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渔记|海洋科学装备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2022年07月02日11:34:26 科学 1713

近年来,世界海洋强国纷纷在深远海、公海大洋、南北极等新的海洋疆域拓展空间,开展新一轮的“蓝色圈地”活动。提升深远海、极地认知能力和装备水平,成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持国际性海洋资源话语权、赢得海洋发展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据寻渔记所知,在认知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的基础上,利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海洋科学装备,构建我国的空/天/海基立体观测和预警系统,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深远海、南北极等海洋新疆域。

(一)海洋科学装备的智能化、无人化

随着海洋开发活动逐渐走向深远海,人类干预海洋探测/监测设备的活动将越来越困难,深远海探测/观测将逐步发展到无人值守自动化、智能化。例如,新型智能潜器可以长期潜伏在设定海域,监测范围内出现异常情况时,探测传感器自动激活设备,对目标进行智能跟踪;新型智能浮标、潜标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动选择合适的信息传输、供电方式,各子系统根据海况自主选择适当的工作模式;水下航行器可搭载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技术,自动识别海底障碍物、控制推进器进行自主规避。

(二)海洋科学装备谱系化、观测系统立体化

随着应用水深的增加、观测参数类型的变化,功能单一的海洋科学装备无法满足未来探测和观测的综合需求,多参数、多功能、谱系化成为相关装备的发展方向。在长期探测/观测作业的过程中,倾向于采用多类型海洋科学设备联合协同作业的模式,即多种类型的海洋科学设备通过功能分工和互补,构成立体化的观测系统。例如,美国、日本的海洋观测系统一般由空基设备(卫星、飞机、无人机)、陆基设备(水文观测站、数据管理中心)、海基设备(科考船、无人艇、水面浮标)、海床基设备(水下潜标、水下潜器、水下传感器)组成,通过协同作业实现单一装备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

(三)海洋科学装备的综合化、全球化

海洋作为一个联系紧密的系统,某个区域的变化将会引起其他区域的连锁反应;但海洋体量过于庞大,仅凭少数国家无法建立覆盖整个海洋的探测/观测体系。各国协作建立全球化的海洋探测/观测体系,将是海洋科学技术与装备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我国在发展海洋科学装备的过程中,应重视海洋探测/观测技术创新的全球化趋势,参与制定国际探测/观测计划、国际标准,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高效推进领域的创新发展。

寻渔记|海洋科学装备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在湛江寻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鱼,竟活了五亿年 - 天天要闻

在湛江寻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鱼,竟活了五亿年

2024年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广东海洋大学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的考察小组在湛江硇洲岛海域寻找到了40余条文昌鱼。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广东海洋大学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的考察小组在湛江硇洲岛海域寻找到了40余条文昌鱼。文昌鱼其实并不是鱼,它是低等无脊椎动物向高等脊椎动物演化时的过渡生物,早5亿年前...
世界海龟日︱海龟:今天我放假! - 天天要闻

世界海龟日︱海龟:今天我放假!

今天是世界海龟日,“小绿”我决定给自己放天假。我打算在近岸海域畅游,晒晒太阳,饿了就在珊瑚丛中觅食。吃饱喝足便漂在水面打盹,或者寻一处暗礁睡午觉。 作为海洋爬行动物,我们绿海龟用肺呼吸,这....
2700亿吨!嫦娥五号发现月球储水库,美国为啥6次登月都没发现? - 天天要闻

2700亿吨!嫦娥五号发现月球储水库,美国为啥6次登月都没发现?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月球宛如一颗孤独的明珠,长久以来都是人类向往和探索的圣地。最近,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的新发现,无疑给人类带来了前所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发现植物新种——“荥经凤仙花” - 天天要闻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发现植物新种——“荥经凤仙花”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6月15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四川分局获悉,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管护总站、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联合发表了一个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新种,并将其命名为荥经凤仙花。荥经凤仙花。摄影 宋心强据了解,凤仙花属是凤仙花科中最大的属,全世界有1000余种,主要产于欧亚大陆的热带...
院士专家齐聚圆桌 共话中国航天强国之路与航天产业发展 - 天天要闻

院士专家齐聚圆桌 共话中国航天强国之路与航天产业发展

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马晓玉 张峥航天技术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更是人类探索宇宙、认知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航天活动,人类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同时,航天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