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刚刚发表了一项关于可能被证明是中国最古老的人类化石的研究。研究人员采用显微CT、几何形态测量学和经典形态学技术,对昆岭北坡广袤平原上的公望岭(陕西省,陕西省,于 1963 年由科学家 Woo Ju-Kang 发现
。2015 年通过区域古地磁研究重新评估了该遗址的年龄。这些数据表明,公望岭遗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60 万年前,因此它们可能属于最早殖民现在中国的人类之一。
根据这项新研究,公望岭的牙齿与中国较近的遗址的牙齿存在相似之处:梅浦和曲原河口;但也出现了一些变异性,这表明在更新世期间殖民亚洲的直立人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多样性。
公王岭头骨呈现出直立人所描述的所有特征:低而长的颅骨,非常厚的骨头保护着大约 780 立方厘米的大脑;前额陡峭倾斜,有明显的眉弓,在眼睛上方形成一种双遮阳板;扁平的顶叶在顶部上升以产生矢状龙骨;颅底的最大顶叶厚度。公望岭枕骨不完整,但重建显示这块骨头如何突然转动已构成颅底。
这项新工作的重要性在于缺乏有关亚洲早期殖民化的信息。德马尼西遗址(格鲁吉亚共和国)为亚洲最早的居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证据,他们大约在 200 万年前从非洲抵达。需要更多信息才能将 Dmanisi 与中国典型的直立人种群(和县、沂源、西川或周口店)联系起来,这些人在 40 万至 80 万年前生活在这个巨大的大陆中。
“公望岭遗址有助于弥补这一巨大的时间流逝,它表明亚洲可能已经在更新世的不同时期由直立人物种的连续种群定居”,古生物学项目协调员何塞·玛丽亚·贝穆德斯·德卡斯特罗评论道在 CEN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