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都遇难!被称为地球之“耳”的罗布泊无人区,究竟有多危险?

2023年07月30日20:36:01 科学 1190

7月22日一自驾车队自敦煌市出发,未经批准穿越罗布泊无人区。截止到26日,1车4人失去联系,经过寻找,于27日发现失联车辆,遗憾的是找到的时候,3人已无生命体征,另外1人失踪。

7月29日,有人爆料,有自驾进入罗布泊的失联者的线索。接报后,两地警方已赶去救援,但是遗憾的是,最后一名失联者也已不幸遇难。

4人都遇难!被称为地球之“耳”的罗布泊无人区,究竟有多危险? - 天天要闻


对于罗布泊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我国首颗核弹实验地,也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彭加木的失踪地。

由于罗布泊太过荒凉,不要说住人了,整个罗布泊地区即便是动物也没有多少,仅有一些野生骆驼。

也正是罗布泊的荒凉,很少有人涉足,保留了自然那种粗犷的原始风貌,给予罗布泊独特的魅力,也给它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很多探险者们想要征服的地方。

4人都遇难!被称为地球之“耳”的罗布泊无人区,究竟有多危险? - 天天要闻


但是,在这些探险者中,只看到罗布泊让人着迷的一面,却忽略了罗布泊的危险性。

罗布泊独特的地理特征

罗布泊无人区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盐湖之一。这片无人区面积广阔,地势低洼,在卫星图像中,这片地区的轮廓形状酷似人耳。也被称为地球之耳。

4人都遇难!被称为地球之“耳”的罗布泊无人区,究竟有多危险? - 天天要闻


罗布泊无人区在几千年前是一个湖泊,它的水源来自于附近的山脉融化的冰雪和季节性的降水。历史上,罗布泊无人区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之一,是商贸和文化交流的中转站。通过考古发掘,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物。

然而,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湖泊的水量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盐碱地区。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罗布泊无人区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但随着贸易路线的改变,这片地区逐渐被遗弃,形成了今天的荒凉景象。

由于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因此也被称为“塔里木盆地之眼”。盐湖面积广阔,通常在干旱季节会更加明显,湖面上形成大片盐田,呈现出银白色的盐结晶。

4人都遇难!被称为地球之“耳”的罗布泊无人区,究竟有多危险? - 天天要闻


其次,罗布泊是一个典型的内流盆地,没有出口,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长期以来,盐湖不断接受来自上游河流的水流,但由于蒸发作用的强烈,湖水中的盐分浓度逐渐增加,形成高盐度的特点。

由于罗布泊无人区位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带,年降水量极少,气温极端。这种气候条件导致了水资源的极度缺乏,使得湖泊水量逐渐减少,形成了盐碱地区。此外,大风、高温和低湿度等气候因素也导致了罗布泊无人区的土地干旱和贫瘠。

虽然罗布泊气候条件恶劣,但是其具有重要的科考研究价值,近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罗布泊无人区的生态保护力度,采取措施保护这片特殊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4人都遇难!被称为地球之“耳”的罗布泊无人区,究竟有多危险? - 天天要闻


同时,科学家们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质考察等手段,研究罗布泊无人区的地质构造、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演化历史。通过对这些研究数据的分析,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罗布泊无人区的形成过程也在不断研究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以更好地了解其形成历史和演化过程。

罗布泊无人区虽然荒凉,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神秘的地球之耳形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探险家和旅行者。许多人前来探索罗布泊无人区的奥秘,感受这片神秘而美丽的荒野。

总的来说,罗布泊无人区是一个令人神秘和迷人的地方。它的形成历史、地球之耳的奇观,以及其丰富的科学价值和文化遗产,都使得这片无人区成为了地理学家、科学家和探险家们的研究和探索之地。

4人都遇难!被称为地球之“耳”的罗布泊无人区,究竟有多危险? - 天天要闻


罗布泊的危险性

由于罗布泊兼具历史和科考价值,并且保持着原始的地质地貌,每年都有很多探险队伍在这片广袤的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和探索,但是很多人忽略了进入罗布泊所面临的挑战和潜在危险。

首先,罗布泊无人区的气候条件极端恶劣。由于该地区的高海拔和缺乏植被覆盖,日夜温差极大,白天温度可达40摄氏度以上,而夜晚则可能降至零下。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和行进,容易引发中暑、脱水等问题。而在低温环境下,可能导致体温过低,甚至出现冻伤的情况。

4人都遇难!被称为地球之“耳”的罗布泊无人区,究竟有多危险? - 天天要闻


其次,罗布泊无人区地势复杂,有大片的沙漠和盐湖地带。沙漠中可能存在流动的沙丘,地形起伏不定,容易造成探险队迷失方向。而盐湖地带可能存在盐渍地和软滩,如果不小心陷入其中,很难脱身。而这次失联的4人,就是迷失发现,最终导致悲剧的出现。

第三,该地区缺乏水源和食物供应。长时间的探险活动需要大量的水和食物供应,而罗布泊无人区极为贫瘠,难以提供充足的资源。如果探险队没有携带足够的水和食物,在贸然进入到罗布泊后,将面临极大的危险。

4人都遇难!被称为地球之“耳”的罗布泊无人区,究竟有多危险? - 天天要闻

除此之外,由于罗布泊植被和树木极少,沙土化比较严重,而由于其地势比较平坦,所以风不仅多,而且大,这就导致沙尘暴在罗布泊无人区相对常见。

一旦出现沙尘暴的话,由于风力强劲,能见度极低,给探险队带来严重影响,让探险队在沙尘暴中迷失方向。

此外,还要面对野生动物的威胁。罗布泊无人区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可能会遇到野生动物,一些动物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

4人都遇难!被称为地球之“耳”的罗布泊无人区,究竟有多危险? - 天天要闻


综上所述,罗布泊无人区探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包括极端气候、地势复杂、缺乏资源、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等多个方面。所以,贸然进入是相当危险的行为,特别是如今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温度可能达到70℃左右。

如果探险队想要到罗布泊探险,必须提前报备,而且做好充分的准备,配备适当的装备和救援设备,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探险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同时,对于探险队成员,团结合作、互相照顾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紧密协作,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如此,才能在罗布泊险恶的环境中安全返回。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 天天要闻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Q辐射具有两面性!“快把WiFi关了,有辐射!”“电脑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辐射!”“孕妇必须穿防辐射服!”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众对辐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惧。然而,科学真相往往颠覆认知。恐惧:混淆与误解公众对辐射的深度误解和过度恐慌,常因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辐射类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高能辐...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 天天要闻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近日,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等主体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定于8月12日开庭审理。这场纠纷因两家企业在587Ah储能电池标准领域的竞争引发行业关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储能港股IPO关键期,其上市进程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导读】中科曙光拟与中科星图共同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太空计算正成为新的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图7月8日晚公告称,双方当日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等众多科学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相聚上海黄浦江畔,参加“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这场峰会聚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在对话环节请科学家预测未来、寄语青年。西湖大学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院士认为,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人工智能系统的问世,改变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