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捐精要求不一引热议,精子库为何频频告急?

2023年02月11日19:33:23 科学 4970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徐诗瑜

近日,北京、陕西、山东、湖北、云南等地发布捐精倡议书,其中对于捐精者的多项要求引发大众热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注意到,不同地区对于捐精志愿者身高、学历要求不同,部分地区对于近视程度、脱发程度、是否有纹身或胎记等另有要求。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截至2021年6月,我国共有人类精子库27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主任医师张志超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各地精子库的标准理应统一。在他来看,各地精子库不该设置各自不同的标准,而应尽快建立起统一的国家标准,全国执行。

为何各地精子库的标准不一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男性科主治医师范宇平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指出,精子库的捐精标准主要是关于精液的。其他的要求,如传染病等一般健康情况,会在第一次捐精前做好筛查。目前,对于捐精者的身高、学历并无统一的规范要求。在实际的精子选择时,一名身高165厘米的博士和一名身高180厘米的本科生提供的精子供受者挑选时,每个人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各地捐精要求不一引热议,精子库为何频频告急? - 天天要闻

根据国家卫健委2001年8月起实施的《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供精者应当是年龄在22到45周岁之间的健康男性。人类精子库应当对供精者进行健康检查和严格筛选,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患遗传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传染病患者或者病源携带者、长期接触放射线和有害物质者、精液检查不合格者、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不得采用其精子。记者观察到,该管理办法中,并未对捐精者身高、学历作出规定。

精子库告急的情况并非首次出现。2022年1月,云南省人类精子库多次发出捐精倡议。2018年6月,浙江省人类精子库告急,多次发布捐精倡议。

为何精子库近年来频频告急?对此,张志超表示,献精者少是重要原因。范宇平解释,首先,捐精来源不足,看热闹的群体比有意识去捐精的群体多。其次,精子库的要求较高,捐精者中存在大量不达标者;且精子需要冷冻到一定管数,并非一两次就能完成。第三,需求量增加,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及一些遗传疾病患者都会申请供精。第四,伦理要求,一份精子最多使五名受者怀孕。第五是生殖中心的指征问题,比如有的中心有三代试管,一些遗传性疾病可以通过三代试管婴儿进行筛选;有的生殖中心没有三代试管,就可能让患者供精;还有两次次以上做二代试管未能成功的,也可能去供精。

根据《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供精者只能在一个人类精子库中供精,一个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提供给5名妇女受孕。

各地捐精要求不一引热议,精子库为何频频告急?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 天天要闻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时代工具显示,约11000年前,人类已踏足如今的苏格兰北部。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人类勇敢穿越苏格兰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线变幻莫测的险境,向北迁徙的距离远超此....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 天天要闻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极目新闻记者 荣枚“因聚而变,惟创则新”。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这句充满力量的话语成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5月13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进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创之树”。“劳动者”人形机器人、高产高蛋白宜...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沉痛悼念陆树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常务编辑委员,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2日13时05分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64岁。陆树良教授专注于烧伤诊疗、创面修复及组织再生等学术研究,曾主持国家“...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 天天要闻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在兰花种植领域,一种看似“跨界”的养护方法正逐渐被兰友们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促进兰花生长、增强抗性。这一方法看似神奇,实则蕴含着植物生理学的科学原理。本文将从成分解析、作用机制、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阐述阿司匹林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