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爆炸,奇怪的星,科学家:遥远宇宙中发生了难以想象的事件

2022年09月29日18:22:44 科学 1649

科学家发现疑似第一代恒星的遗迹。

奇怪的爆炸,奇怪的星,科学家:遥远宇宙中发生了难以想象的事件 - 天天要闻

艺术家笔下描绘的“第三类恒星”。这类恒星仅存在于宇宙创生后大约1亿年的时候。NOIRLab / NSF / AURA / J. da Silva / Spaceengine

上古时代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奇异的巨型天体。这些天体的质量可以在太阳的300倍以上。它们外表看来如同巨型的普通恒星,能够发光发热,但运作机制却不尽相同。这些巨星被称为“第三类恒星(Population III stars)”。

“第三类恒星”被科学家认为是宇宙中的第一代恒星。它们存在于宇宙诞生后仅1亿年时。今天宇宙中已经看不到“第三类恒星”,因为它们早已全部消亡。而它们消亡的方式是通过一种难以想象的剧烈爆炸。这类爆炸被称为“超级超新星”。虽然也被冠以超新星之名,但“超级超新星”爆发的剧烈程度、爆发机制和爆发遗留物,和普通超新星有很大不同。

奇怪的爆炸,奇怪的星,科学家:遥远宇宙中发生了难以想象的事件 - 天天要闻

一颗质量为太阳300倍的恒星爆发形成的“超级超新星”(想像图)。NOIRLab / NSF / AURA / J. da Silva / Spaceengine

“超级超新星”和普通超新星一样,都能够为后代们提供孕育的土壤。它们同样会把内核制造的大量重元素扩散到宇宙空间中。以供新一代的恒星、行星乃至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诞生。

和很多源自上古的传说一样,我们很难在今天的宇宙中找到这些存在于理论上的“第三类恒星”,哪怕是它们留下的一点点蛛丝马迹。

但是困难并不等于不可能。

近日一些天文学家使用北天双子座望远镜对一个极端遥远的类星体进行了研究。类星体本质上是一种星系,但其中心存在一个活跃的超大质量黑洞,正把它吞噬物质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束瞄准地球,因此看起来明亮异常。

这个类星体存在于距今大约131亿光年的时空中,也就是说它存在的年代距离宇宙创生不过7亿年。通过分析这个类星体传递到地球的光的光谱,天文学家发现,在这个类星体的周边,在它与地球之间的宇宙空间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星际云团,而这个云团的化学特征很特别。

研究人员发现云中化学元素的铁镁比例异常偏高,比太阳高出10倍。据此推断,这个云团是宇宙中第一代恒星,也就是“第三类恒星”的遗骸。这颗质量是太阳300倍的“第三类恒星”临终时刻发生了大爆炸,成为了一颗所谓的“对-不稳定性”超新星(pair-instability supernova)。

与聚变停止导致外层塌缩引发反弹爆炸的普通超新星不同,“对-不稳定性”超新星的爆发是恒星内部光子发生衰变导致的。当恒星内部的光子开始衰变成为电子和正电子对后,恒星内部的热压力减弱,局部崩溃,随之整体失去平衡而急速燃烧,引发热核爆炸。

普通超新星爆发总会留下一个致密的内核,中子星也好,黑洞也好;而这类超新星什么都不会留下。所有残骸都被抛向了太空,成为一片扩散的云团。

“第三类恒星”的这种特殊死亡方式意味着我们今天没有办法在宇宙中找到这类恒星的内核遗骸。因此验证这一预言的方法只有两种:直接观测“超级超新星”,或在星际介质中寻找“超级超新星”留下的化学特征。而前者基本不可能。

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发现的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与“第三类恒星”及“对-不稳定性”超新星有关的证据。

与直接观测“第三类恒星”相比,观测“对-不稳定性”超新星留下的化学特征要容易一些。这些特征可能会在宇宙中保留很长时间,因此也能够在距离地球较近的太空中被发现。

奇怪的爆炸,奇怪的星,科学家:遥远宇宙中发生了难以想象的事件 - 天天要闻

类星体示意图。NOIRLab / NSF / AURA / J. da Silva / Spaceengine

参考
Potential First Traces of the Universe’s Earliest Stars
https://noirlab.edu/public/news/noirlab2222/
Potential signature of Population III pair-instability supernova ejecta in the BLR gas ofthe most distant quasar at z = 7.54
https://arxiv.org/abs/2207.11909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