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2022年11月03日07:09:26 科学 1744

历史上的11月3日

主要事件:

1:1957年11月3日——苏联载狗的卫星二号上天

2:1964年11月3日——蓝田猿人头盖骨被发现

3:1982年11月3日——茅以升获美国工程学会外国院士称号

4:1987年11月3日——联合国向袁隆平颁发科学奖

5:1997年11月3日——京九铁路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1957年11月3日——苏联载狗的卫星二号上天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太空中的第一只动物刚做了6天英雄,便死于被抛弃的绝境中

当苏联卫星传来的嘟嘟声已令美国人心烦意乱之际,载着一个名叫莱卡的狗的卫星二号于1957年11月3日又上了天。这是一个苏联人搞得令人意想不到的绝招。小狗身上绑接的一些仪器装置可以提供动物在外层空间能否生存的情报。

卫星二号重1120.29磅,是卫星一号的6倍,还装有比卫星一号更先进的测量宇宙射线、温度、压力等的仪器。

作为太空中的第一个生物的莱卡,卫星的加速度和失重虽然没有对它产生任何不良影响,但是,它仍然于6天后死亡了,死于不可返回式的苏联人造卫星内的氧气耗尽之时。

无论如何,这已足以让整个美国舆论大哗。一只狗在卫星二号上的出现,清楚地表明苏联人最终是要把一个人送到月球上去的。大多数美国人一直决心在荒凉的月球上击败苏联,他们已经对美国在空间竞赛中的落后不能容忍了。《匹兹堡新闻报》有一条大字标题,恳求道:“艾克,发射卫星吧。”

果然,1个月后的12月6日,美国发射了他们的第一颗卫星,但却悲剧性地在发射时就爆炸了。

在人们的注视下,麻烦不断的美国海军先驱者导弹的第二节被安放在第一节上,先驱者导弹被架设在卡拉维拉尔导弹发射台上。12月6日,美国用这种火箭发射第一颗卫星。载有卫星的先驱者火箭起飞两秒后爆炸。幸好人造卫星没有损坏,并继续发出信号,美国舆论认为这次的失败是“不幸的耻辱”。接着在同月16日,美国立刻发射了洲际导弹阿特拉斯号(此前苏联在8月26日已宣布洲际导弹试验成功,并宣称在尖端军事科技方面超越美国,而美国在6月2日发射的洲际导弹则以失败告终),多少挽回了一点面子。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1964年11月3日——蓝田猿人头盖骨被发现

1964年11月初,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发现一个猿人头盖骨。这是我国现有的唯一的猿人头盖骨。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猿人头盖骨,已在解放前下落不明。猿人头盖骨是研究人类起源的极为珍贵的资料。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我国的周口店、印度尼西亚爪哇和阿尔及利亚突尼芬发现过猿人头盖骨。1965年5月31日我国科学界在北京举行蓝田猿人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报告中说,蓝田猿人头盖骨的发现,是我国科学家对研究人类起源的又一重大贡献。科学家们认为,蓝田猿人比北京猿人还要早,距离现在已有五六十万年。

“蓝田猿人”头盖骨距今约八十万年前,属旧石器时代初期。1964年在陕西蓝田县县城以东的公王岭发掘出土,因称“蓝田人”。蓝田人生活的年代,其体质特征,头盖骨骨壁极厚,额骨很宽,向后倾斜,眉嵴粗壮,脑容量很小,约为780毫升,头骨高度甚小,这些特征表明了兰田人还比较原始。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1982年11月3日——茅以升获美国工程学会外国院士称号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桥梁专家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1982年11月3日,中国著名桥梁专家、中国科协副主席茅以升,在美国“全国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上被授予该学会外国院士称号。

美国“全国工程学会”建立于1964年,是美国工程学方面最高级的学术机构,拥有1099名国内院士和97名外国院士。

茅以升教授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该学会外国院士称号的科学家。他于10月27日抵达美国,来出席该学会授予他这个称号的仪式。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1987年11月3日——联合国向袁隆平颁发科学奖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1987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向中国专家袁隆平颁发了1987年科学奖,以表彰他在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

当年年57岁的袁隆平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从事杂交水稻培育工作,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培育出一系列强优势的杂交水稻组合,并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在美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试种均取得良好的结果。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在颁奖仪式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袁隆平的科研成果是继70年代初国际上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1997年11月3日——京九铁路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1997年11月3日上午,京九铁路国家验收委员会的41名委员,郑重地在《京九铁路工程验收证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至此,世人瞩目的、已经试运营14个月的京九铁路正式通过了国家验收。《验收证书》上赫然写着:“京九铁路设计、施工质量总评优良,是优质、快速、高效建设铁路的典范。”

跨越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正线全长2553公里的京九铁路,1992年11月起由北向南分段陆续开工,1995年11月提前在赣粤省界接轨,1996年4月1日实现全线工程临流,同年8月铁道部组织全线初步验收,9月1日起交北京、济南、郑州、上海、南昌铁路局和广州铁(集团)公司临管运营。到今年8月底止,一年来共输送旅客503万人次,运输货物211万吨,有的地段客运速度达到100公里/小时,并经受了严冬盛夏和洪水的考验,保证了运输的安全畅通,发挥了社会经济效益。

国家验收委员会成员从10月28日至11月1日沿京九全线检查5天,2日开始在北京召开会议。验委会一致认为:京九铁路线路走向和总体布局合理,输送能力大,并预留了发展条件;各项技术标准选用适当,工程设计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新线建设的规定、规范和规程;采用的设备技术先进,系统完整,体现了90年代科技水平;组织管理和施工方法有所创新;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建设速度快,投资控制好;设计、施工注意节地造地,环保工程符合国家环保批复的要求,竣工档案完整准确。整个工程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京九铁路设计、施工质量总评优良,是优质、快速、高效建设铁路的典范,同意正式验收。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今天——11月3日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南京大学等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取得的四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四项研究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来源:新华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 天天要闻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7月7日清晨,一筐体型惊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场,瞬间吸引众人驻足围观。有市民表示,这个是“菌王”吧?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说,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发现的,由于菌子体型过于庞大,他找来四位壮汉朋友帮忙,才合力将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 天天要闻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期,英国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和政策网站“碳简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经济活动和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的同时,中国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约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个月里下降了约1%。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有望提前达峰。“中国可能已到达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里程碑。”英国广播公司...
脑洞超级大开!《逝者如斯蝇》让你体验苍蝇短命一生:见证各种有趣死法 - 天天要闻

脑洞超级大开!《逝者如斯蝇》让你体验苍蝇短命一生:见证各种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独立游戏团队Playables再次带来了令人脑洞大开的作品——《逝者如斯蝇》。这款游戏将于7月31日登陆Steam平台,玩家将扮演一只苍蝇,体验其短暂而充满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蝇》延续了Playables团队一贯的风格,采用简单手绘风格的画面,呈现出一只小苍蝇在房间各处游移的场景。与传统游戏不同的是,《逝...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 天天要闻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他来自湖北,她来自新疆2015年他们一起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本科毕业后又一同成为精密仪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奋斗拼搏他们性格互补、各有所长在人生的下一程,他们默契约定一同奔赴祖国西部为国防事业挥洒青春热血崇高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走进南三岛参与海洋保护科普活动 - 天天要闻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走进南三岛参与海洋保护科普活动

南都讯 记者程安 实习生许骞文 7月4日,在“双百行动”驻湛江坡头区服务队的组织下,湛江科技学院“满天星”实践团的同学们带着满满热情,来到美丽的南三岛巴东小学,深度参与了一场以“珍爱美丽家园、保护海洋生态”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南三岛三面环海,迷人的海岸线不仅风光旖旎,更是中国鲎保护区和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
今年6月 全球经历“第三热” 西欧气温创新高 - 天天要闻

今年6月 全球经历“第三热” 西欧气温创新高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发布报告说,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西欧地区则经历了该机构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 报告显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