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三角地带—百慕大(上)

2022年07月02日16:38:02 科学 1240

从1945年开始,一系列船只和飞机的失踪事件,都发生在百慕大三角区,百慕大几乎成了神秘恐怖的代名词。但奇怪的是,百慕大地区的居民什么事都没有,各类爱好者对此议论纷纷,至今不息……

百慕大三角区位于,美国东南沿海的西太平洋上,北起百慕大,延伸到佛罗里达州南部的迈阿密,然后通过巴哈马群岛,穿过波多黎各,到西经40度附近的圣胡安,再折回百慕大,形成的一个三角形区域。

“魔鬼”三角地带—百慕大(上) - 天天要闻

对于船只、飞机在百慕大地区神秘失踪的现象,全世界的科学家进行了各种解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不断有新的说法问世:

迪那多的怪论

美国物理学家布鲁斯,迪那多提出:百慕大地区的船只失踪,很可能是百慕大三角地区海床底下藏有大量的甲烷结晶,当海床变暖或发生海底地震时,这些甲烷结晶就会被翻出来,迅速气化释放出水面。这些巨大的沼气泡沫可以使周遭海水的密度降低,可使经过的船只因为浮力不足而沉入海底。

“魔鬼”三角地带—百慕大(上) - 天天要闻

磁场说

在百慕大三角出现的各种奇异事件中,罗盘失灵是最常发生的。这使人们把它和地球磁场异常联系在一起,认为是地球磁场的异常,使船只的罗盘失灵而使船只迷航导致失事。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百慕大三角海域的海底有巨大的磁场,能造成罗盘和仪表失灵。

“魔鬼”三角地带—百慕大(上) - 天天要闻

黑洞说

美国的韦勒提出了“黑洞理论”。他认为百慕大海区有一颗1500年前坠落的陨石,质量特别大,犹如宇宙中的黑洞。船和飞机受其影响,未及报告就落入海中。

“魔鬼”三角地带—百慕大(上) - 天天要闻

次声说

前苏联的舒列伊金提出的“海上次声波震动论”称,由于地震活动和海水的旋涡运动,百慕大海区存在着危害人身安全的次声波。失踪的飞行员和船员都是次声波的牺牲品。频率低于20次/秒的声音是人耳听不见的次声。虽听不见,却有极强的破坏力。百慕大海域地形的复杂性,加剧了次声的产生及其强度。

未完待续……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 天天要闻

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中新社武汉6月20日电(记者 马芙蓉)世界首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近日又喜获“爱子”。武汉白鱀豚馆20日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淘淘”及其子最新情况。“淘淘”于2005年7月5日在武汉白鱀豚馆出生。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 天天要闻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量子力学,这门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分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验结果,颠覆了人们对物质世界传统认知的局限。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等现象,以其超越日常经验的诡异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如此,这些现象在哲学层面也引发了深远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闻

明天,人工增雨!

经历了连续几天的高温终于雨要来啦~就在刚刚徐州气象发布人工增雨作业公告将于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间择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具体情况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来源丨徐州发布、徐州气象一审丨苹果二审丨李璇三审丨仝勋监制丨刘砾总监制丨鲁晓波“无线睢宁”商务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号)点和扩散一下...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 天天要闻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作者:刘泽排版:点点起点钠电关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润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报的“湖北虹润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获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复。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 天天要闻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6月20日,武汉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在九一二操场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仪式前,测绘学院博士毕业生高晟俊获得了学校专门为其定制的学位服,在校徽下绣上他的武大学号。 高晟俊。图/武汉大学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诉九派新闻,他今年35岁,即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延续科考生活。 他对极地测绘的兴趣源于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01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拿学历来说,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要对学历祛魅。意思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学历,而不能认为学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闻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伴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的热词,一个新的“科学春天”正在到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着力迈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创科已然成为最重要的赋能者之一。在“机遇湾区”走访活动中,创科也成为政产学研都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词。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 天天要闻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孙自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适应的,长期以来颇受学界关注和持续开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科研团队和美国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发现,尽管气候变暖导致植物生长季节延长,但植物仍能保持叶片生长和衰老时间的稳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