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2022年11月02日10:45:04 科学 1841

她,不到30岁就受聘于清华,是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

她,曾带领平均不到30岁的年轻学者,攻克科学界50年不解的难题。

她,出走美国,被评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却引来骂声一片。

有人说她“叛徒”、有人说她“白眼狼”……

她就是清华的才女,著名科学家——颜宁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1977年,颜宁出生于山东章丘一个普通的家庭。

品学兼优的她,从小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在男多女少的理科班里,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18岁那一年,颜宁毫无悬念地,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功录取。

她就像游戏里的高阶玩家,前期打怪通关升级一路畅通无比。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在人才济济的清华园,颜值高成绩好的颜宁,一度被称为“清华才女”

本科毕业后,颜宁收到美国著名的常青藤高校之一——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成为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的学生。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施一公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

两人既是校友又是师生,所以他对颜宁很是器重。

在施教授的帮助下,颜宁应该是进步最快的那一个。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初到普林斯顿的颜宁,在实验上也曾心浮气躁过。

再加上科学研究原本就是枯燥、乏味和屡屡失败的。

想要取得成绩的颜宁,难免有一些不良情绪。

好在,在施一公的引导下,她很快调整了过来。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2004年,颜宁取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随后又获得该校博士后学位。

2005年,她获得了北美地区青年科学家奖。

这一切,不过短短四年时间。

由此可见颜宁,在分子生物领域的天赋和努力。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两年后,颜宁拒绝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聘请,在导师的鼓励下回国了。

2007年,年仅30岁的颜宁,回到母校清华园,担任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此后十年时间里,她组建实验室,致力于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她培养出许多博士生,她的科研成果引起多方关注。

2014年,颜宁和她的团队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

这个折磨生物学家们整整50年的科学难题。

被年仅37岁的颜宁,领着一群青年科学家们攻下了!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自此,颜宁闻名世界,成为全球最顶尖的生物学家。

她在《自然》《科学》《细胞》等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

害登上央视《开讲啦》,她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

甚至被美国杂志评为“中国科学家之星”。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就在大家以为,她会在清华取得更加瞩目的成绩时,颜宁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2017年,颜宁落选中科院院士。

同年,在清华任教十年的她辞职,随后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当讲席教授。

她的离开,正当年引起了不小轰动。

有人惋惜人才流失,抨击国内学术环境。

有人说她是负气出走,有人说她不顾母校栽培,总之很多人表示不解。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不管怎样,去往普林斯顿大学的颜宁,受聘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两年后,再次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消息传到国内,引来骂声一片,大家纷纷吐槽。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可大家都忽略了,颜宁虽然获得美国科学院院士,但是加了“外籍”两个字。

也就是说,她并没有像其他去美国人那样,趁机获得美国绿卡。

她依然是中国科学家。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而对于那些质疑和骂声,专注科学研究的她,也很少回应。

只是后来在《开讲了》,面对众人的提问,她大方表示:

“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

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是啊,像颜宁这样的科学家,她需要的从来不是什么头衔和奖杯。

科学领域更多的机会和突破,才是她更加关注的。

现在,她的科学之路,又迎来了新的灵感。

11月1日,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

颜宁宣布,她即将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职务,回国创立深圳医学科学院。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归去来兮。

或许颜宁这次回归,也是“居安思危”。

不得不说,深圳医学科学院有她的加入,势必会如虎添翼。

而颜宁本人,也会在膜蛋白领有新的突破。

清华“最美才女”颜宁:37岁攻克50年不解难题,出走美国引来骂声 - 天天要闻

就像她说的那样:“我又一次强烈感受到了,向着梦想努力的兴奋和愉悦。”

不管未来怎样,我们祝福这位中国最美女科学家。

作者:十月 编辑:小柒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 天天要闻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风穿夏,寻觅清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开始变得潮湿闷热,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快到来。在过去10年,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仅30天,是近10年来最短的一次。酷热还没真正开始,暑意已经蔓延。此时,寻一处清凉,成了夏...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 天天要闻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7月5日一早,雨过天晴。怀柔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心门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们正带着家人走下大巴车,准备进展厅“探秘”——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走进“一城两都”活动的首站。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新华社记者刘祯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运动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氛围比骄阳更胜。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举行。万余名毕业生即将从这个被称作“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启程,奔赴各自的科学之路...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 天天要闻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聚焦前沿科学、产业趋势与政策创新,邀请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谢远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