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2023年09月04日17:55:15 科学 1370

当我们谈及能源和国家安全时,一种元素可能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但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那就是

它却在核能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为它是核聚变反应的关键燃料之一。然而,令人震惊的是,世界上天然氚的储量竟然只有几公斤。

这个惊人的事实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问题:难道我们真的无法同时兼顾能源需求和国家安全?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稀缺之珍:氚,能源革命中的不可或缺之物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氚是什么。氚是氢的同位素,其核中包含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与普通的氢核(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不同。

这个微小的差异却赋予了氚在核能领域的独特地位。它是核聚变反应的关键燃料之一,被称为“聚变燃料”。

氚在核能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核聚变反应中,氚和氘(氢的另一个同位素)的融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类似于太阳内部的过程。这种能量被称为氢能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这种能量释放是清洁且高效的,远远超过了目前使用的核裂变反应。因此,氚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的有望来源,有望解决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等问题。

令人吃惊的是,尽管氚的潜力巨大,但其天然储量却极其有限。天然氚主要存在于地球大气层中,以氚气体的形式存在。

然而,氚气体极易逸散,地球上氚的总储量仅约为几公斤。这相对微薄的数量在满足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方面几乎无足轻重。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那么,为什么天然氚如此稀缺呢?首先,氚的生成需要长时间的核反应,而地球上的氚主要是太阳风与大气中其他核反应的产物。本身存量就极其有限。

其次,氚极易逸散,使其难以捕获和储存。而且,核聚变研究和技术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利用氚的聚变反应尚未大规模商业化。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氚的新生,原子也可以做“试管”?

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如此稀缺的氚元素,人类智慧再次展现出了无穷的创造力,通过人工氚合成的方式大幅改善了氚的稀缺问题。

之前也谈到过,氚是氢的同位素的一种。氢一共有氕、氘、氚三种同位素。而他们唯一的区别就是核内中子数的不同。

他们的中子数依次增加,其中,氚的中子数最多。利用这一特点,科学家们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既然氚只比氘多了一个中子,那只要给氘在装上一个中子,不就能让氘变成氚了吗?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没想到的是,这种方法竟然还成功了。科学家们用中子不断碰撞氘原子,最终改变了氘的结构,成为了氚。

但是目前这种技术尚不成熟,成本极高,仅1克氚就需要消耗三万美元。

总的来说,人工制造氚是一项科学奇迹,展示了人类在解决能源挑战方面的创新力和毅力。通过深入研究和实验,我们克服了天然氚的稀缺性,为未来的清洁能源提供了更多机会。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微小元素巨大贡献

氚,这个微不足道的元素,却在多个领域发挥着令人瞩目的作用。

首先,氚在核能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是核聚变反应的关键燃料之一,能够释放出巨大的清洁能源。

核聚变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能源来源之一,且不会产生长期的放射性废物,因此被广泛视为未来的能源之选。氚的存在使得核聚变反应得以进行,为解决全球能源危机提供了希望。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氚还在医疗领域有广泛应用。氚标记物在放射医学中被用于进行癌症治疗和诊断。

它可以追踪病变和肿瘤,为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这种应用不仅挽救了许多生命,还提高了医疗诊断的精确性。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此外,氚在科学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科学家们利用氚来追踪物质的运动和反应,揭示了许多自然现象的奥秘。它还被用于年代测定,帮助研究古代文明和地质历史。

氚的贡献不仅限于上述领域,它还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清洁能源的发展将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的未来。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医疗领域的进步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科学研究的推动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知识和理解,推动了技术和文明的进步。

总的来说,氚作为一个微小的元素,对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它不仅为我们提供清洁能源和医疗进步,还驱动着科学研究的前进。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它带来的国家安全挑战,努力维护能源和安全之间的平衡。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那样,氚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稀缺性,还在于它对人类社会的多面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这个宝贵的资源,并以明智的方式利用它,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变废为宝?海水提氚难题

近年来,日本在福岛核事故后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置大量的核污水。福岛核电站事故造成了大量污水被污染,包括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

日本政府计划将这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但这一决定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争议。

背后的科学问题涉及到核污水中的氚。虽然日本声称对核污水进行了净化,但其中仍然含有氚等放射性同位素。这引发了担忧,因为氚的释放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另一方面,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从海水中提取氚的想法。虽然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实际上面临着技术和环境方面的巨大挑战。

虽然核废水里的氚会对生物造成十分大的伤害,但从数值上来讲,其含量还是太少了,几百万的吨的核废水中氚的总含量只有2克多,提取的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总结

氚的稀缺性让我们反思了如何在能源需求和国家安全之间找到平衡,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已经看到,人类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使我们能够通过人工制造氚来克服这一挑战,为未来的清洁能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以确保核技术的和平利用,并防止其滥用。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我们必须意识到,氚不仅仅是一个稀有元素,更是一个与全球能源、环境和安全紧密相关的议题。只有通过合作和持续的研究,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为地球的未来创造更美好的条件。

因此,我鼓励各位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重要话题。氚不仅仅是一个元素,它代表着我们在解决当今最紧迫问题方面的挑战和机会。

全地球天然氚的储量只剩几公斤?如果造了核电站,就不能造氢弹? - 天天要闻

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可以为下一代留下一个更可持续和安全的世界,继续追求科学的奇迹,就像与老朋友分享未来的可能性一样。让我们共同致力于这一伟大使命。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 天天要闻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点板块宣介会上,“真如翠谷”与“真如之心”两大优质地块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块即铜川路水产市场原址,被誉为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目前已完成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随着这一核心地块即将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车行通道(以下简称“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贯通也将提上...
多面性的双氧水 - 天天要闻

多面性的双氧水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H₂O₂),是一种常见且独特的化学物质。它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正如许多化学物质一样,双氧水具有着复杂的性质和多面的特性,这些特性既可能带来巨大的益处,也可能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 天天要闻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迈威生物为爆发中的创新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两项BD合作,与齐鲁制药就长效G-CSF产品8MW0511达成的合作(3.8亿元首付款+1.2亿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业化的经典双赢;而与谷歌系抗衰老巨头Calico围绕IL-11单抗9MW3811的联手(2500万美元首付款+5.71亿美元里程碑款),则彰显全球视野下的价值挖掘能力。两项...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 天天要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紧扣全年任务目标,以“大干100天 决胜上半年”劳动竞赛为载体,全面掀起夺油上产热潮。广大干部员工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用汗水书写担当,用实绩回应挑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环保平稳受控,经营业绩稳健向好,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石...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 天天要闻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期间,第四届“汉江湾”汉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动在硚口区汉江湾上演。武汉云豹救援队联合台湾苗栗县水上救生救难协会、苗栗县救难协会、桃园市水上救难协会,首次以完整建制展开跨海峡救援协作综合演练。 联合救援协作综合演练现场。图/九派新闻 上午9时,随着信号弹升空,云豹救...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 天天要闻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Nature期刊最新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展示了机器人控制领域的重大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视觉运动雅可比场"技术,能够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各种复杂机器人系统,彻底摆脱了传统建模方法的束缚。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 天天要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当AI从工具到与人类齐平,再到超越人类,我们该如何自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向在座的听众们抛出这一问题。这是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人民政府礼堂举办的“以科学的态度认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关系——从初始到对未来的期许”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现场,陈虔为西红门镇政府近百位公务员带来一场融合AI技术解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