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气候变化对新冠疫情大流行防范至关重要?

2022年11月01日18:52:32 科学 1626

二十多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气候与霍乱疟疾登革热等人类疾病的动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为什么气候变化对新冠疫情大流行防范至关重要? - 天天要闻

气候变化,包括长期变暖趋势和短期气候多变性,可能会影响疾病的模式。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研究与高级研究所的计算生态学家和气候动力学专家泽维尔·罗多(Xavier Rodó)自然杂志讲述了如何使用气候模型来帮助为未来的疾病爆发做准备,以及他在实施此类系统时面临的障碍。

气候如何影响疾病传播?

气候以多种方式影响疾病的出现和传播。有些相当复杂。气候条件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级联效应,影响人畜共患溢出的可能性,其中病原体从动物宿主跳到人类。

例如,我们看到,巴西大西洋森林的温度变化以可预测的方式在吼猴(Alouatta物种)中推动了黄热病的浪潮,这些黄热病以可预测的方式在人类流行病之前发生。

为什么气候变化对新冠疫情大流行防范至关重要? - 天天要闻

随着气候变化,疾病爆发的传播和强度也将随之变化。各地的影响不会相同,但温度和降雨量的变化将导致人畜共患疾病和媒介传播疾病的分布和动态发生巨大变化。

例如,研究者已经在纽约市看到携带西尼罗河病毒的蚊子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而这种蚊子通常在更远的西部发现。

气候变化影响疾病暴发的证据是什么?

在之前的一项研究,已经表明孟加拉国的霍乱发病率受到短期气候模式的影响。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引起的当地气温升高后,病例在六个月左右上升,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太平洋每3-7年不规则地发生的温暖(厄尔尼诺)和凉爽(拉尼娜)阶段的反复气候模式。

但自19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明显加剧,我们认为这种长期趋势也可能影响霍乱的发病率。研究者研究了跨越70年的历史霍乱数据,发现在1980年至2001年期间,发病率与ENSO密切相关。

为什么气候变化对新冠疫情大流行防范至关重要? - 天天要闻

然而,强化前一段时间的数据没有显示这种相关性。在气候变暖的推动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加剧的长期趋势似乎正在影响霍乱的动态。

如何使用气候模型来预测和准备疾病暴发?

使用现有的工具,在某些地区,可以预测下一季、下一个夏天甚至更远的未来气候条件——一些厄尔尼诺事件可以提前两年预测。提前几个月知道一个国家将出现异常的雨季,以及这可能如何影响疾病发病率,使公共卫生当局能够预测和计划他们的应对措施。例如,他们可以囤积药物,或在某些地区喷洒杀虫剂以限制蚊子的孵化。

为什么气候变化对新冠疫情大流行防范至关重要? - 天天要闻

开发这些预测模型的障碍是什么?

气候变化和传染病流行病学都是复杂的系统,我们需要将来自不同学科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跨学科被谈论的比看到的更多。研究者也面临着为此类项目吸引资金的困难,在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机会可能有限。

研究者可以训练和测试模型的流行病学数据的可用性也是一个问题。关于霍乱,我们有比最近数据更好的历史数据。

为什么气候变化对新冠疫情大流行防范至关重要? - 天天要闻

COVID-19 的情况类似——报告已经下降,因此我们在大流行的前两年拥有比现在更好的数据。我们需要明白,如果我们想为未来的威胁做好准备,长期数据收集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工具的开发和实施状况如何?

研究者曾与一个国际团队合作开发一个模型,该模型使用厄尔尼诺预测来预测厄瓜多尔的登革热疫情。该模型正确地预测,在2016年,气温升高和降雨过多将导致马查拉市在3月份爆发疫情 - 比预期提前三个月。

它还预测,发病率有90%的可能性超过前五年的平均水平,2019年厄尔尼诺现象将导致在典型旺季爆发登革热的可能性很低。

该模型和其他模型已改编用于其他地区。但这些模式尚未被公共卫生当局采用。人们说他们很有趣,但他们没有看到直接的经济利益 。

为什么气候变化对新冠疫情大流行防范至关重要? - 天天要闻

不幸的是,拯救生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曾多次尝试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实施我们的霍乱预测模型——帕斯夸尔比我多,但没有成功。研究者还尝试在马达加斯加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建立疟疾预报服务,因为那里有丰富的数据。

参考文献

1.Rodó, X. et al. Nature Med. 27, 576–579 (2021).

2.Rodó, X.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9, 12901–12906 (2002).

3.Pascual, M. et al. Science 289, 1766–1769 (2000).

4.Lowe, R. et al. Lancet Planet. Health 1, e142–e151 (2017).

5.Petrova, D. et al. Int. J. Climatol. 41, 3813–3823 (2021).

6.Lowe, R. et al. eLife 5, e11285 (2016).

7.Laneri, K.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2, 8786–8791 (2015).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 天天要闻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地幔的垂直运动是导致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地质变化的驱动力之一。这些地幔上升流,有时被称为地幔柱,被认为在一些重大的地质转变(例如大陆漂移)中发挥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陆地下发现了一种类似、微妙却意义重大的现象。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闻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在主要水下断层带释放构造应力过程中发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渐进式地震事件在穿过日本海岸附近易引发海啸的断层段时被追踪,该断层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缓冲作用,吸收了压力。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比作一条断层线沿着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近期,阳朔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通过桂林漓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监测系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的身影。白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 天天要闻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5日讯“淘淘”20 岁啦!7月5日,世界第一头人工环境下出生的长江江豚“淘淘”迎来20岁生日。从“淘淘”出生到家族发展至5头,在一代代科研人员努力下,长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种,为这一濒危物种的未来带来希望。
飞机不死,它只是坠落 - 天天要闻

飞机不死,它只是坠落

献给003号坠机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记者 王华震 摄山里的纪念仪式简简单单,从山下带上来的一束白玫瑰,分给王健、杨立群和其他队员,在曾经因飞机坠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们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洁白,山林翠绿,经过80年的自然修复,那个“巨坑”已经宛如平地,难以辨认。巨坑近旁,山势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历史上从无记载!2006年平利首次出现,被抓8小时后放生 - 天天要闻

历史上从无记载!2006年平利首次出现,被抓8小时后放生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文|万象硬核编辑|万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有人在平利县的交通局家属院中发现了一只不明身份的野生动物。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转衰老,永葆青春? - 天天要闻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转衰老,永葆青春?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转衰老,永葆青春。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每次细胞分裂时它都会缩短,当端粒变得过短时,细胞会进入衰老或凋亡状态。端粒酶是一种可以延长端粒的酶,它在某些细胞(如干细胞、癌细胞)中活性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