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访“冷冻冰地带”?俄罗斯或先于印度登陆月球南极

2023年08月08日23:15:10 科学 1108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子象

界面新闻编辑 |

本月,月球南极很可能迎来人类的首次造访,以及两个国家的同时着陆。

8月7日,俄罗斯宣布将于11日发射月球登陆器“月球25号”(Luna-25)。这将是近半个世纪来,俄罗斯人首次踏足月球,上次登月任务是苏联在1976年发射的“月球24号”。

“月球25号”将于格林尼治时间8月11日23:10,在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发射。俄新社称,8月12日23:35为备用发射时间。根据规划,“月球25号”预计将在5天内进入月球轨道,并停留5-7天,然后降落在指定的南极着陆点。

俄罗斯任务的时间表引发关注,其登陆时间与印度非常接近。外界猜测俄罗斯很可能抢在印度前面,成为第一个落地月球南极的国家。7月14日,印度成功发射了“月船3号”(Chandrayaan-3),目标也是南极。它目前已进入月球轨道,预计将在8月23日或24日登陆。

俄罗斯航天局称,月球上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所有人,俄罗斯与印度的航天器在不同的着陆点,不存在互相干扰或碰撞的风险。

月球被认为是人类探索更广袤宇宙的前哨战。但是对于这颗36万公里外的唯一卫星,我们仍然知之甚少。之前的探月工程均在赤道附近登陆,其南极仍未被探索。

南极被永久阴影区笼罩的面积比北极大得多,科学家们认为可能存在大量冷冻冰。它可以充当饮用水、提取燃料和氧气等,对后续移民计划意义重大。

俄罗斯:推迟了两年

“月球25号”原计划在在2021年10月发射,在欧洲对俄制裁的影响下延后。欧洲航天局原计划将其Pilot-D导航相机安装在“月球25号”上进行测试,但在去年2月俄乌冲突后中断了合作,同时宣布退出未来的“月球26号”和“月球27号”合作任务。莫斯科方面决定继续登月计划,将用国产科学仪器取代欧洲设备。

“月球25号”身负为期一年的科研任务,包括探索水等资源、研究月球内部结构以及开发软着陆技术。“月球25号”携带着31公斤的科学设备,将从15厘米深处采集岩石样本,以测试是否存在冷冻冰。

然而,探索月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迄今,只有美国、苏联和中国成功进行了探月任务,带回了数据和月壤。而以色列阿联酋日本的尝试迄今没有成功。今年4月,日本太空公司iSpace试图实现私人公司的首次登月,但以失败告终。

由于地形更加复杂,且通信更易受到干扰,在月球两极登陆的难度更大。对于“月球25号”任务的难度,今年6月,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尤里·鲍里索夫在与普京会面时曾表示,“成功完成此类任务的概率估计为70%”。

苏联的太空事业取得了非凡成就,创下了多个第一:将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只动物、第一个人类送入太空。苏联的最后一次探月任务是在1976年,“月球24号”带回了月球土壤样本。与苏联时代相比,现代俄罗斯一直在努力创新,但与美国和中国相比落后了。

面对俄乌冲突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去年,普京在东方航天发射场发表讲话时以苏联的例子激励称,尽管苏联也曾受到“全面制裁”,但依然取得了非凡成就,在1961年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

俄罗斯科学院太空研究员列夫·泽莱尼的话说,月球是地球的第七大洲,“我们注定要驯服它”。

印度:奋起直追

起步较晚的印度已经开始挑战高难度任务。

7月4日,印度发射了“月船3号”月球着陆器。它已于上周末成功进入月球轨道,计划于8月23日或24日在南极着陆。

如果成功,印度或将成为首个在月球南极着陆的国家,以及成为继美国、苏联和中国之后第4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印度总理莫迪称,“月船3号”为印度的太空探索书写了新篇章,它展翅高飞,肩负着每个印度人的梦想和抱负。

人类首访“冷冻冰地带”?俄罗斯或先于印度登陆月球南极 - 天天要闻

“月船3号”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ISRO) 开发,将在月球执行约2周的任务。该组织负责人Sreedhara Panicker Somanath表示,其目标是安全降落在月球南极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地形附近、收集数据并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

他还介绍,本次任务的月球车携带了5台仪器,重点是了解月球表面的物理特征、接近地表的大气层以及构造活动,以研究地表以下发生的情况,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新发现。

印度登月任务的一个特点是低成本。“月船3号”项目预算仅为7460万美元,大大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任务。为了降低成本,“月船3号”进入月球轨道用时更长,要花费15-20天,远远大于美国阿波罗号,以及俄罗斯此次任务规划的几天时间。

由于被殖民的历史以及贫困分裂的国情,印度的探月计划起步较晚。2008年,印度才首次开始探月任务,这次任务发现了干燥的月球表面存在水分子,并证实了月球白天有大气层。2019年7月发射的“月船2号”成功进行了绕月飞行,但是未能实现软着陆,着陆器在接地期间坠毁。

“月船1号”项目的负责人Mylswamy Annadurai表示,印度的最终目标是,当未来月球真正成为地球的一块延伸大陆时,印度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通过不断的探月任务,印度将探索如何利用当地的材料建造栖息地,以及如何运送物资等。

半个世纪前就曾登月的美国,目前正在进行再次月球行走的阿耳忒弥斯计划。2022年11月,几经波折后,“阿耳忒弥斯1号”发射成功。这是一次不载人的绕月飞行测试,旨在为“阿尔忒弥斯3号”的载人登月做准备。美国计划在2025年底前进行登月,届时将派出2名宇航员在月球南极着陆。

印度是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的联合签署国之一,中俄均未参与。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地理冷知识——尼日尔 - 天天要闻

地理冷知识——尼日尔

尼日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iger,La République du Niger)位于非洲中西部,简称尼日尔,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该国北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接壤,南同尼日利亚和贝宁交界,西与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毗连,
磨损磨耗测试仪分类 - 天天要闻

磨损磨耗测试仪分类

磨损磨耗测试仪的分类可基于摩擦形式、测试标准及功能特性进行系统划分,具体如下:‌一、按摩擦形式分类‌滚动摩擦测试仪‌阿克隆磨耗试验机‌原理:试样与砂轮以倾斜角度(0°~45°)及恒定负荷(如26.7N1)滚动摩擦,模拟轮胎等滚动工况。
生命警示:高原反应处理不当酿成不可逆后果 - 天天要闻

生命警示:高原反应处理不当酿成不可逆后果

5月10日,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疑因高原反应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遗憾离世。此事迅速引发网络关注。按照男子朋友的说法,来到四姑娘山镇的第一天,他就感觉身体不适。同行人员特意为他打了一辆顺风车,准备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疗。接单的司机表示,头天晚上接到单子,次日早上八点多,该男子和一位女士一同上...
【高清组图】云南元江河谷的“精灵舞者”——栗喉蜂虎 - 天天要闻

【高清组图】云南元江河谷的“精灵舞者”——栗喉蜂虎

在骄阳似火的元江河谷,生活着一群美丽的“精灵舞者”。它们在元江两岸的沙壁上打洞筑巢、繁育后代,它们有一个雅致的名字——栗喉蜂虎。栗喉蜂虎是一种迁徙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羽毛色彩绚丽、飞行姿态优美,被誉为“中国最美小鸟”。
全球首例:我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加密里程碑 - 天天要闻

全球首例:我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加密里程碑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综合科技日报、经济参考网消息,中电信量子集团近日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量子密钥分发(QKD)和后量子加密算法(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该体系创新融合 QKD 和 PQC 技术,可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计算的密钥分发与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 天天要闻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将迎来连绵数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强度大,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因此民间把这段降雨时期称之为“梅雨”,也叫“黄梅雨”,又因高温高湿的特点,很容易导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 天天要闻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记者5月14日从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了解到,随着太空计算卫星星座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三体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介绍,“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该设施将通过在轨...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闻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华山风光秀丽,岩溶地质景观丰富。近日,专家经过调查,发现金华山上还有丰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罗店镇鹿田村公路旁,竖立着一块“腕足类化石点”的牌子,在这附近山体上,地质专家发现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动物是一类古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这套地层主要是二叠纪早期,距今2.8...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 天天要闻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5月13日,作为“长三角地区5·12防灾减灾宣传周”重量级品牌活动之一,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新时代城市安全与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