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伞古生物学:科学再无国界?还是掩盖了殖民主义的阴影?

2023年06月24日17:02:09 科学 1832

欢迎来到今日的《科学快报

降落伞古生物学:科学再无国界?还是掩盖了殖民主义的阴影?

大家好,在今天的分享中,我们将聊一聊近期备受关注的古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个话题的讨论来源于《Science News》上发表的一篇报道,文章作者海伦·汤普森讲述了一种被称为“降落伞科学”的现象。那么,“降落伞科学”究竟是什么呢?又如何影响到古生物学研究?

降落伞古生物学:科学再无国界?还是掩盖了殖民主义的阴影? - 天天要闻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现代古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古生物学,顾名思义,是研究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及其化石的科学。自19世纪以来,古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一种被称为“降落伞科学”的现象却逐渐暴露出问题。

降落伞古生物学:科学再无国界?还是掩盖了殖民主义的阴影? - 天天要闻

“降落伞科学”一词源于20世纪后期,用于形容一种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这个词描述了一种情形:西方科学家支持发展中国家建立研究所和实验室,并将知识输出到当地,但不考虑当地科学家的建议,没有真正的国际合作。让我们通过海伦·汤普森分享的三个例子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具体表现。

例1:在肯尼亚的特克莱斯湖,丹麦考古学家卢易斯·利奥波德·利奇·布兰克斯特德在观察到特殊的一种鸟类后,两个世纪以来收集了大量的化石。不过,尽管收集了数以千计的化石,但他很少与当地科学家分享这些化石的相关信息。

降落伞古生物学:科学再无国界?还是掩盖了殖民主义的阴影? - 天天要闻

例2: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古生物学家艾伦·查特发现了南非的一处石化森林。他随后邀请了他的同事们来共同进行研究,但这个团队中几乎没有包括南非的科学家。

降落伞古生物学:科学再无国界?还是掩盖了殖民主义的阴影? - 天天要闻

例3:2020年,一位德国古生物学家在利比亚的一个遗址发现了一段恐龙骨头化石。尽管德国团队与国际志愿者合作展开挖掘,但并没有邀请当地科学家参与进来。

降落伞古生物学:科学再无国界?还是掩盖了殖民主义的阴影? - 天天要闻

这些例子揭示了一个现实:降落伞科学依旧存在,并伴随着某种程度的殖民主义思维。与此同时,该现象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古生物学研究是否面临着一个道德困境?如何平衡国际合作与尊重当地科学家的同时,发挥古生物学的最大潜能?

降落伞古生物学:科学再无国界?还是掩盖了殖民主义的阴影? - 天天要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专家建议应该采用一种“多元文化主义”的研究方法。即:古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应当尊重多元文化,充分沟通、分享,并重视当地科学家的意见。

此外,我们可以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经验。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天文学家在智利建立大型望远镜时,当地政府便要求他们留出一部分时间供智利社区使用。这样的做法让智利受益于这项国际合作,提高了这个国家的科研能力。

降落伞古生物学:科学再无国界?还是掩盖了殖民主义的阴影? - 天天要闻

当然,在实践中,这种多元文化主义的研究方法有时也会受到现实挑战。如政治局势、经济制约、对当地研究者投资不足等。然而,只有尊重多元文化、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才能使古生物学研究不再是“降落伞科学”,而是一个真正有益于地球所有居民的科学。

最后,你们认为:“在面对科学领域的“降落伞科学”现象时,你认为应该如何平衡国际合作与尊重当地科学家的权益?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期待和大家一起探讨。”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进口原木里竟爬出4只毒蜘蛛!海关紧急拦截,其中一种毒液可致人中毒 - 天天要闻

进口原木里竟爬出4只毒蜘蛛!海关紧急拦截,其中一种毒液可致人中毒

近日,广州海关所属佛山海关关员在对2批进口原木进行查验时,发现集装箱内壁附着不少蜘蛛网。经进一步检查,现场关员在集装箱内截获4只活体蜘蛛。经送技术机构鉴定,确认上述蜘蛛为1只阿根廷啡黄蜘蛛和3只库拉卡维寇蛛,均属于外来物种。其中库拉卡维寇蛛属于有毒蜘蛛,其毒液含有神经毒素,被咬伤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红肿和全...
中国芯片设备进口狂潮背后:买得越多,卡得越紧? - 天天要闻

中国芯片设备进口狂潮背后:买得越多,卡得越紧?

最近跟朋友聊起芯片产业,有个数字让我惊掉下巴——2024年全球芯片设备卖了1171.4亿美元,光咱们中国就买走了495.5亿,占比超过四成!这相当于全球每卖出三台造芯片的机器,就有一台是运往中国内地的。但细想之下,这个数字既让人振奋,又让人
卡式炉爆炸,多人被严重烫伤!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卡式炉爆炸,多人被严重烫伤!紧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营卡式炉成了必备品但千万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炉爆炸事故7人受伤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北京的陈先生与邻居两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烧烤时,刚购入一个月、仅使用过两次的卡式炉突然爆炸,导致7人不同程度受伤,部分伤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 天天要闻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图/颜宁微博截图知名科学家颜宁再次公开打假,打假的对象仍是假简历。据报道,5月4日,颜宁在其微博上发帖辟谣,“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并请微博节后尽快清理...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原创 黄鑫 经济日报与大模型对话,生成一件大师风格画作;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规划路线,具身智能机器人可精准识别和抓取零部件……日前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集中展示了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生动展现了数字经济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扮演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