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向中国发邀请函,共建“行星核电站”,给月球基地“充电”

2024年03月06日15:45:17 科学 1164

俄罗斯向中国发邀请函,共建“行星核电站”,给月球基地“充电” - 天天要闻

去年俄罗斯航天器“月球25”号升空的失败似乎并没有重创俄罗斯探索太空的积极性,最近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裁鲍里索夫再次向中国发出了合作邀请。

据环球网报道,5日俄国家航天集团总裁鲍里索夫在俄罗斯“世界青年联欢节”表示,俄方正在认真考虑在2033年至2035年左右,“与中国同行”一起在月球表面建设一座“核电站”,以便为月球基地输送电力。

鲍里索夫将这座不同寻常的核电站称为“月球行星发电厂”,号称是俄罗斯太空探索计划中“最具挑战性的项目”,因为这将是首次在“没有人类的环境中”,只依靠机器人自动建设一座核电站。

俄罗斯向中国发邀请函,共建“行星核电站”,给月球基地“充电” - 天天要闻

鲍里索夫

俄航天部门计划在未来3年内发射三架探月器,并在2030年制造出核动力太空拖船“宙斯”号,这艘飞船可以收集空间碎片、将大型物体从近地轨道运送到近月轨道。去年4月鲍里索夫曾表示,“宙斯”号预计将参与中俄月球基地建设中,之后两国将开展月球核电站计划的论证工作。

月球核电站的优势,也正如鲍里索夫所说,虽然月球也能被阳光照射,但仅靠太阳能板的发电量肯定解决不了未来月球基地的电力供应问题,而功率更大、体积更小的核反应堆无疑是给月球基地“充电”的最佳选择。

从鲍里索夫的表态来看,俄罗斯方面对核电站的主要“贡献”就是在核能领域的基础和积累,虽然苏联已经解体33年,但俄罗斯在热中子核反应堆等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鲍里索夫声称,“建造核反应堆的技术难题几乎被俄方解决,月球探测和自动化工作则与中国有关。”

俄罗斯向中国发邀请函,共建“行星核电站”,给月球基地“充电” - 天天要闻

月球基地概念图

中俄之所以分工如此明确,不是没有原因的。过去哪怕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军工、航天等领域仍是以“老大哥”的姿态看待中国,但俄罗斯毕竟不是当年能把加加林送入太空的苏联。

尤其是当我国嫦娥五号探月器已经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后,直到去年俄航天部门才进行了苏联解体后首次探月任务,结果探测器在降落时未能及时关闭推进系统,最终导致任务以失败告终。

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这次探月任务的失败让俄罗斯不得不推迟了之后几次发射任务。之前俄媒就曾表示担忧说,中俄早在2021年就签署了有关建设月球科考站的谅解合作备忘录,但如今只有中国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自己的探月计划。

俄罗斯向中国发邀请函,共建“行星核电站”,给月球基地“充电” - 天天要闻

另一种中国月球基地想象图

与中国相比,俄罗斯的探月进展明显已经落后一步,去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已经公布了中国载人登月方案,计划在2030年进行首次载人登陆月球,并为后续建设月球科考站开展技术论证。

我国的官宣也令俄媒担忧俄航天部门能否及时追赶上中国的脚步,毕竟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中国航天员已经登上月球,而俄罗斯连探月航天器都没有搞定。

俄罗斯向中国发邀请函,共建“行星核电站”,给月球基地“充电” - 天天要闻

俄罗斯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场发射

不过,鲍里索夫最新表态足以证明,尽管俄罗斯在核能和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等方面仍有一定优势,但似乎也认清了在其他航天技术领域落后于中国的现实,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然了,中俄分工合作肯定是一个共赢的结果,毕竟哪怕是苏联已经解体30余年,那些技术遗产仍对中国航天工程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而俄罗斯也需要加入中国探月工程以确保自己不会在太空探索中掉队。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