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会毒力趋弱?病毒的进化,一场毒株之间的生存内卷

2022年11月17日22:30:03 科学 1326

11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连日来的感染者数据显示,当前确诊感染者中大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感染情况是新冠病毒在我国群体免疫屏障基本形成(全人群疫苗全程接种率超90%,60岁以上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超85%)的前提下,受到免疫压力选择作用的结果。“这样的进化对于新冠病毒某一特定分支保持‘优势’是有利的,因此,从病毒进化规律推测,新冠病毒趋于稳定、毒力趋弱的概率较大。”

新冠会毒力趋弱?病毒的进化,一场毒株之间的生存内卷 - 天天要闻

病毒进化规律到底是什么,真的会越进化越弱么?在新冠病毒已经遍布全球的背景下,为占据人类这个有限的生存资源,不同毒株开始了一场名为“进化”的生存内卷游戏。在这场残酷的游戏中,具有以下特点的毒株才能脱颖而出。

症状轻微的胜,症状容易识别的淘汰。在自然情况下,症状重的人会选择卧床休息,活动自然减少,病毒也就失去了很多传播机会。比较极端的是埃博拉病毒,就是因为感染后症状过于剧烈严重,感染者很快就卧床不起甚至死亡,所以到现在也未能传播到非洲之外的地方。在新冠防控中,因为测体温、自我症状监测和发热门诊的存在,症状重的感染者容易被识别出来而被隔离,病毒传播也就无法实现了。实际上,恰恰是人类对新冠的高强度监测和管控,促使病毒加速向无症状和轻症方向进化。

传代速度快的胜,慢的淘汰。如果其他条件相等,病毒每一代繁殖的速度越快,越能产生更多后代,从而在竞争中胜出。新冠的平均潜伏期已经从原始毒株的5天缩短到奥密克戎的3天左右。相同传播时间,奥密克戎产生的感染者数量可能是原始毒株的十几倍,但对防控有利的是感染者可以更快检出阳性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观察的时间也随之缩短。

繁殖出的病毒容易排出的胜,排不出的淘汰。新一代病毒产生后,需要排出体外才能感染下一个人。对于呼吸道病毒,最理想的排毒场所无疑是上呼吸道,而与肺部结合能力强的病毒会有相当部分病毒锁死在肺部,导致传播效率低下。结合肺部,造成肺炎的能力显然对病毒传播是不利的,所以现在有肺炎症状的感染者所占比例越来越低。

容易与宿主细胞结合的胜,结合能力低的淘汰。现在的新冠病毒结合人类细胞的能力已经非常高了,很少的病毒颗粒就能实现传染。所以同空间,擦肩而过这类低风险的暴露也可以实现传播。

免疫逃逸能力强的胜,逃逸能力低的淘汰。人感染原始病毒或者接种疫苗之后就会产生免疫力,原来的毒株就不容易再感染了,逼迫新冠病毒快速的更换零件自我更新,整体特征和原始毒株的差异越来越大。


我们来从全球维度盘点一下新冠病毒的内卷历程(见下图)。2020年初到10月,全球的人都没感染过新冠病毒,所以原始毒株顺畅传播,变异很少。2020年末尾,传染性更强,致病力也同样很高的Alpha毒株出现了,在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内占据了优势地位。但在2021年3月,Alpha毒株尚未一统天下,传播速度更快,症状更轻微的Delta毒株横空出世,在半年之内把其他毒株几乎逼上了绝路。也是在2021年,新冠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大幅上升,国内感染者死亡的报道已经非常罕见。2022年,奥密克戎毒株出现了,传染能力超越了人类历史所记录的几乎所有传染病,在短短3个月内就卷掉了不可一世的Delta毒株,到目前全球检出的新冠毒株已经100%是奥密克戎毒株的后代。在此同时,奥密克戎的致病力也继续下降,上呼吸道症状成为主要临床特征,重症、死亡的报告一般只出现在高年龄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中。


新冠会毒力趋弱?病毒的进化,一场毒株之间的生存内卷 - 天天要闻


数据来源:https://gisaid.org/hcov19-variants/


病毒变异是持续存在的,未来会不会变异出致病力强大的毒株呢?从理论上说,肯定会!但根据进化规律,这种毒株很快就会被它相对温和,专注于传播繁殖的兄弟姐妹挤占生存位置,在这场病毒的内卷中快速淘汰,激不起几片水花。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时隔百余年 海南发现壁虎属新物种 - 天天要闻

时隔百余年 海南发现壁虎属新物种

新华社海口5月15日电 经反复核实论证,海南省林业局15日确认,时隔百余年,海南再次发现一个壁虎属新物种——自然保护地壁虎。这也是首个由我国人员在海南本土发现并命名的壁虎属物种。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动物分类杂志》上发表。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拍摄的自然保护地壁虎。(周润邦 摄)...
创新展上看创新,GEA加速未来食品行业高效增长 - 天天要闻

创新展上看创新,GEA加速未来食品行业高效增长

AI时代,食品饮料行业正快速变革与创新发展。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驱动行业探索技术创新与转型。从植物基到生物技术、智能制造,食品饮料企业正在创新与规模化生产、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的思考中前进。FBIF食品创新展近日在上海
沙特正成为另一个AI芯片消耗大户 - 天天要闻

沙特正成为另一个AI芯片消耗大户

看上中东,英伟达向沙特出售1.8万颗顶级AI芯片文|《财经》研究员 周源编辑|谢丽容美东时间5月13日周二,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沙特-美国投资论坛上,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将向沙特人工智能(下称AI)初创公司H
日本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将在台湾省投入医疗使用! - 天天要闻

日本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将在台湾省投入医疗使用!

日本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天空驱动”(Skydrive)将在台湾省作为应急医疗直升机投入使用!日本研发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天空驱动”(Skydrive)已被指定为台湾省的应急医疗直升机,预计将用于支援陆上交通受限的离岛地区紧急医疗服务。尽管 eVTOL 尚未进入全面商业运营阶段,但近年来全球多国已加速电动垂直起...
图解巷道高冒区、复杂空巷充填及上隅角密闭 - 天天要闻

图解巷道高冒区、复杂空巷充填及上隅角密闭

我是通风安全,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一通三防】与【安全管理】干货。一、充填设备及工艺材料施工采用的设备主要有气动隔膜泵、混合器。材料充填工艺如下:按照水灰比(1.
五十万米高空捕捉地表细节 - 天天要闻

五十万米高空捕捉地表细节

长光卫星智慧农业农村综合指挥平台界面。 长光卫星供图李岩在加工反射镜。 本报记者 刘以晴摄“吉林一号”宽幅卫星总装现场。 长光卫星供图“吉林一号”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和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我国首款航天大模型 让卫星管理更聪明 - 天天要闻

我国首款航天大模型 让卫星管理更聪明

随着天上的卫星组网越来越多,这些卫星如何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成为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首个航天大模型,正在助力卫星管理更聪明。航天大模型“华山”,首次将大语言模型应用在航天领域的产品上,运用AI帮助用户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轨道计算与分析、指令代码生成等航天器在轨管理工作。通过数据学习,它可以快速且智...
大熊猫“荷风”“兰韵”正式亮相奥地利美泉宫动物园 - 天天要闻

大熊猫“荷风”“兰韵”正式亮相奥地利美泉宫动物园

当地时间5月14日,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荷风”和“兰韵”正式亮相奥地利维也纳美泉宫动物园。当天,美泉宫动物园为“荷风”和“兰韵”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发表致辞。现场观众热情高涨,众多儿童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