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论是处于哪一个朝代和时期,优秀的人才总是会脱颖而出,不被埋没。现如今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人们也开始显露头角,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就我们熟知的年轻一代的奥运冠军们来说,通常年龄都很小,只有十五六岁左右,但就是这些小将用自己傲人的成绩打破了一次又一次的记录,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他们的风采。当然,不仅仅是在奥运会上,在很多科研领域也有很多优秀的青年才俊。
就在不久前,2022达摩院青橙奖单公布,其中有4位年轻的女青年科学家获得每人一百万的奖金。而且这几位获奖女科学家的年龄都不是很大,就能获得这样的成就,实在是让人佩服。这里面比较值得关注的是来自于西湖大学的白蕊。据悉它本人是一名完全本土培养的青年学者,而且早在之前就已经发表过多篇论文还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这次又斩获青橙奖,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很多人也对这位年仅29岁的年轻女科学产生了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她获得这样的奖项呢?
年轻人的榜样!29岁女科学家白蕊,发表论文获百万大奖
据了解,白蕊从小就成绩优异,而且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情有独钟,但是由于长时间把精力都放在了“生物”一门课程之上,让她其他科目的成绩开始变得一落千丈。也是一下子从尖子班变成了普通班。好在她也是及时反思和整改,调整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再加上她本来的天赋就很好,在高考的时候也是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但是新的困难也接踵而至,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白蕊犯了难。很多身边的人建议她报考金融专业,以当时的就业前景来看,金融专业的确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白蕊对此并不感兴趣,于是不顾大家的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不怎么热门的生物专业。
然而到了大学之后,白蕊慢慢发现,大学阶段的生物知识选选比高中时期学得难了许多,而且很多知识也和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大不相同,这也让白蕊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同时也非常迷茫和惆怅未来自己要走的道路。就在她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白蕊未来的“恩师”施一公院士被邀请到她就读的武汉大学开展学术讲座,也正是因为这场讲座,开启了白蕊不一样的人生。
在那之后,白蕊也把成为施一公院士的学生当做自己的目标,但是想成为施一公的学生并不简单。要知道施一公本人可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就算是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职务也是眼皮也不眨一下。而且本人除了自身科研学术能力十分出众之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是一绝。这样的知名院士当然不会缺少优秀的学生,但是白蕊却偏偏不认命,虽然保研清华大学的道路非常坎坷,但是还是经过执着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偿所愿拜在了当时还在清华大学任职的施一公院士门下。
从实验“小白”到“骨干”,想要获得“伯乐”赏识,自身得是一匹“千里马”
虽然成功地拜入了施一公门下,但是当时的白蕊还是一名实验室“小白”,在面对快节奏的实验室工作,一时也是无从下手,让人倍感压力,但俗话说得好:有压力才有动力,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白蕊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仅用半年时间成功成为了团队的“骨干”。
而且在老师施一公的鼓励之下,白蕊也一直深信作为清华人就要有不怕困难,勇于克服的勇气即使面对世界难题也要迎难而上。对于科研事业也是一直充满着激情和热爱,对于她来说,年轻人就要敢于承担敢于挑战,不冲一下永远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想要获得成功背后的付出和投入也是万万不可或缺的。凭着这样的精神,白蕊也是多次在含金量很高的顶尖杂志上面多次发表文章,而且本人也是成功入选了“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这次又获得了这样的成就,着实让人敬佩!
“吃水不忘挖井人”,成功后的白蕊舍下高薪职业,选择进入西湖大学
可能很多人都会疑惑,为什么白蕊是来自于西湖大学,不应该是清华大学吗?其实在白蕊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之后,没有去选择其他的高薪职业,而是进入了西湖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而她之所以会选择西湖大学,也是因为此时自己的恩施施一公院士已经是西湖大学的校长了。
人们常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白蕊也不忘恩师地栽培,选择在西湖大学继续深造,发挥自己的能力继续研究和深造。这样的师徒之情也很让人感动,也希望白蕊能够保持初心,继续在科学领悟的研究上发光发热,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笔者寄语】 成功并非一朝一夕,即使是像白蕊这样的优秀青年也是凭借着不断地拼搏和努力才换来今日的成就,希望所有学生们努力学习,提升自我,在未来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话题:你对于白蕊的决定有什么看法吗?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