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达摩院青橙奖揭晓,15位青年“摘星人”攻坚最难课题获百万大奖,浙大和西湖大学两人入选

2022年10月31日13:24:31 科学 1938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云山

10月31日,2022达摩院青橙奖名单公布,白蕊、陈明城、邵立晶、吴昊等15位中国青年科学家获奖,将得到百万奖金及阿里巴巴全方位科研支持。他们平均年龄仅33岁,六成来自基础学科,均已在重大科研攻坚中挑起大梁,作为青年一代的科研“摘星人”,他们敢想敢为、舍我其谁,不断向世界级科研难题发起挑战。11月3日,在杭州云栖大会上,多位院士将为他们颁奖。

2022达摩院青橙奖揭晓,15位青年“摘星人”攻坚最难课题获百万大奖,浙大和西湖大学两人入选 - 天天要闻

青橙奖是专为发掘35岁及以下中国青年学者设立的公益性学术评选,由阿里巴巴达摩院于2018年发起、阿里巴巴公益支持。该奖项在申请材料上减少参评人负担,且不唯资历、不唯履历、不唯论文、不唯门第,旨在为优秀青年科学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支持他们十年磨一剑、勇攀科学高峰。过去4年,青橙奖已支持近40位顶尖青年学者。

今年,青橙奖全面覆盖科学技术广泛领域,社会关注度进一步提升。通过自主申报、他人推荐、主动寻访,2022青橙奖收到全国135所高校院所近500份有效申报材料,这些参评青年学者极具学术潜力,受到近200位院士、19位大学校长、2位诺贝尔奖得主倾力推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物理学家陈明城,由导师陆朝阳作为伯乐提名,陆朝阳表示,陈明城不喜欢包装自己,但他“不仅在物理深度、广度和直觉上出类拔萃,更是最古典的真正的学者,甚至借用一句话,‘很多时候他也指导了我’”。

经严格的组委会初审、通讯评审、现场答辩、终审评议,今年15位“青橙学者”诞生。他们来自理论数学、量子物理、生命医学、化学材料、软件安全、端边云协同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研究尺度从浩瀚宇宙到极微生命,覆盖多个国家重大科研方向。

2022达摩院青橙奖揭晓,15位青年“摘星人”攻坚最难课题获百万大奖,浙大和西湖大学两人入选 - 天天要闻

因为热爱,这些青年“摘星人”踏上少有人走的路,在科学征程上将浪漫与执着进行到底。引力物理学家邵立晶,以宇宙为实验场,他参与了人类天文史上的壮举,拍下5500万光年外第一张黑洞照片;化学物理家杨杰,在飞秒尺度给分子“拍电影”,无数次高速拍摄中他首次发现了水分子间的“量子拖拽”;从信息科学跨入光学领域的吴嘉敏,相信“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

同时,他们也是闪耀自信光芒的新一代科学家,有着“第一就是第一”和“敢于打直球”的锐气。本土培养的90后女科学家白蕊被导师施一公院士称为“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坚信“正因为剪接体研究是世界难题,我们才要去做,要是不敢,第一步就输了。”

更多女性科学家在青橙奖评选中尽显锋芒。来自清华大学的吴昊,“从不觉得女生不适合学数学”,她师从两位菲尔兹奖得主,用7年解一道题,最终证明统计物理领域猜想;另一位清华学者同丹成为首位在孕期参评获奖的女科学家;浙江大学女科学家杨树,兼任中国电源学会女科学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希望“所有女性科学家都能勇敢追梦”。

“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科研强国,更应该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多位2022青橙学者表示。

附:2022达摩院青橙奖得主及获奖理由

白蕊(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她参与并主导了全球唯一覆盖完整RNA循环的剪接体系列成果,为相关遗传病和癌症机理研究带来新思路。

陈明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他致力于探索量子力学基础问题,并助力展示了“量子计算优越性”。

陈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教授)

他专注于神经生理信号处理与分析,助力实现面向开放环境的实用脑机接口

陈厅(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他提出了一系列软件安全的关键理论与技术,在区块链软件、安卓软件和桌面软件领域应用。

江一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研究员)

他建立了三阴性乳腺癌的精准分型及个性化治疗方案,提升了难治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任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

他在端边云协同智能计算领域提出多个创新性成果,为分布式协同模型训练与推理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邵立晶(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他提出了检验引力的新方法,为基础物理理论“添砖加瓦”。

同丹(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助理教授)

她构建了能源-经济-排放-协同治理间的交叉耦合模型,为减污降碳政策提供理论基石。

吴昊(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教授)

她研究伊辛模型、高斯自由场、均匀生成树等物理模型,解决多个本领域公开问题。

吴嘉敏(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助理教授)

他通过计算成像方法突破了传统显微成像局限,显著提升活体成像的时空分辨率与数据通量。

杨树(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

她研制出高性能新型垂直氮化镓功率器件,攻克了困扰氮化镓器件的动态性能退化难题。

杨辉(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

他致力于光通信网络跨层域高效调控技术研究,助力加速光通信网络智能化发展进程。

杨杰(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他发展了分子电影技术,实现对分子结构演化的直接捕捉。

姚永刚(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他研发出精确可控的电热瞬态高温合成技术,有望促进材料制造及化工生产的高效、低碳、清洁化。

周杨(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青年研究员)

他通过构造“纠缠的有理尾巴”,得到了拟映射不变量穿墙公式统一的几何证明。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低烟无卤光缆 - 天天要闻

低烟无卤光缆

低烟无卤光缆(Low Smoke Zero Halogen, LSZH Optical Fiber Cable)是一种采用环保材料制造的光缆,其核心优势在于燃烧时释放的烟雾极少且不含卤素(如氯、溴等),从而显著降低火灾风险,保护人员安全和设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 天天要闻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Neuralink脑机接口的目标是实现全脑接口,打造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之间的“高带宽连接”,甚至让人类与AI集成。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官网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在最新一次发布会上展示了其脑机接口(BCI)研究成果和发展愿景。此次令人瞩目的不仅是他们的现阶段成就,还包括其未来3年的科幻式蓝图。人们惊呼BCI...
超千岁荔枝树再结硕果!迄今有1024岁,是广州目前树龄最老的荔枝树 - 天天要闻

超千岁荔枝树再结硕果!迄今有1024岁,是广州目前树龄最老的荔枝树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卢佳圳 通讯员 冯冬枚在广州黄埔玉岩书院,有一棵千年古荔,是广州目前有记载的树龄最老的荔枝树,为一级古树,据估测迄今有1024岁。7月2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时惊奇发现,虽已经历千年沧桑,这棵荔枝树依旧枝繁叶茂,时隔4年再度结满硕果。据史料记载,这是一棵“宋荔”,从北宋即已存在。明代时,荔树...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揭秘 - 天天要闻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揭秘

财联社7月2日讯(记者 曾楚楚 王平安)【引子】今日盘后,天赐材料(002709.SZ)公告,就“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民事起诉永太科技(002326.SZ)等。这是自今年2月初,天赐材料首次公告披露,对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将另案处理”后,天赐方面就液体锂盐“商业秘密”系列案件的再次公开曝光。在两家百亿级上市公司,以及作为锂业“...
晶圆键合工艺及键合设备市场情况 - 天天要闻

晶圆键合工艺及键合设备市场情况

一、晶圆键合发展背景在摩尔定律的引导下,集成电路行业一直高速发展,晶体管特征尺寸己经从90nm向7nm迈进。然而,由于随着晶体管特征尺寸已日益接近物理极限,量子效应和短沟道效应越来越严重,内部电子自发地通过源极和漏极,导致漏电流增加,进而限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 天天要闻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点板块宣介会上,“真如翠谷”与“真如之心”两大优质地块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块即铜川路水产市场原址,被誉为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目前已完成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随着这一核心地块即将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车行通道(以下简称“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贯通也将提上...
多面性的双氧水 - 天天要闻

多面性的双氧水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H₂O₂),是一种常见且独特的化学物质。它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正如许多化学物质一样,双氧水具有着复杂的性质和多面的特性,这些特性既可能带来巨大的益处,也可能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 天天要闻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迈威生物为爆发中的创新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两项BD合作,与齐鲁制药就长效G-CSF产品8MW0511达成的合作(3.8亿元首付款+1.2亿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业化的经典双赢;而与谷歌系抗衰老巨头Calico围绕IL-11单抗9MW3811的联手(2500万美元首付款+5.71亿美元里程碑款),则彰显全球视野下的价值挖掘能力。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