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北大詹启敏、王维虎团队合作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

2022年12月24日21:05:13 科学 1077
【Cancer Cell】北大詹启敏、王维虎团队合作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 - 天天要闻【Cancer Cell】北大詹启敏、王维虎团队合作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 - 天天要闻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Sophia

导读: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是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对异质性患者反应背后的介质知之甚少。

2022 年 12 月 23 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詹启敏院士课题组和王维虎教授团队合作在 《Cancer Cell》上发表论文“Gut microbiota-mediated nucleotide synthesis attenuates the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rectal cancer ”,从宿主-菌群相互作用角度,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影响的分子基础

【Cancer Cell】北大詹启敏、王维虎团队合作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 - 天天要闻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35610822005608

研究背景

01

直肠癌是世界上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所有癌症相关死亡的3.2%。全球每年有超过 700,000 例新病例被诊断出患有直肠癌,其中超过30%被诊断为晚期,生存不利。2新辅助放化疗 (nCRT) 后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已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 (LARC) 的既定标准治疗方法。然而,只有 15%–27% 接受 nCRT 的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720%-40%几乎没有反应。因此,迫切需要努力破译LARC对nCRT反应的机制

作为宿主代谢的关键参与者,人体胃肠道管腔内的共生微生物以互惠关系与宿主共同进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通过炎症和免疫反应以多种方式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据报道其组成也影响肿瘤对癌症治疗的敏感性

研究进展

02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从126名中国LARC患者前瞻性收集的353个粪便标本进行了16S rRNA扩增子测序,以确定与放化疗对应的微生物群的变化,并进行了元转录组测序,代谢物分析以及体外和体内功能验证,以破译直肠癌细胞对放化疗效应反应的机制

【Cancer Cell】北大詹启敏、王维虎团队合作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 - 天天要闻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对Bray-Curtis距离进行排列多变量方差分析,探索了nCRT对LARC患者粪便样本中整体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剖析与化疗相对应的粪便微生物群的变化,研究人员评估了组间细菌丰度,观察到每组样品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群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多组学数据整合显示,外隐拟杆菌介导的核苷酸生物合成与LARC患者的nCRT耐药性相关,无反应肿瘤的特征是DNA修复和核苷转运相关基因的上调。核苷补充剂或B。外经管饲法保护癌细胞免受5-氟尿嘧啶或辐照治疗。对来自 735 名患者的 2,205 份血清样本的分析表明,尿酸是接受 nCRT 的 LARC 患者的潜在预后标志物

【Cancer Cell】北大詹启敏、王维虎团队合作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 - 天天要闻

研究意义

03

总之,研究人员在这里提出了直肠肿瘤对化疗的反应可以通过肠道微生物群介导的核苷酸生物合成来调节的概念,研究数据强调了考虑癌细胞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串扰的重要性,以更深入地了解癌症患者对临床治疗反应的机制。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35610822005608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点击参与《我的2022》

【Cancer Cell】北大詹启敏、王维虎团队合作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 - 天天要闻

推荐·直播/活动

12月21日 10:00-11:30 线上

创新的人甲基化组组合助力癌症研究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 天天要闻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Q辐射具有两面性!“快把WiFi关了,有辐射!”“电脑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辐射!”“孕妇必须穿防辐射服!”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众对辐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惧。然而,科学真相往往颠覆认知。恐惧:混淆与误解公众对辐射的深度误解和过度恐慌,常因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辐射类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高能辐...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 天天要闻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近日,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等主体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定于8月12日开庭审理。这场纠纷因两家企业在587Ah储能电池标准领域的竞争引发行业关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储能港股IPO关键期,其上市进程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导读】中科曙光拟与中科星图共同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太空计算正成为新的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图7月8日晚公告称,双方当日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等众多科学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相聚上海黄浦江畔,参加“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这场峰会聚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在对话环节请科学家预测未来、寄语青年。西湖大学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院士认为,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人工智能系统的问世,改变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