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最新研究 维生素D防疫最强证据 提升天然免疫力

2022年12月28日22:02:20 科学 1901

疫情以来,有很多的专家建议要补充维生素d,对于抗新冠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在以色列2月份发表新的一项研究发现,被称为目前关于维生素 d 抗新冠最强的证据。


以色列最新研究 维生素D防疫最强证据 提升天然免疫力 - 天天要闻

对比图

以色列研究传递的一个主要数据 ,新冠感染前体内维生素 d 的水平跟感染新冠之后严重程度的对比。

维生素 d 传统意义上的功能,主要是促进肠道钙的吸收,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保证钙质在骨质的正常沉着和钙化,预防小孩佝偻病的发生,还有预防老人的骨质疏松,骨软化等等,这是大家最熟悉的功能,所以也有很多人都比较注重补充维生素 d 。

但是维生素 d 还有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一些功能,如增强人的免疫力。

以色列最新研究发现,可以得到相关辅助的证据。

以色列他们有一个普遍的人群调查。科学家们发现大概有 80% 以色列人,他们普遍的有缺乏维生素 d 的状况,所以他们经常服用一些维生素 d 的补充剂。

在医疗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他们收集了感染新冠病毒的一群人,感染病毒之前一共两年维生素 d 血清水平的数据,通过回顾性的分析,可以得到感染前维生素 d 的水平跟他们得新冠病情的严重程度之间的一个关联性。

感染新冠之后,有轻症有重症,得重症的人群,他的维生素 d 的缺乏状态是明显高于得轻症或者中度症状者的。新冠重症患者在感染前,它的维生素 d 的水平是不足的,是缺乏的。而轻度或者中度感染新冠的人,他在感染前,他的维生素 d 的缺乏的水平只占到34%。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差异。


以色列最新研究 维生素D防疫最强证据 提升天然免疫力 - 天天要闻

对比图

我们可以看这个图,它是按照维生素 d 的水平,给它分了四种,一个是不足或小于 20 纳克每毫升, 20 到 30 是一般轻度的缺乏,大于 30 是一个正常的水平,超过 40 正常比较理想,可以看到图的横坐标,把病人分成了四群,轻、中重或者是微重。

重坐标是维生素 d 感染新冠之前的水平,我们可以看到跟刚才类别的一个对应的关系。可以看到得轻度新冠的人,他感染前维生素 d 的水平是明显的高于感染中度症状或者重度的这一群患者的。随着病情加重,他感染前的维生素 d 的水平就越低。所以相关性的分析给大家提示出感染前维生素 d 的水平跟病情的轻重之间有着显著性的相关性。

在不同的年龄组人群中都有一致的趋势,不管是 50- 65 岁的还是 50 岁以下的,都呈现一致的趋势。

这张图进一步的指示出来。如果感染新冠之前,体内的维生素 d 水平是正常的,比方大于 30 或者更高,新冠的死亡率也就是一个平均的水平。

这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一个研究,因为他做了一个非常细致的相关性的分析,把各种因素都拿来做一了个比较。

那么补充维生素 d 要多少才有效?

我们补充维生素 d 之前,我们大家先要看一看我们的体内维生素 d 缺不缺。维生素 d 不是谁都要补的,不缺我们是不用补的,不要去盲目的去补。

所以我们也要看看哪些人容易缺失。一个是成长中的孩子,骨骼发育非常快,所以这些它容易缺失,一般是需要补。另外年长者,妇女,尤其是在绝经期需要补一些。

经常在室内工作,很少晒太阳的人,因为维生素 d 是靠我们的皮肤吸收紫外线,合成我们体内天然的维生素d。很少晒太阳的人,他就容易缺失。另外皮肤黑的人也容易缺失,因为黑皮肤阻挡住了紫外线中的 UVB 成分,所以导致维生素 d 合成不足。

其实最自然的补充方法也是最好的一个补充方法。就是充分的晒太阳。我们晒太阳不是说在屋里头隔着玻璃晒就行了,因为窗户它能够阻挡紫外线。所以我们要到户外去晒太阳,每次有半个小时左右,就足够我们全身维生度 d 的供应了。而且自然晒太阳补充维生素 d 还有一个好处,它不会超量。因为研究发现,晒太阳晒到 20 多个小时以后,体内维生素 d 水平升高到一定的值,它就不会再升了。它有自然的一个调节作用。

大自然给予我们阳光和正常的生活方式,有足够的户外的时间,享受阳光照的过程,我们天然的维生素 d 就够用了。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 天天要闻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近年来,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发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喷发。近日,专家警告,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变得更加活跃,甚至发生喷发。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为未来更具爆炸性和更频繁的火山喷发埋下伏笔。“冰川通常会抑制下方火山的喷发量,” 研究...
【公共数据库挖掘】牙线竟含“永久化学物”?6千人大数据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径 - 天天要闻

【公共数据库挖掘】牙线竟含“永久化学物”?6千人大数据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径

利用公共数据库发现牙线使用与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复杂关系,看懂“挖数据”发文的黄金机会!关心健康的你,可能听说过PFAS,一类被称为“永久化学物”的有害物质,因其在环境和人体中极难降解而备受关注。它们存在于不粘锅、防水服、食品包装等众多产品中。那么,我们每天使用的牙线,是否也可能成为PFAS的暴...
【野聊聊气象】“烧烤”or 蒸煮” - 天天要闻

【野聊聊气象】“烧烤”or 蒸煮”

【来源:黄山交通旅游广播】各位好,我是小野。昨天,我们进入了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此时,暑气正浓、高温频发,南北方有的“蒸煮”有的“烧烤”,咱们黄山就好了,二者皆有。继昨天“烧烤”之后, 受“丹娜丝”影响,周四之前我市将有一次风雨过程,
其实,《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韩子昂” - 天天要闻

其实,《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韩子昂”

在电影《流浪地球》里,韩子昂作为重型卡车的高级驾驶员,执行着运送发动机推动燃料火石的任务。然而,《流浪地球》还是落后现实了。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煤矿,重型卡车根本不需要韩子昂。几百辆由中国华能、徐工集团、国家电网、华为联合出品的全国首型取消驾驶室的纯电无人矿卡——“华能睿驰”矿卡正在伊敏煤矿同时“打工”...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孙大业逝世,享年88岁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孙大业逝世,享年88岁

讣告 | 沉痛悼念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大业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大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18时14分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8岁。孙大业先生,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