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用国旗上的吉祥鸟称呼林占熺

2022年10月16日19:33:07 科学 1425

16日上午,党的二十大首场“党代表通道”开启。福建省代表林占熺亮相通道、接受采访,受到舆论高度关注。

这个国家用国旗上的吉祥鸟称呼林占熺 - 天天要闻

林占熺将菌草技术传播到了106个国家和地区,在接受采访时,他回忆起巴布亚新几内亚一位部长为了记住来自中国的帮助,把女儿的名字改为“菌草”,还特地登报公布的故事。新浪微博话题#国际友人给女儿改名菌草#阅读量已超9000万次,冲上微博热搜榜前10位。

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对于许多国家的老百姓来说,虽然未必去过中国,但一株改变命运的菌草,却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这个遥远国度的善意和温暖。

这个国家用国旗上的吉祥鸟称呼林占熺 - 天天要闻

2005年,林占熺(右一)在南非指导种菇时与当地人合影。图源: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1年11月19日上午,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忆起2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接待了来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我向他介绍了菌草技术,这位省长一听很感兴趣。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

1996年,林占熺携带菌草技术首次出海。林占熺记得,当时他们到的示范基地还属于刀耕火种的部落经济,不少人仍过着“吃饭一棵树,穿衣一块布”的日子。客观条件也不乐观,气候炎热,疫病流行,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机和网络。

地处遥远的南太平洋岛屿上,同去的同志对于项目的可行性并没有把握。但林占熺说,“这个项目可以接下来。”

这个国家用国旗上的吉祥鸟称呼林占熺 - 天天要闻

1999年,林占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做菌草技术重演示范,村民喜获丰收。图源: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中国菌草技术援外的第一站,挑战和困难都是未知而全新的。“睡时穿衣,起床脱衣”,基地昼夜温差高达30多摄氏度,菌草育菇的气温条件达不到,国内的方法不适用。专家组只能就地取材,寻找本地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当地艰苦的条件下,专家组坚持了整整8年,在东高地省建立南太地区第一个菌草、旱稻生产示范培训基地,既成功发展了菌草栽培食用菌项目,也结束了该省没有稻谷生产的历史。因为菌草种菇管理简便,脱贫见效快,菌草生产随后扩展到巴新的三省十区,种出的菌草产品畅销巴新的莫尔斯比港、莱城、哈根等地。

当地人称林占熺为“布图巴”,这是这个国家国旗上的吉祥鸟。不少人给孩子取的名字,也都嵌有“菌草”二字。

“原任警察部部长的孩子就叫卡拉里菌草,而且是用登报的方式公布。他和我解释说,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让他们的人民,永远不要忘记中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这个国家用国旗上的吉祥鸟称呼林占熺 - 天天要闻

2019年,林占熺在卢旺达指导当地农户用菌草种菇。图源: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我的梦想就是点草成金造福更多人,也要让世界都知道,菌草是中国的骄傲。”林占熺说。

不只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菌草技术的成功,引发了国际关注。在斐济,菌草技术被誉为“岛国农业的新希望”;在莱索托,短时间即可收回成本;2017年,菌草技术被列为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点推进项目向全球推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

这个国家用国旗上的吉祥鸟称呼林占熺 - 天天要闻

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图源:人民日报

长期以来,林占熺一直活跃在菌草研发和推广的一线,他的身影出现在沙漠荒滩、黄土高坡青藏高原

“只要还活着,就要做下去。”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实践“前线”的林占熺笑言自己是“80后”。他说:“作为共产党员,就要为人民奋斗一辈子。”

来源:新福建综合《求是》、人民日报、福建日报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 天天要闻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近年来,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发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喷发。近日,专家警告,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变得更加活跃,甚至发生喷发。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为未来更具爆炸性和更频繁的火山喷发埋下伏笔。“冰川通常会抑制下方火山的喷发量,” 研究...
【公共数据库挖掘】牙线竟含“永久化学物”?6千人大数据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径 - 天天要闻

【公共数据库挖掘】牙线竟含“永久化学物”?6千人大数据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径

利用公共数据库发现牙线使用与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复杂关系,看懂“挖数据”发文的黄金机会!关心健康的你,可能听说过PFAS,一类被称为“永久化学物”的有害物质,因其在环境和人体中极难降解而备受关注。它们存在于不粘锅、防水服、食品包装等众多产品中。那么,我们每天使用的牙线,是否也可能成为PFAS的暴...
【野聊聊气象】“烧烤”or 蒸煮” - 天天要闻

【野聊聊气象】“烧烤”or 蒸煮”

【来源:黄山交通旅游广播】各位好,我是小野。昨天,我们进入了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此时,暑气正浓、高温频发,南北方有的“蒸煮”有的“烧烤”,咱们黄山就好了,二者皆有。继昨天“烧烤”之后, 受“丹娜丝”影响,周四之前我市将有一次风雨过程,
其实,《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韩子昂” - 天天要闻

其实,《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韩子昂”

在电影《流浪地球》里,韩子昂作为重型卡车的高级驾驶员,执行着运送发动机推动燃料火石的任务。然而,《流浪地球》还是落后现实了。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煤矿,重型卡车根本不需要韩子昂。几百辆由中国华能、徐工集团、国家电网、华为联合出品的全国首型取消驾驶室的纯电无人矿卡——“华能睿驰”矿卡正在伊敏煤矿同时“打工”...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孙大业逝世,享年88岁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孙大业逝世,享年88岁

讣告 | 沉痛悼念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大业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大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18时14分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8岁。孙大业先生,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