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检验(POCT)方法是一种床旁检测方法,与传统检验方法相比,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验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具有快速、使用简单、应用范围广、节约综合成本的优点。
阜外医院张健等研究发现,POCT方法检测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 2 蛋白(sST2)是心衰患者发生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基线NT-proBNP基础上,联合基线sST2可提供额外的预测价值。
sST2是心肌肥厚、纤维化和心肌重构的标志,在心衰的辅助诊断、预后评估及指导心衰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研究纳入747 例心衰患者。在中位随访 949天 时,231 例(30.9%)患者发生了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总人群中基线 sST2 水平为 22.14(15.04, 34.67)ng/ml。
根据患者在住院或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临床终点事件分为病例组(n=231)和对照组(n=516)。主要临床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基线 sST2水平较高。
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 sST2 是心衰患者发生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的独立预测因子。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线sST2 对心衰患者 3 个月、1 年及 3 年发生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2015 年 sST2 国际专家共识推荐 35 ng/ml 作为急性心衰不良预后的截断值。本研究中得到的最佳截断值为 25 ng/ml,可能对于中国人群,实际的sST2 对心衰预后评估的最佳截断值比目前国际推荐的截断值小。
多因素 Cox 回归模型风险预测检验结果显示,基线 sST2 对心衰患者发生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的预测价值比基线 NT-proBNP 稍低,在基线 NT-proBNP 基础上联用基线 sST2 可为心衰预后评估提供额外的预测价值。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