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与繁殖有何关联你知道吗?

2022年07月02日14:23:08 科学 1932

长生不老不是梦?纽约大学揭秘蚁后长寿机制,或适用于人

寿命与繁衍是生物最基本的两个属性。有趣的是,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繁衍的代价正是寿命的缩短。

繁衍频繁的物种往往寿命较短,而长寿的物种繁殖力一般较弱。自然界中的例子有很多,如银杏树的寿命可达千年,每20多年才开花结果一次,并且产量很低。而苹果树的寿命只有30-40年,每年都会开花结果。

寿命与繁殖有何关联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图片:银杏树)

然而,总有些生物是自然界中的特例。同一只蜂巢中的蜜蜂拥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基因组,其中蜂王承担起了蜂群中的生育责任,它的寿命却比不生育只采蜜的“打工人”工蜂要长得多。同样,蚁穴中只有一只蚁后,却有成千上万只工蚁蚁后承担起了生育的责任,它的寿命比工蚁要长得多。

但也有一种特殊的蚂蚁叫作跳镰猛,当巢中的蚁后缺失时,跳镰猛便可以进行角色和身份的转换,从工蚁“摇身一变”成为具有生殖功能的蚁后,这种现象被形象地比喻为工蚁打开了“玩家门”打开“玩家门”工蚁就能“解锁”超长寿命。

然而,当它们被放到有蚁后的环境中时,这些已经打开了“玩家门”的蚂蚁又会恢复回工蚁状态,寿命也会相应地缩短为工蚁正常水平

这种神奇的现象引起了来自纽约大学的Danny Reinburg、Hua Yan科学家团队的兴趣,他们认为该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繁殖与长寿之间关系的机理。

寿命与繁殖有何关联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图片:蚁后)

寿命与繁殖有何关联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图片:工蚁)

经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在这些打开了“玩家门”的蚂蚁中,胰岛素的分泌水平显著提高了,导致了卵细胞的合成,进而促进了脂质和卵黄原的合成。

负反馈调节机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是一种抑制性调节机制,保护生物体不因含量剧烈变动的某种物质而受到致命伤害。

因此,为了应对提高的胰岛素水平,在打开了“玩家门”的蚂蚁体内,胰岛素受体的表达减少了,其发育中的卵巢也分泌了抗胰岛素,导致脂肪体中的AKT/FOXO分支通路下调了,从而显著延长了蚂蚁的寿命。这种机制揭示了为何胰岛素水平会有显著的调节寿命的作用。

近年来胰岛素水平与寿命的关系激发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不只是动物研究胰岛素水平与人类寿命的关系也有了一些研究成果。有研究发现,长寿者的葡萄糖代谢能力往往较强,胰岛素敏感性更强。这些积极的研究成果都在揭示着胰岛素对寿命的影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胰岛素与长生不老的关系将被阐幽明微。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名单来了!成都15个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名单来了!成都15个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023年度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25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39项在国家公布的获奖名单中由在蓉科研团队、科学家牵...
浙江30项成果获奖!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布 - 天天要闻

浙江30项成果获奖!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布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浙江共有30项科技成果获奖。  其中,浙江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5项,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25项。
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返回到地球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返回到地球

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返回到地球。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月背采样返回,即将回到地球。这是我国月球科研的一大突破,快来看看这次探索的成果。在北京时间6月2日早晨,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稳稳着陆,它携带着月球的秘密礼物准
谱写新篇章 勇当先行者③丨苏州吴江:千亿新材料产业积厚成势 - 天天要闻

谱写新篇章 勇当先行者③丨苏州吴江:千亿新材料产业积厚成势

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投产国内单体最大的异质结光伏项目启动全国第一家由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吴江……近几年吴江新材料领域传来的好消息接连不断太浦河北,三白荡旁是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该基地是江苏省重
祝贺!李德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祝贺!李德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1939年12月,李德仁出生在江苏泰县溱潼镇(现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11岁时,李德仁考入泰州中学。他办公室的书柜里,至今保存着一张当年的成绩单,除了体育,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天上午揭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授予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李德仁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
世界周刊丨最长热浪 - 天天要闻

世界周刊丨最长热浪

6月21日,我们中国人迎来24节气中的夏至。在北半球更多地方,盛夏酷暑的感觉则早已到来。从南亚次大陆到阿拉伯半岛,从美国西部到墨西哥湾,“超级热”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感受。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下属国家环境信息中心预测,2024年有50%的几率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跻身史上5个最热年份的几率则高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