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校长问郑强为何中国拿不到诺贝尔奖?郑教授说:“今天就不谈女人了。诺贝尔奖98%都是男人得的,女人获奖的只有2%”
郑强教授的话总能击中人心:“为什么中国人成年了就不行了?我们现在乱说‘现在中国孩子读书勤奋’,那是小的时候!中国大学生现在是世界上勤奋的了吗?”
“全世界这么多人的诺贝尔奖,我们在高中阶段基本全拿诺贝尔奖了!我们的孩子把什么外国孩子全给干了!那为什么中国人成年了就不行了?”
“我们有道理把这样的重担再交给一个第二屠呦呦吗?”
“我们就要问问中国男人们,难道就不能担点责任吗??”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原因没这么复杂。我个人认为,国外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发育期、幼年期充分地尊重了他们的天性,就是可以玩,尽情地玩,玩到18岁一读大学就不再玩了。”
“我们现在乱说‘现在中国孩子读书勤奋’,那是小的时候!中国大学生现在是世界上勤奋的了吗?”
“那为什么这么多大学城周边都成为……我就不说了,因为直播。”
“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孩子,不尊重生命呢?”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很简单!就是外国这些国家的孩子天性得到了保护!”
“而考进大学的时候,他们说玩够了玩腻了,我现在不玩了!读书特别认真!做事特别投入!对女性通报处处gentleman!”
郑强教授这番话,打击面还真有点大,但话里的那份“怒其不争”是扑面而来。
确实,就我个人来说,我也是那个从小“天性”不得保护的人,从来没有说什么尽情玩的,放学一堆作业,放假一堆作业,寒假有寒假的,暑假有暑假的。
童年何曾宽松过呢!
我也纳闷,小时候读书成绩一路都挺好,怎么越长大越平庸?如今,从郑强教授的这番话中,我真是品出了一股心酸:为啥中国孩子比外国孩子优秀,长大就废了?
答案或许就是如此:因为小时候学习太重,被伤到了。
在中国,我们从小就被教导着,要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以后毕业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但从我个人经历来说,我至少人生中从来没听父母小时候教导过我,说学习全凭兴趣。玩,从来都是我们最奢侈的东西呀。
也因此,等我终于上了大学后,就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地放松、放纵了自己。或许有人说,这不过是自己不够自律、不够优秀的体现,不能怪父母。要怪就怪自己。
可是,罗马从来不是一朝建成的,一个问题的诞生也从来不是偶然出现。
我相信,随便哪一所大学,如果随时去查看,我们都不难看到多少人是上课期间是躲在宿舍玩电脑、打游戏或睡大觉的!
难道我们真的是智慧不够、智商不足么?
只怕不是。其实大学才是中国年轻人在步入社会前最重要的阶段,但我们却往往就被荒废在这一阶段,以至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总有几百万专业能力没有,高不成低不就的。
不过说到底,还是我们的物理人才太过于稀少,中国目前拥有的顶尖物理学者不足世界的1%。所以才会有杨振宁所说的千辛万苦造出来,却没人会用,不过是白白为他人做嫁衣。
不过好在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越来越重视物理人才的培养问题。
教育部发声,加强物理化和历史爱国主义考试占比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要想增强科技,数理化才是重中之重,抓好根本的教育教学,才能培养出科技人才。
越来越多的地方高考开始推行“3+1+2模式”,物理和历史学科将会越来越重要。如现在很多比较好的大学专业,大多数需要物理和化学的知识。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