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月球称为广寒宫,为何他们知道月球很冷?

2022年09月30日08:33:18 科学 1578

古人把月球称为广寒宫,为何他们知道月球很冷? - 天天要闻

月亮,即月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是地球的卫星这是我们今天的认知成果,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知,是因为科技进步了,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表面的样子,甚至可以发射月球车去月球这个天体中去一探究竟。

而早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类踏上了月球。后来,经过人们的研究,发现月球的环境相对于地球来说,是非常恶劣的,最低温度有零下一百多度非常的冷。然而,在很早以前的古代,我国的人们就把月球称之为“广寒宫”,认为其非常的冷。那么,他们是如何知道的呢?毕竟那个时候的科技水平是远远不如今天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古人把月球称为广寒宫,为何他们知道月球很冷? - 天天要闻

肉眼观测结果

无论是在《西游记》中,还是在其他神话影视剧中,只要有一直流传下来的仙人,一般都会有嫦娥这个仙子的存在。她是清冷仙子的典型代表,有很多神仙都喜欢她,而她却统统不关心,只生活在偌大的广寒宫中与玉兔作伴。

这个广寒宫,在实际上的观感来说,的确符合“寒”,因为整个环境氛围就是人间冬天的肃冷,而对应嫦娥的心境,这个名字也很贴切,整个宫中只有她一个人寂寥的生活着,的确也符合“寒”与无聊的特征。

而我们今天利用科技手段发现,广寒宫就是月球,而月球上的环境虽然不是神话故事中那样琼楼玉宇,但是温度却很符合“寒”的特征。据研究,月球上白天的温度有120度,而晚上的温度则只有零下180度,温差整整相差300度。最低的温度已经超越了人类生存的极限。

古人把月球称为广寒宫,为何他们知道月球很冷? - 天天要闻

但问题也随之来了,我们今天能得出这样的科学数据,在于现在有先进的科学水平,那么古代的人根本没有上过月球,有登月的说法,那也只是在神话故事中,所以为何古人却知道月球很冷呢?其实,我们有个人的局限,要知道古人没有发达的科技,但也没有那么愚昧,他们能知道月球的“寒”,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肉眼观测月球得出的结果。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我们抬眼观看苍穹中的月亮,就会发现月亮本身就是一片白,只是在这白中有些阴影,但即便是这样,依照人类对颜色的感知,红色是一种奔放热烈的颜色,所以看到之后会感觉很热,而白色属于一种冷色系,看到的第一眼,感觉是冷。

古人把月球称为广寒宫,为何他们知道月球很冷? - 天天要闻

所以看的多了,加上自古以来人们对颜色的感知判断,就觉得月亮应该是一个很寒冷的存在。而李白的诗歌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无论是“玉盘”还是“玉轮”这样的意象,给人的感觉都是清冷,因为白玉虽然洁白无瑕,但是我们人在看到第一眼感觉是“冷”。在这种肉眼观测,加上对颜色感知的理解下,人们就认为月球很冷,所以“广寒宫”的叫法就这么传开了。

古老传说使然

第二个原因是留下来的古老传说。我们熟悉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只知道嫦娥最后自己吃了不死药,所以飞升到了广寒宫。但是在东方朔的《十洲记》中就记载了“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宫。”

古人把月球称为广寒宫,为何他们知道月球很冷? - 天天要闻

而他之所以要这么说,是因为《诗经》中就记载了嫦娥的身份,说她是“帝喾下妃之女”。在最开始的时候,嫦娥叫姮娥,因为西汉时期时期有汉文帝刘恒,为了避讳,所以改名叫嫦娥。但是史学家依照诗经中的记载进行研究,发现在古老的上古时期,姮娥与后羿的婚姻,很可能是两大部落联姻的结果。

而后来后羿被一个叫寒浞杀死了,于是姮娥所在的部落又与寒氏部落联姻,而姮娥则嫁给了寒浞。而有记载的“过王”寒浇和寒豷可能就是嫦娥生下的孩子。毕竟,在今天山东的潍坊市还有一个寒亭区,在4000多年前,寒浞所在的寒国便在寒亭区。

古人把月球称为广寒宫,为何他们知道月球很冷? - 天天要闻

而之所以有“广寒宫”这个称呼,有人称是当时的寒浞为了让嫦娥高兴,便建造了一个很大的宫殿供她居住,并取名为“广寒宫”。而“广”就是宏大的意思,寒宫又因为位于寒国,所以就有了“广寒宫”这个名字。之所以广寒宫会位于月球,是因为寒国信仰的图腾就是月亮,所以有了嫦娥奔月的说法。

高处不胜寒

第三个原因就是人们根据认知常识很生活常识来判断月球叫广寒宫。一般我们现在学地理都知道,海拔越高的地方,虽然在空间上感觉是越接近太阳,但是我们的体感温度却很低,而海拔越是低的地方,无论是体感温度还是实际温度,都越高。

古人把月球称为广寒宫,为何他们知道月球很冷? - 天天要闻

这种海拔影响下,温度也在不停的变化,肯定不只是我们现在的人才能感受得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明确的表明温度与海拔的关系。比如人间四月已经没有春天的芳华了,但是山上的寺庙的桃花却还在朵朵盛放。

而月亮远比山上寺庙的桃花海拔要高,悬挂在当时的人们怎么都触摸不到的天际,在他们看来,那就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方,所以才会觉得月球很冷,毕竟苏轼在《水调歌头》里也写了“高处不胜寒”。这句话就表明古人知道高处是很寒冷的地方,由此也有了“广寒宫”之说。

古人把月球称为广寒宫,为何他们知道月球很冷? - 天天要闻

结语

古人对于月球的研究,先进有之,不先进也有之。那些认真研究的人,的确能够看到月球上很多凹凸不平的山脉,但是对于月球的“温度”认知,其实大多数来自于他们平常生活的想象,毕竟月球一眼看过去,就是昏白一片,或者说悬挂于高高的天穹之中,所以自然就有了月亮是很寒冷的存在传说。

而古人最是讲究意境之美的,寒冷又属于嫦娥居住的地方,加之有神话色彩参与其中,自然就有了广寒宫的名字。而在一些神话小说的推波助澜之下,人们口口相传,所以对于广寒宫的传播度就更广了。至于它为什么叫广寒宫,实际上很多传播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的真实原因,因为他们也没有实际探究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