的依仗只有脚,因此只能乖乖的抓紧木棍。然后猎人会先晾着它一天,使其稍微熟悉一点环境,紧接着猎人就会坐到老鹰的面前,拿出一盘生肉食循循善诱。

熬鹰有多难受?人和鹰几天几夜都不合眼,只是为了让鹰听话 - 天天要闻

鹰是很有骨气且坚韧的物种,它们不会去吃这些食物,猎人也是知道这点的,因此他们让鹰破防的真正技术其实现在才要上场。等到鹰困了,眼皮开始忍不住耷拉下来后,猎人会掏出乐器,三番五次地演奏各种歌曲或者纯纯听个响,总之就是吵得鹰不得安宁,不让它们入睡。

直到鹰困得即使乐器声炸响也能入睡的时候,猎人就会开始上手,用棍子捅一捅鹰的身体,时不时摸一下它,就这么持续4-5天的时间!当然这对猎人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但是猎人不讲武德,他们还是会吃饭喝水上厕所的,实在受不了还会叫人稍微替班一会儿,而鹰就只能硬抗了。

熬鹰有多难受?人和鹰几天几夜都不合眼,只是为了让鹰听话 - 天天要闻

几天后,身体和精神都保守折磨的鹰终于是屈服了,猎人去抚摸它,它也不会反抗。猎人拿着肉去喂养它的时候,鹰也会老实吞下。这样的表明,鹰终于是放下了天空王者的荣耀,屈服于猎人了。

熬鹰有多难受?人和鹰几天几夜都不合眼,只是为了让鹰听话 - 天天要闻

之后猎人就会正常养鹰一段时间,跟它建立起信任,然后开始常规的训练活动。训练方式无非通过奖赏的方式来让鹰学会听从指令,跟训犬也差不多。据说还有一些特殊手段,但肯定是不会外传的。

训练得好的话,鹰对主人的忠心程度是不亚于猎犬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古代会以“鹰犬”来描述某人的忠心耿耿的手下和部将的原因。

熬鹰有多难受?人和鹰几天几夜都不合眼,只是为了让鹰听话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90%稀土中国掌控!美国7000万卖厂悔断肠?今我们技术卡它脖子 - 天天要闻

90%稀土中国掌控!美国7000万卖厂悔断肠?今我们技术卡它脖子

美国这会儿估计正对着空气拍大腿。20多年前7000万美元就卖掉的稀土工厂,现在想花7亿都买不回来。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话语权攥在咱们手里,它想造点像样的东西,还得看咱们脸色。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稀土这玩意儿,听着像土里的稀罕物,
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团队:从实验室到应用转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理论与实践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团队:从实验室到应用转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理论与实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其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广泛的燃料适应性使其在能源领域具备了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分布式发电、便携式能源装置和大型电力系统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平板式SOFC电池堆重复单元(CRU)及千瓦级电堆实物图▲ 2011~2020 年全球SO...
颠覆医学!AI帮助无精男喜当爹,800万扫描找出3个生命火种 - 天天要闻

颠覆医学!AI帮助无精男喜当爹,800万扫描找出3个生命火种

专注AIGC领域的专业社区,关注微软&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大语言模型(LLM)的发展和应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场研究和AIGC开发者生态,欢迎关注!全球著名媒体CNN消息,一对国外夫妇饱受18年不孕不育折磨,主要原因是丈夫患有无精症,精液中无法检测到精子,而这是导致男性不育的罕见病症之一。在传统检查中,即使...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 天天要闻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风穿夏,寻觅清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开始变得潮湿闷热,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快到来。在过去10年,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仅30天,是近10年来最短的一次。酷热还没真正开始,暑意已经蔓延。此时,寻一处清凉,成了夏...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 天天要闻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7月5日一早,雨过天晴。怀柔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心门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们正带着家人走下大巴车,准备进展厅“探秘”——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走进“一城两都”活动的首站。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新华社记者刘祯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运动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氛围比骄阳更胜。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举行。万余名毕业生即将从这个被称作“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启程,奔赴各自的科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