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超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一切都是美国为制造业回归造势

2023年03月09日22:35:04 科学 1389

近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印度裔物理学家兰加·迪亚斯及其团队,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布,他们已经创造出一种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超导的室温超导体。

室温超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一切都是美国为制造业回归造势 - 天天要闻

兰加·迪亚斯

该室温超导体是由氢、氮、镥三种元素组成的三元相,迪亚斯团队认为,其在大约10kbar(也就是1GPa,相当于1万个大气压)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约294K(也就是约21℃)的室温超导电性。消息发布后,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著名科学文刊《自然》杂志已经接收了该文章,所以反响很大,众多物理界大牛纷纷赶到拉斯维加斯,参加兰加·迪亚斯团队的演讲,包括高温超导先驱朱经武教授,以及此前一直在质疑室温超导的日内瓦大学凝聚态物理学家Dirk van der Marel等。

室温超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一切都是美国为制造业回归造势 - 天天要闻

朱经武教授出席会场

科普:什么是室温超导体?室温超导有什么应用?

室温超导体是指在室温下能够实现超导现象的材料。超导现象是指一些材料在低温下电阻为零,电流可以无限传输而不损失能量的现象。

在超导材料中,电流在超导体内循环流动,没有电阻的存在,因此可以实现零电阻、无耗能的传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传统超导材料需要在极低的温度下才能实现超导现象,如铅、汞等。而室温超导体则可以在室温下实现超导现象,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室温超导体的研究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具有室温超导潜力的材料,如铜氧化物、铁基超导体等。这些材料在制备、结构、性能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挑战和难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室温超导体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有望在能源、交通、电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室温超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一切都是美国为制造业回归造势 - 天天要闻

特高压电力输送

室温超导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但兰加·迪亚斯团队的研究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令人意外的是,此次演讲层层设限,多处实验数据无法解释,不仅无法解答众多物理界大牛的疑问,甚至连现场提问都取消了,令到场之人都非常失望跟怀疑。

这两天,国内外都有不少物理学专家做过科普,如果兰加·迪亚斯团队的研究是真的,这将是一次划时代的突破,意味古装片里的御剑飞行、科幻片里的悬浮滑板,甚至潘多拉星球上的悬浮高山,都可能变成现实,甚至还改变人类科技的面貌。今年的诺贝尔奖,非兰加·迪亚斯莫属。

室温超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一切都是美国为制造业回归造势 - 天天要闻

兰加·迪亚斯

然而,类似的实验,我国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都做过不少,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这个兰加·迪亚斯团队真的那么牛吗?

其实不然,这个兰加·迪亚斯团队牛不牛还不知道,现在只知道他们在业界可没有多好的名声,甚至可以说劣迹斑斑。

室温超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一切都是美国为制造业回归造势 - 天天要闻

兰加·迪亚斯团队的研究

2020年10月,兰加·迪亚斯团队就《自然》发表论文《250万个大气压下对一种含有氢、硫和碳的化合物实现室温超导性》论文,被很多人誉为“美国人不会骗人”。没想到论文发表后就受到广泛质疑,不少科学家认为兰加·迪亚斯团队的实验数据是错误,而兰加·迪亚斯无法解释,最终被《自然》杂志撤稿。

更早的时候,兰加·迪亚斯还号称首次在实验室获得金属氢,并在《科学》上发表论文,后来金属氢莫名消失,在记者采访下说是实验中混入异物,显然无法解释实验失败的原因,导致杂志都倍受质疑。

而且,兰加·迪亚斯团队所谓的室温超导实验,也附加了极高的条件要求,通俗点一点讲,1万个大气压,在实验室施行是非常轻松的。但是,一旦拿到实验室之外,却是非常困难的,甚至费用比使用液氮还高,也就说是,兰加·迪亚斯团队的研究,商用之路依旧漫长。

室温超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一切都是美国为制造业回归造势 - 天天要闻

《自然》杂志

美国学术造假已泛滥成灾,这一切都是美国为其制造业回归造势

拉尔夫·是一位美国生物学家,他曾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声称发现了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基因,被誉为"基因泰斗"。然而,后来的研究发现,布鲁诺的论文中存在着大量的抄袭和篡改,他的研究成果也被认为是虚假的。

郭思凡是一位美国的遗传学家,曾在《自然》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遗传机制。然而,后来的研究发现,郭思凡的论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造假和抄袭,他的研究成果也被认为是虚假的。

埃里克·特拉维是一位美国物理学家,曾在《自然》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然而,后来的研究发现,特拉维的论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造假和抄袭,他的研究成果也被认为是虚假的。

室温超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一切都是美国为制造业回归造势 - 天天要闻

超导体

为什么说兰加·迪亚斯团队关于室温超导是虚张声势,都是美国为其制造业回归造势

第一,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制造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特别是中国高科技行业的崛起,美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这对美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美国政府和企业需要通过制造业回归来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第二,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和安全角势的不断变化,如俄罗斯乌克兰战争等,美国政府和企业需要保障自身的安全和供应链的稳定。因此,美国制造业需要回归国内,以减少对外国的依赖和风险。因此,美国制造业需要回归国内,以减少对外国的依赖和风险。

第三,美国的制造业回归也与环境问题有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限制和减少制造业的排放和污染。因此,美国制造业需要回归国内,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室温超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一切都是美国为制造业回归造势 - 天天要闻

美国制造业衰退严重

总体上讲,在全球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和企业也在努力推动制造业回归和创新,其中包括了对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其中,室温超导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噱头,美国政府和企业通过对室温超导的大力宣传跟引导,吸引大家的关注,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全世界,美国依然是世界中心,有理想的高端人才欢迎加盟美国,实现自己的梦想。

说到底,这只不过是为了推动制造业回归而制造的一个话题罢了。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