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的肚子为什么会胀,而且只能胀三次?

2022年06月29日19:31:18 科学 1186

在河流与海洋当中,有一种奇特的鱼类,它们拥有一项特殊的技能。

这种特殊的鱼就是河豚,这项特殊的技能就是涨肚子。

关于河豚胀肚子的画面,想必很多人都看到过。

这种本来不太大的鱼,一旦遇到危险,它的肚子就会快速地膨胀起来。将自己鼓成一个圆球。

河豚的肚子为什么会胀,而且只能胀三次? - 天天要闻

与此同时,它们肚子上的一些小刺,同样也会一个个竖立起来,看上去像一只刺猬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自保。

因为河豚这种鱼类,在海底就是一个小小的被掠食者。

它们为了保护自己,将肚子鼓起来之后,身体就被变得很大。这样一来,捕食者就无法将它吃进嘴里。

很多人可能以为,河豚的肚子里装的都是气,是靠气体才将肚子鼓起来的。

其实不然,河豚的肚子并不是靠气体才鼓胀起来的,而是靠拼命喝水。

原本气鼓鼓的河豚只要一张嘴,就会有一道道水流从它的嘴里喷出来,它的肚子也会随之变扁。

河豚的肚子为什么会胀,而且只能胀三次? - 天天要闻

其实,我们在网上看到过一些河豚鼓起肚子的视频,原因不是憋气,而是河豚在拼命的喝水。

研究人员曾经研究过河豚鼓肚子的秘密,他们发现,正在遭受攻击的河豚,会通过吸水快速增大自身的体积,然后让自己的肚子鼓起来。

鼓起来的肚子立刻就能让前来掠食它的鱼类放弃到嘴的猎物。

因为它的肚子鼓起来了,太大了,它们吞不下去。

而河豚在鼓起肚子的时候,还是会像往常一样用鳃呼吸,但是呼吸的速率会增加数倍。

但如果实在岸上,河豚就只能靠憋气来鼓起肚子了。

河豚鼓起自己的肚子,对自己的身体会有什么伤害吗?

很多人可能会看到这样一条信息,说河豚的肚子一生只能鼓起三次,三次之后,河豚就会死。

还有一种说法,是只能鼓起六次,六次之后,河豚就会因为肚子的松弛而处于一种濒死的阶段。

河豚的肚子为什么会胀,而且只能胀三次? - 天天要闻

这种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

河豚的腹部皮肤非常松弛,上面还长着密密麻麻的小刺。

只有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河豚才会迅速的鼓起肚子。

但这种鼓起肚子的行为,仅仅只是一种自卫手段,就好比老虎和狮子在遇到危险时的咆哮,好比乌贼在遇到危险时会喷墨,好比臭鼬在遇到危险时会释放生物武器。

这是自然界动物进化出的一种防御的手段,而这种手段是没有所谓的次数限制的。

如果河豚一生只能鼓起三次肚子,那么在它第三次遇到危险时,它到底鼓不鼓起自己的肚子呢?

就算鼓起来将敌人吓跑,它也会因为次数限制而死。

但如果它不鼓起来,它又会被吃掉。

所以,河豚鼓起肚子的行为,就好比猫在遇到危险时,会把全身的猫的竖起来一样,也是一种生物防御的不能,这种本能与人类的睡觉吃饭上厕所是一样的,是没有所谓的次数限制的。

那些说河豚只要鼓起来三次就会死的言论,是完全不属实的。

河豚的肚子为什么会胀,而且只能胀三次? - 天天要闻

不过,河豚身体的膨胀,虽然膨胀时的速度极快,膨胀之后的恢复时间却比较长。

很多人会将河豚拿在手中,看它鼓起肚子,但这对于河豚而言,是一种伤害。

河豚除了会鼓气,这种鱼的味道也很不错。

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关于食用河豚的历史记载。

从古代开始,古人就将河豚当成了一种绝佳的食材。

古人捕捉的河豚,大多都是江河淡水当中的河豚。他们发现这种鱼的捕捉它的时候,会发出一种猪一样的叫声,于是便为其起名为河豚,意思就是生活在河里的猪。

但是,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河豚可不是简单的鱼类。

它的身体当中蕴含着一种极强的毒素。

这种毒素对于人类而言,可以说是致命的。

河豚虽然长相人畜无害,但它体内的毒素却非常的强。

当一个人不小心中了河豚的毒,三十分钟内神经系统就会被麻醉。

河豚的肚子为什么会胀,而且只能胀三次? - 天天要闻

仅摄入0.5毫克的河豚毒素,人就有死亡的危险。

这是一种含有剧毒的毒素。当它侵入你的身体之后,会立刻让你的神经和肌肉系统瘫痪,你的嘴唇会感到发麻,舌头无法动弹,很快就会窒息而亡。

河豚当中最毒的一种名叫香豚的鱼,一条鱼当中的毒素含量,就可以毒死33个人。

但即使如此,为了尝一尝河豚到底是什么滋味,仍旧有人以身试毒,前赴后继的去品尝这种鱼的味道。

所以,厨师界当中应运而生出了一种奇怪的资格证,叫做河豚厨师资格证。

只有拥有这个资格证的厨师,才有资格去处理河豚的肉。

而没有这个资格的厨师,他处理的河豚肉,吃完了很有可能会中毒。

一旦不小心中了河豚的毒素,那么只能祈祷那只是你的错觉了。

所以,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着想,还是尽量不要去吃河豚吧。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苹果AI新模型问世:怀孕检测准确率92% - 天天要闻

苹果AI新模型问世:怀孕检测准确率92%

近日,一项由苹果支持的研究在健康预测领域引发关注。7月1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苹果与美国心脏协会以及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合作开发出名为“WBM”的可穿戴行为模型,为健康监测带来了新突破。传统健康监测多依赖心率、血氧等生物特征数据,而
时速 600公里、贴地飞行,我国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 天天要闻

时速 600公里、贴地飞行,我国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每经编辑:杜宇据央视新闻,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正在北京举行,时速达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也在本次大会首次亮相。图片来源:央视新闻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介绍: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是通过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上的线圈相互作用,实现列车与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 天天要闻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丁酸钠与三丁酸甘油酯作为丁酸的衍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被分解成丁酸和其他物质。他们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来源于丁酸。肠道上皮细胞优先选用丁酸作为能量源。作为一种短链脂肪酸,丁酸在进入小肠后部分以非离子形式被肠道黏膜细胞吸走,直接为肠黏膜细胞生长和增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 天天要闻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鹏报道)7月9日,记者在位于米东区北部沙漠东北部的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吊装调试。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 天天要闻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人类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要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细胞种类和神经联接规律,近日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系列成果给大脑绘制“高清地图”。 7月10日深夜,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介观脑图谱系列成果,实现从啮齿类到灵长类大脑的跨越。10项成果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集中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神经元》《发育...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 天天要闻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 天天要闻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文︱陆弃随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续攀升,传统器官捐献严重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美国初创企业LyGenesis推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创新方案:通过将供体肝细胞注射至患者体内淋巴结中培育“微型肝脏”,尝试在患者自身体内制造可替代肝脏功能的器官。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冬虫夏草千年传承的滋补良药采药人的寻觅自公元780年起冬虫夏草便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载入史册从《藏本草》到《中国药典》均有记载李时珍更将其誉为“人身不老药”赞其兼具虫之阳刚与草之阴柔成为中药中独一无二的“阴阳同补”圣品享有“东方圣草”“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