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专家唐小平:复阳病例的传染性非常低

2022年12月03日22:30:08 科学 1396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康复后有一定复阳比例,但其传染性非常低。”12月2日晚,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感染者住院后,两次核酸阴性达到出院标准,出院后再次检测阳性称为“复阳”。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强,但毒力显著降低,感染后绝大部分人无症状,最终造成重症和死亡的主要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在唐小平看来,2020年发生疫情以来,新冠病毒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变异株,阿尔法、贝塔、德尔塔、伽马、奥密克戎等,可以说奥密克戎毒株已经基本适应了环境,趋于稳定。

传染病专家唐小平:复阳病例的传染性非常低 - 天天要闻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 广州市新闻办供图

日前,唐小平团队和钟南山院士的团队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国家科学评述》(《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了一篇对新冠患者不同毒株复阳情况的研究文章,引起了较大的关注。

该研究发现,从在疫情初期发现的原始毒株,到去年广州“5·21”疫情中的德尔塔变异株,再到现在的奥密克戎株,感染者确实存在一定的复阳率:原始毒株为7%多,德尔塔在20%以上,奥密克戎也差不多。

同时,该研究发现,复阳者的传染性非常低。一是复阳者绝大部分核酸CT值在35以上,CT值在30以下的占5%以下。即使对这5%以下的复阳者病毒进行培养,都没有培养出新冠病毒。二是没有检测出完整的病毒基因,只是基因片段。三是对所有复阳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由社区三人小组进行随访,没有发现密切接触者被感染。

“这说明复阳者总体上是安全的,传染性是非常非常低的。”唐小平强调,不管病毒怎么变,新冠病毒疫苗对奥密克戎还是有显著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的作用。

唐小平表示,一老一小预防接种非常重要。老年人基础疾病多,感染后可能使得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学生接触人群多也容易感染。他说:“(应)加强这些重点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不仅仅是要打第一针,最好还要打第二针、第三针。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有人担心,广州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后,是否会出现医疗挤兑?唐小平认为,当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比例提升后,不太会发生这种情况。另外,这几天,广州市委市政府考虑加强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ICU的建设,重症病例治疗的能力要进一步提升。

连日来,广州贯彻国家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引起公众关注。唐小平表示,“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不等于‘躺平’,而是要做更精准的防控。”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 天天要闻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5月13日,作为“长三角地区5·12防灾减灾宣传周”重量级品牌活动之一,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新时代城市安全与应急...
应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么办?这些知识get一下 - 天天要闻

应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么办?这些知识get一下

编者按 地震、暴雨、洪水……灾害无情,但正确的逃生避险方法是我们的有力武器。当灾害来临时,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云南网推出应急科普专栏,和大家一起学习应急避险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防灾避险能力。 突如其来的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时间就是生命,自救至关重要发生地震如何自救?一旦...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 天天要闻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时代工具显示,约11000年前,人类已踏足如今的苏格兰北部。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人类勇敢穿越苏格兰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线变幻莫测的险境,向北迁徙的距离远超此....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 天天要闻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极目新闻记者 荣枚“因聚而变,惟创则新”。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这句充满力量的话语成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5月13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进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创之树”。“劳动者”人形机器人、高产高蛋白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