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厉害!祝贺中国科研人员再立新功

2024年03月09日08:05:04 科学 1390

真厉害!祝贺中国科研人员再立新功 - 天天要闻

核聚变实验装置


聚变能与受控核聚变】


聚变能是氢的两个同位素——氘和氚发生融合反应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真厉害!祝贺中国科研人员再立新功 - 天天要闻

核聚变的机理


太阳是一个主要由氢元素和氦元素组成的巨大等离子体球,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这是由于太阳巨大质量向中心不断施压,在核心处形成约3000亿个大气压的高压和1500万K的高温,高温高压便点燃了核聚变。核聚变点燃后,巨大的辐射压会向外围扩张产生巨大张力,当这个张力正好抵御住太阳质量引力,引力压和辐射压就取得了一个平衡。这种平衡可以维持太阳持续核聚变长达100年。

真厉害!祝贺中国科研人员再立新功 - 天天要闻

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

1951年5月12日,美国在埃尼威托克岛上引爆了人类第一次核聚变,爆炸释放的能量是广岛长崎原子弹的数百倍。1966年12月8日,中国第一次核聚变在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这是中美两国尝试释放聚变能的两次试验。


真厉害!祝贺中国科研人员再立新功 - 天天要闻

核聚变爆炸形成的蘑菇云


随着全球变暖,找到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未来能源迫在眉睫。聚变能,就是未来的清洁、高效、安全的终极能源之一。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的效率非常高,核聚变的效率比化石能源的效率高了1000万倍。海水中蕴藏着大约40万亿吨氘,一升水能够提炼0.03克的氘,其发生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1立方公里海水中的氘氚聚变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就相当于全球石油储量燃烧的能量。因此,聚变能原料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要将核聚变能变成电能,就必须像太阳一样产生持续的核聚变。形象地说,就是要在地球上造一个“小太阳”。另外,还必须保证不会引起爆炸,从而将产生的热能输出,转变成电能。这个过程就是受控核聚变。


真厉害!祝贺中国科研人员再立新功 - 天天要闻

受控核聚变示意图


受控核聚变需要产生性能可控的超短脉冲高能电子束,使其定向沉积在高密度的氘、氚燃料中,迅速提高压缩燃料的温度,触发聚变反应。当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输入能量的话,就叫做点火。根据点火方式的不同,又可将受控核聚变分为磁约束核聚变和激光核聚变两种。


真厉害!祝贺中国科研人员再立新功 - 天天要闻

核聚变反应示意图


【激光核聚变】


激光核聚变又叫做惯性约束核聚变,其利用高能量、高强度的激光对聚变材料,如氘、氚进行加热,实现可控的核聚变用以获得巨大的能量。


激光核聚变快点火方案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过程,需要使用超短脉冲的高能电子束携带能量到高密度等离子体中实现点火。早在1997年,张杰就提出了双锥对撞点火的新型激光聚变方案雏形。快速点火方案将燃料点火与压缩分开,使这两个过程可以独立优化,同时避免不稳定性。


真厉害!祝贺中国科研人员再立新功 - 天天要闻

激光核聚变原理图


真正的大能量验证实验始于2018年。在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激光装置——神光二号升级激光装置上,2018年至今,张杰团队已经做了6轮验证实验,通过1万焦耳激光实验证实了该方案中分解物理过程的可行性。 2026年之前,团队将完成一共18轮验证实验。


真厉害!祝贺中国科研人员再立新功 - 天天要闻

神光二号激光装置


【磁约束核聚变】


磁约束聚变是指利用围成一圈的线圈通电所产生的强大环形磁场把氘、氚等轻原子核自由电子组成的、处于热核反应状态的超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有限的体积内,使它受控制地发生大量的原子核聚变反应,释放出能量。


真厉害!祝贺中国科研人员再立新功 - 天天要闻

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EAST


尽管科学家对受控核聚变的原理已经十分清楚了,但是要在地球上造出人造太阳来却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太阳核心压强高达3000亿个大气压,温度只要1500万度就能够维持核聚变。在地球上,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么高的大气压,这就要求将温度提高到1亿度或以上,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在这场未来“无尽能源”的创造活动中,中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分别实现了100万安培、1.6亿度、1056秒等条件下的等离子体运行。已经完全达到预定目标,部分指标领先全球。


真厉害!祝贺中国科研人员再立新功 - 天天要闻

托卡马克磁约束核聚变示意图


【未来的展望】


聚变能发电一般要经历实验堆、示范堆和商用发电堆三个阶段。目前,中美俄英日韩欧盟都处于实验堆阶段。其中,中美两国在技术上领先其它各国。


已有中科院专家表示,即将开启核聚变发电站的工程设计。这就意谓着,筹建示范堆验证阶段将与设计商用核电站同步进行。正如张杰院士预测的,聚变能作为人类社会能源的明天可能就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了。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 天天要闻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CNMO科技消息】我们常说地球是蓝色星球,但其实这种颜色并不是一直如此,也不会永远不变。有研究指出,地球的海洋在过去曾经是绿色的,而如果未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它们甚至可能会变成紫色。 这项研究主要探讨了数十亿年来海洋颜色的变化过程,发现这和海水的化学成分以及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方式密切相关。在3.8到18亿年前...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结晶是无定形基元有序堆积形成晶体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有序化过程之一。结晶过程通常遵循成核-生长路径,成核过程中自由能最高点对应的晶核尺寸被称为临界晶核尺寸。小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往往会在热涨落中再次熔化或溶解,而大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则会进一步生长成为稳定的晶体。很多情况下,临界晶核的形成是结晶...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说吧你有多久没称体重了什么?你说你看到秤上飙升的数字就会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想要晕倒怀疑是对称体重这项活动严重过敏?
开屏见“好”|他带濒临倒闭药厂扭亏为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天天要闻

开屏见“好”|他带濒临倒闭药厂扭亏为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本期人物是“五一特辑·致敬奋斗者”系列。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齐都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家晴获评全...
百草谱(五十一)龙葵 - 天天要闻

百草谱(五十一)龙葵

一、形态特征龙葵属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30-100厘米之间。其茎直立生长,呈圆柱形,具有纵棱纹,多分枝,幼枝被稀疏柔毛,老枝逐渐光滑。叶片互生,卵形或心形,长2.5-10厘米,宽1.5-5.
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 - 天天要闻

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569期】国 内 航 天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近日,叶培建院士来到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附城小学,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航天精神大讲堂。这场温暖的相遇,源于叶培建院士心底的双重牵挂。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叶院士担任总指挥、总设计师和顾问的每一次任务,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无数个日夜的...
颜宁辟谣:网传简历不实,已投诉! - 天天要闻

颜宁辟谣:网传简历不实,已投诉!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颜宁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她呼吁尽快清理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