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2022年09月11日18:00:14 科学 1736

日前,印媒《欧亚时报》援引《南华早报》的消息公开“报喜”:中国风洞创下了“破纪录的速度”,可模拟高达33倍音速的飞行环境,风速可在1.5~11.5km/s的范围内调节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最近,《欧亚时报》频繁爆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新进展,而且多项技术都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比如:我国为H-20开发出等离子装置,不仅改善了失速性能,还提高了隐身能力。再如:我国成功开发出光学热寻雷达,可在几秒内扫描整个天空,还能对300km外的飞机追踪成像。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而在33倍音速风洞项目中,中国再一次领先世界,澳大利亚科学家设想但未能完成的巅峰挑战,中国科学家率先完成!

中国风洞技术再创纪录:速度可达33马赫

飞行速度是衡量飞行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五代机一个准入门槛就是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例如:J-20的最快速度可达2马赫,F-22可达2.25马赫,这要求风洞测试的风速必须触及或高于超音速。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我国建成的“创纪录风洞”到底有多强?根据速度划分,1.3~5马赫为超音速,5~15马赫为高超音速,大于15马赫则为超高音速。据《欧亚时报》消息,我国新建成的风洞可在4~33马赫范围内调节,比五代机的航速高出了两个等级,用于测试高超音速飞机也绰绰有余。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该风洞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焓风洞,还是由活塞驱动的膨胀管激波风洞,其性能要优于爆轰驱动、燃烧驱动以及轻气体驱动。

我们从活塞驱动管道说起,该管道最初由澳大利亚的科学家Raymond Stalke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设计,因此也叫stalker管。其优点是采用高压氮气(而非氢气)来驱动活塞,成本低廉,容易维护,中美日德等国也都建造过这类活塞激波风洞。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试验的原理大致可分成三部分介绍。

1,管道分为驱动管和激波管,前者粗,后者细,内部分别充满驱动气体和试验气体。

2,活塞左侧连接高压氮气贮室,活塞右侧则是氦气等低压气体,当释放活塞时,左右两侧存在巨大的气压差,活塞顺势向低压气体方向驱动。

3,活塞可加速到500~600km/h,试验气体瞬间达到高压状态并产生入射激波。激波通过坚固薄膜并在驱动段二次压缩,气体顺着激波管喷射到被测飞行器上。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除了规模大,该风洞的性能也是无可挑剔。评估风洞性能的参数有马赫数范围、雷诺数范围、喷管口径、总温和总压等等。从目前公开的数据看,马赫数范围显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目前,美国最顶尖的风洞是LENS-X风洞,最快风速为30马赫;俄罗斯的最强风洞是AT-303,官方称可达到20马赫,都不及我国的33马赫,准确地说,是33.8马赫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再看喷管口径,规格同样达到了世界第一。此前,世界上直径最大的活塞激波风洞是澳大利亚的X3风洞,直径只有40cm,而我国的风洞则为80cm,规格扩大了一倍。在设计上,我国的活塞激波风洞也更先进,地面测试的精度表现更加优秀。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另一方面,破纪录的喷管尺寸也使风洞活塞的重量达到了840公斤,当其加速到540km/h时,承受的气体压力相当于自身重力的1000倍。有人可能会担心重型活塞的使用寿命问题,但实验结果表明: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科研人员采用了新材料和新颖的结构设计,活塞通过多次激烈、重复测试都未出现划痕,表明活塞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风洞的运行成本。

中国顶级风洞研究:其实早有眉目,目标是研制太空飞行器

我国是一个风洞研发大国,技术领先不足为奇。在中国气动研发中心的官网上,研制的超高音速风洞就有10多款,性能强悍。以2米激波风洞FD-14A为例,试验时间可达14~18毫秒,喷管口径有1.2m和2m两种规格,马赫数范围为6~24,雷诺数为1.0×10^6~1×10^8/m,具备对超然冲压发动机的试验能力。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每当国内的风洞技术获得突破,总能引起外媒的浓厚兴趣。早在2017年11月16日,英国《每日邮报》就发表了相关文章:中国准备在2020年测试时速43200km/h的高超音速飞机,可在14分钟内飞到美国。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这篇文章提到,“试验风洞预计在2020年建成”,这显然不是指JF-12风洞,因为该风洞在2012年就已经建成,其模拟风速可达9马赫。据推测,可能性更高的风洞应该是姗姗来迟的JF-22,该风洞预计在2022年建成,马赫数上限大于30,大致符合“14分钟飞到美国”的设定。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2021年6月8日,《欧亚时报》再次刊文指出:超大型激波风洞、能以30倍音速模拟飞行的JF-22即将投入使用,其能力领先西方约20~30年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无论是JF-22风洞还是活塞激波风洞,都将使中国风洞的测试风速推到30马赫的级别。而每一次风洞技术的重大突破都会促进飞行器的升级换代,大量先进的新一代飞行器或将进入快车道。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值得关注的是,30马赫的速度比较特殊,如果不算飞行器的再入过程,大气层内飞机的速度很难突破10马赫。5~10马赫的速度就已经很夸张,1~2个小时内就足以到达全球任何一个地方!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从应用方向推测,30马赫的超级风洞很可能不再局限于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测试,被测对象大概率会拓展到星际探测飞行器、登月工程的返回舱航天飞机等太空飞行器上。

自由活塞激波风洞:澳大利亚最早研发,我国为何能领先?

根据测试风速,风洞可分为低速风洞、高速风洞、超高速风洞。其中,超高速风洞又分为低密度风洞、热冲风洞、脉冲风洞等不同类型。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高超声速高焓风洞

开篇提到的自由活塞激波风洞,实际上属于脉冲式风洞的一种。1959年,澳大利亚科学家Stalker建成了历史上第一座自由活塞激波管,压缩管(驱动管)直径为0.073m,长1.61m,激波管直径0.025m,长1.70m,入射激波达25马赫,有效试验时间为0.05ms。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在激波风洞领域处于领先地位,1984年建成了T4风洞,测试次数超过10000车次,风速范围4~10马赫。1987年,昆士兰大学建成高性能的X1膨胀管,1995年和2001年分别建成X2、X3膨胀管,但最大马赫数均不高于15

相比之下,我国的风洞研发起步虽晚,但成就却令世界瞩目,主流风洞可模拟10~24马赫的风速,30~33马赫的风洞也即将投运,西方国家感到震惊不是没有道理。在“中国风洞奇迹”的背后,不得不提的功勋人物就是钱学森郭永怀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钱学森和郭永怀

1968年,两位科学家倡议在四川组建气动中心,很快就得到国家批准,当年2月份即开始筹建。钱学森是提出“高超音速”的第一人,郭永怀在50年代就精准预测了中国发展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方向,两人的眼光可谓世界一流。在建成初期,气动中心就瞄准了世界风洞的最前沿技术,为提前布局国内的风洞技术赢得了优势。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气动研发中心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风洞实验基地,实现了低速、高速、超高速的衔接,风洞试验、数值计算以及模拟飞行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得益于全面可靠的风洞装置,很多飞行器、高速列车的气动实验得以顺利完成,比如:我国的J-10、FC-1枭龙战机、C919大型客机以及神舟系列飞船,磁悬浮、高速列车等都经过气动基地的多轮风洞试验,卫星、航天器的发射费用整体降低了90%。

33马赫,印媒:中国建成超级风洞!澳洲最早研发,我国凭啥领先? - 天天要闻

有了老一辈和新一代科学家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中国风洞技术的一次又一次奇迹。在技术上超过美澳等国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未来的中国走向的是浩瀚宇宙,星辰大海。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