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逼走的天才科学家来到中国,入职小米时说:我不要高薪!

2022年12月23日21:16:05 科学 1692

2019年11月,语音识别开源工具Kaldi之父丹尼尔·波维入驻小米语音识别团队,一时间,国际一片哗然,更多的人是无法理解,好好的美国不呆,为何要投入中国的怀抱?


他是谁?很厉害吗?


被美国逼走的天才科学家来到中国,入职小米时说:我不要高薪! - 天天要闻


他的名字你可能不太熟悉,但你知道苹果的Siri、阿里的天猫精灵、小米的小爱同学吗?


这几款语音应用都是用了丹尼尔开发的工具!他不仅是公认的专家,更是各个品牌争抢的大佬。


有着如此技术的丹尼尔为何会钟情于中国呢?


丹尼尔出生于英国伦敦,从本科到博士毕业都是在剑桥大学完成的,2003年时拿到了语音识别博士学位。


对知识的渴望让他越发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梦想,那就是开发人工智能,与机器对话。


毕业后,他入职IBM研究院,主要的工作方向就是主攻语音识别。


由于和他的梦想很吻合,他工作很有激情,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了IBM高级研究组成员。


2008年时,微软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他顺势入职了微软,开发出了著名的Kaldi语音识别系统。


被美国逼走的天才科学家来到中国,入职小米时说:我不要高薪! - 天天要闻


这款系统的开发可以说是为微软赚足了钞票和目光,他本人也拿到了不少的薪水,名气更是蹭蹭上涨。


但公司内部有着各种利益纠缠,让他没办法安心的搞研究。


于是,他毅然决然的辞去了微软的工作。去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书,因为他想着大学里的氛围适合搞研究。


他就一边教书,一边搞研究,到2019年时,他的论文就被引用过2万多次,实力可见一斑。


但现实总不是那么让人满意。


2019年,弗洛伊德事件引爆了美国黑人运动,游行示威,肆意打砸店铺,烧抢事件也是频繁,很快这场运动也波及到了校园。


被美国逼走的天才科学家来到中国,入职小米时说:我不要高薪! - 天天要闻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多次发生恶性伤人事件。


无奈之下,学校设立了临时警局,但这非但没有制止恶性事件,更激起了部分学生的激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是种族歧视。


更是和学校杠上了,抗议学生占领了学校的行政楼,而巧就巧在,丹尼尔负责维护的CLSP(语音语言处理中心)机房也在这幢楼里。


丹尼尔担心他的服务器受到损害,就向校方反映情况,但校方很冷淡。


无法,他只好举牌呼吁学生冷静,但疯狂的学生们哪管这些,依然我行我素。


丹尼尔实在不忍自己的服务器遭到破坏,就带领自己的学生硬闯机房,企图夺回服务器。


当这就与抗议学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肢体冲突,而且还遭到学生辱骂和控告,说他是种族主义者。


被控告的丹尼尔就这样被学校解聘了,理由就是“危害学生安全”。


对于校方的做法,丹尼尔是彻底寒了心,在政治面前,一切都是瞎扯。


各大企业听到丹尼尔被解雇,都纷纷动了心思,想要聘请丹尼尔。


当时,在众多的企业当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Facebook。


但当他们了解了丹尼尔被解雇的原因后,顿时对丹尼尔没了热情。


回复的邮件充满轻视不说,还表示要先试用6个星期,才决定是否录用。


如此傲慢的态度彻底激怒了丹尼尔,他公开表示,我不稀罕Facebook。


多次的求职经历让他彻底对美国公司没了指望。


当小米的雷军到美国邀请他入驻小米,并表示要什么条件都答应时,丹尼尔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并说,我不需要很高的年薪。


2021年8月31日,丹尼尔以小米集团首席语音科学家的身份正式推出新一代Kaldi时,更是给小米赢得了市场竞争的先机。


被美国逼走的天才科学家来到中国,入职小米时说:我不要高薪! - 天天要闻

有人问丹尼尔为何选择小米时,他说:“我认同中国的工作环境,欣赏小米对自主研发的重视”。


不单是丹尼尔,中国越来越开放的环境和越来越完善的人才制度,更是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才来到中国。


比如日本科学家“光催化之父”藤岛昭带着自己整个团队入驻上海理工大学


2018年,理论计算机最高奖哥德尔奖得主、美国计算机专家马里奥·塞格德加入中国阿里巴巴达摩院。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越来越快的发展,不仅出国人才纷纷回归,他国顶级科学家,也开始不断涌入中国,包容开放的中国会是人才越来越好的选择。


你说对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头条创作挑战赛#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 天天要闻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 天天要闻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