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底揭晓:生命为什么都会面临死亡?

2022年10月11日20:34:08 科学 1933
谜底揭晓:生命为什么都会面临死亡? - 天天要闻

20世纪中期,衰老被描述为生殖和细胞维持之间的权衡。最初,生物体的身体利用它们的资源来生长和保持我们的健康——以维持我们的细胞。在整个童年和青春期,重点是保持活力,并尽可能地变得强壮和健康。性成熟后,优先权转移到繁殖。因为,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资源是有限的,优先生产后代可能会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谜底揭晓:生命为什么都会面临死亡? - 天天要闻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Sophia

自然选择

01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的基因会发生突变。有些是完全随机的,可能是饮食或紫外线等外部因素的结果。

谜底揭晓:生命为什么都会面临死亡? - 天天要闻

以一条鲑鱼为例,它游向上游产卵,随后迅速死亡。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鲑鱼有最好的机会到达产卵地,一旦到了那里,它就会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三文鱼游回下游,在海上多活一年,再进行同样的回程并再次成功产卵的可能性是如此之小,以至于自然选择永远不会青睐这些个体。但无论如何,他们已经成功地传递了一次他们的基因。

但是目前对于事物死亡原因的理解是比较具体的。当生物体达到性成熟时,自然选择的力量减弱,衰老过程开始,最终导致死亡。但这并不是为了给下一代让路,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和生物老年学教授阿列克谢·马克拉科夫(Alexei Maklakov)说,这可能是“从利他主义的角度吸引人”。

不过,并非所有生物都像唯一产卵的鲑鱼一样极端。有些生物确实能存活一段时间,以便拥有更多的后代。而我们 DNA 的大多数突变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的身体能够修复部分 DNA 损伤,但由于自然选择的力量较弱,我们的修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然而,在生命的后期,衰老细胞会在组织中积聚,造成损伤和炎症,并且是与年龄有关的疾病的前兆。衰老和死亡随后以两种方式发生——由于自然选择弱而导致负突变的积累,以及可能对繁殖有利但对长寿不利的突变

基因突变

02

后者的一个例子可能是 BRCA 基因突变。众所周知,这些会显着增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但也与携带这些突变的女性更高的生育能力有关。因此,BRCA 基因突变可能在生命早期提供了生殖优势,随后在生命后期带来了更大的健康风险。但由于性成熟后自然选择减弱,繁殖优势大于劣势。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生物学家凯特琳·麦克休说:“生命早期发生的一切都将超过生殖年龄之后发生的一切,因为生殖潜力真的很重要。”

细胞衰老可能是生命早期优势与晚年劣势的另一个例子。衰老可以保护我们免受癌症侵害,因为它可以防止 DNA 损伤的细胞繁殖。然而,在生命的后期,衰老细胞会在组织中积累,造成损伤和炎症,并且是与年龄有关的疾病的前兆。

尽管大多数物种都会老化,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许多植物表现出“可忽略不计的衰老”,并且已知某些物种可以存活数千年。一个特别奇怪的例子是犹他州鱼湖国家森林中的潘多树。这棵树实际上是由一个单一的根系连接起来的基因相同的雄性颤抖白杨树的群体。它占地超过100 英亩(400,000 平方米),估计重量超过 6613 吨(6,000 吨)。一些估计表明它可能有10,000 多年的历史。

九头蛇的近亲,永生水母,还有另一种确保长寿的巧妙方法——如果受到伤害、疾病或压力,它能够从成年阶段恢复到早期的息肉阶段。

谜底揭晓:生命为什么都会面临死亡? - 天天要闻

根据伦敦大学学院的一项研究,有规律性生活的女性的更年期开始的较晚。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权衡的例子——如果没有怀孕的机会,排卵所消耗的能量可以更好地被身体的其他部分利用。

但在动物王国的里,例如,拥有更多后代的蝙蝠比那些拥有更少后代的蝙蝠寿命更短。也许,如果有机会繁殖,他们会在其中投入一切。McHugh 说:“在时间上存在这种权衡,在生命早期繁殖得很好的生物体在生命后期的表现并不那么好。” (再一次,我们的九头蛇也是这个规则的一个例外。他们的生育率似乎在他们的一生中没有下降。)

还有一些物种的寿命在两性之间差异很大。通常,与不育的工人相比,蚂蚁、蜜蜂和白蚁的国王或王后可能生育能力高且寿命长。在他们的情况下,为什么繁殖成本不会减少他们的寿命?答案可能是国王或王后免受工人面临的许多威胁,而且他们两种生活方式的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老龄化理论不适用于他们。

祖母假说

03

谜底揭晓:生命为什么都会面临死亡? - 天天要闻

如果生殖对我们的寿命有如此大的影响,为什么在我们许多人停止生育之后,人类还能活这么久?

祖母假说表明,年长的亲戚保持活力很重要,因为生育是一项昂贵且有风险的业务。祖母可以通过投资孙辈来确保她自己的一些基因的生存,因此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更长的寿命可以带来优势。“有祖母在身边的家庭的生殖健康度要高得多,这可能是因为母亲能够专注于生育更多的孩子,而祖母会帮助抚养已经在那里的孩子,”Kountourides 说。但由于孙辈只与祖母共享 25% 的基因,因此他们与祖母的关系就像她与侄女和侄子的关系一样。

“也可能只是因为过去没有足够的女性能够在 50 岁时存活下来,因此无法在 50 岁时生育。因此,对于 50 岁女性生殖发生的情况的选择非常非常低,”马克拉科夫说,“回到衰老的核心原理——繁殖后自然选择减弱。晚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很多事情可能并不令人愉快——但也没有强大的进化力量来帮助保护我们免受它的伤害。”

参考资料: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20805-why-do-we-die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谜底揭晓:生命为什么都会面临死亡? - 天天要闻

推荐·直播/活动

10月21日 14:00-17:30 上海

脑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产业沙龙

11月01-02日 09:00-17:30 重庆

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11月25-27日 09:00-17:30 上海

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 天天要闻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时代工具显示,约11000年前,人类已踏足如今的苏格兰北部。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人类勇敢穿越苏格兰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线变幻莫测的险境,向北迁徙的距离远超此....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 天天要闻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极目新闻记者 荣枚“因聚而变,惟创则新”。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这句充满力量的话语成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5月13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进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创之树”。“劳动者”人形机器人、高产高蛋白宜...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沉痛悼念陆树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常务编辑委员,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2日13时05分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64岁。陆树良教授专注于烧伤诊疗、创面修复及组织再生等学术研究,曾主持国家“...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 天天要闻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在兰花种植领域,一种看似“跨界”的养护方法正逐渐被兰友们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促进兰花生长、增强抗性。这一方法看似神奇,实则蕴含着植物生理学的科学原理。本文将从成分解析、作用机制、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阐述阿司匹林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