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运用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三位院士这样说

2024年05月19日19:31:17 科学 6478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学科与ai技术的合作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18日举行的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暨首届科技文化节开幕式上,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人工智能专家围绕ai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的融合运用展开对话。

人工智能如何运用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三位院士这样说 - 天天要闻

左一到左五分别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数字经济研究执行负责人杨燕青,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恕行,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  

ai与人类智能本质是否相同?

在中国脑科学计划的筹建者和推动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看来,人工智能和人脑智能必然有相似的地方。有同样遵循规律的地方,但是结合人工智能最近的崛起,ai逐渐会发展成为一个并不完全与人类智能相同的特征。

他解释道,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设计初衷是模仿人脑的工作原理。从ibm的“深蓝”到alphago的胜利,ai的早期成就都是基于模拟人类思维过程的尝试。这些成就证明了ai在某些特定任务上,如计算和模式识别,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能力。

然而,随着ai技术的进步,我们开始见证它的思考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ai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智能。ai的计算能力已经在许多领域超越了人类,这一点在各种智力竞赛中已经得到了证明。

杨雄里称,就如“控制论之父”维纳所说的,未来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斗争的世界。我们不能期待在ai的帮助下享受舒适的生活,而应该积极参与到这场科技革命中,确保ai的发展能够与人类智能和谐共存,而不是取代它。

杨雄里认为我们仍然处于对人脑深层次工作原理了解的初级阶段。人脑结构复杂性和可塑性意味着它可能包含着我们尚未发现的智能形式。他相信人脑的工作原理还可以受到各种各样的启发。

“我以前认为人脑智能是至高无上的,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些问题应该很深刻思考一下。有一些方面人工智能超越人脑智能,而且现在看来可能性相当大,还取决于我们怎么全面超越的问题。”

人工智能是否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在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中,数学作为其基础支撑的角色日益凸显。

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恕行看来,当前,人工智能不仅在数据处理和算力提升方面取得了突破,更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新算法的创新上展现了其潜力。随着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数学人才投身于这一领域,推动着ai技术达到新高度。

在寻求最优解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已经在诸如棋类游戏等领域超越了人类。现在,数学家们正在探讨人工智能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是否能够严格证明定理,而不仅仅是计算最优结果。他举例道,过去,像吴文俊先生的机器证明就已经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发现新定理方面的潜力,尽管这些定理可能并非数学界的主要关注点。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在数学证明方面的潜能引起了广泛关注。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利用人工智能检查自己的论文,发现并修正了证明中的漏洞,这一事例表明了ai在数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不过,人工智能能不能做人类还没有做成的或者没有做到的事呢?“比如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只证明了“1+2”,如果什么时候人工智能做到“1+1”,这种会比阿尔法狗震动更大,数学界很多人都在翘首以待。”陈恕行说。

陈恕行说,人工智能将来能不能超越人的智能,这个非常值得研究。“但是这个事现在很难说出很准确的预测,不能说人工智能就一定聪明不过人,以前、好多事人工智能做不到的,现在人工智能都做到了,而且超过了人。但是也不能说绝对的,因为我觉得人脑还是有非常复杂的事,现在人类没有完全了解清楚人脑。”

ai如何影响生物医药?

在药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看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工智能已经从一个科幻概念转变为现实中的强大工具,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随着人类基因组和其他组学数据的积累,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数据量,这些数据成为了科技创新的宝贵源泉。

“2023年可以讲是人工智能对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生命医药发展起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或者说是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他说。

陈凯先认为,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利用ai建立了预测模型,筛选出可能对抗耐药性细菌有效的化合物,这在抗生素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此外,ai还被用于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预计未来能将医生的工作效率提升至200%以上。

中国在ai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开发的脸谱识别算法就是一个例子,ai能够研究药物新的药学分子结构和新的作用靶点,促进新药物的发现。总的来说,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认为,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它打破了传统的因果逻辑,转而关注相关性,这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同时,随着ai的快速发展,如何管理ai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陈凯先表示,我们需要汲取ai的优点并避免其潜在的不利影响,与印刷术的发展相比,ai带来的变化更为迅速和深刻,我们必须准备好迎接这些变化。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冷空气要来了!北方极端高温即将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温! - 天天要闻

冷空气要来了!北方极端高温即将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温!

引言今年的夏季,无疑是火热的一年。不同于往年南方梅雨季的凉爽,今年南方气温明显偏高,而北方则是高温持续,炎热难耐。这种南北温差异常明显的天气,其实背后有着许多复杂的原因。本文将就今年夏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以及后期气温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嫦娥六号秀大脚,再次打脸阿波罗?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秀大脚,再次打脸阿波罗?

嫦娥六号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钻探取样工作,启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这儿就已经告一段落,可没成想,嫦娥传回来的一张“大脚丫子”照片再次引发热烈讨论,有许多朋友据此质疑阿波罗登月涉嫌造假。嫦娥六号发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在嫦娥六号全景相机拍摄的影像中,我们明显看到着陆器支撑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个坑,嫦娥的“脚...
瑞士清洁科技公司Enerdrape开发预制地热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间的浅层地热能和废热用于建筑物制热或制冷 | 瑞士创新100强 - 天天要闻

瑞士清洁科技公司Enerdrape开发预制地热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间的浅层地热能和废热用于建筑物制热或制冷 | 瑞士创新100强

图源EPFL官网钛媒体APP注:瑞士连续12年全球创新指数竞争力排名第一,是全球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也是中国首个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国,在创新发展和科技金融领域与中国具有极佳互补性。由Venturelab主办的“瑞士创新100强”,汇聚了最佳“瑞士制造”的初创及成长期科技创新企业,是瑞士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生态标杆。自2011年以...
日本:触手展开超3米 巨型章鱼现身北海道 - 天天要闻

日本:触手展开超3米 巨型章鱼现身北海道

近日,在日本北海道的知床半岛罗臼海域,出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一只触手展开超 3 米的巨型章鱼现身于此。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据《朝日新闻》6 月 9 日的报道,这种被确认为北太平洋巨型章鱼的庞然大物,以其巨大的体型震撼着人们
土卫二,一颗冰冷的卫星,那里会有生命吗? - 天天要闻

土卫二,一颗冰冷的卫星,那里会有生命吗?

一片神秘的地外海洋,究竟住着谁?一起来看看土卫二上的原住民!"通过卡西尼号的测量,我们知道土卫二的海洋是宜居的。我们知道那里有液态水、能源以及碳、氢、氮、氧、磷和硫等化学物质。"图示:土卫二喷出的冰羽流。(图片来源:美国宇航局)新的研究表明,在土星卫星恩克拉多斯的表面有一些地方,航天器可以在那里着陆,...
就在端午,准备观赏! - 天天要闻

就在端午,准备观赏!

星空有约|月亮“邂逅”星团,这幕美景别错过端午节当天傍晚,一弯蛾眉月将与著名的蜂巢星团近距离相伴,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公众将会目睹到这两个不同天体上演的“亲密一幕”。由于23时左右月亮才会从西方落下,因此观赏、拍摄这一幕美景的时间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