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2022年06月29日04:12:02 科学 1665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地球46亿年的历史,无疑是一部极其宏大的史诗,而我们人类在这段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虽然在目前看来尤为重要,但在过去却不值一提。 毕竟,我们的祖先最初在大约 300 万年前获得了现代人类的体型和习惯。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地球在人类出现之前所经历的数十亿年的历史,仍然值得探索。

虽然我们普遍认为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幸存的先进文明,但这样的理论还是有点太绝对了,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没有人知道地球是否曾经诞生过与人类相似的生物。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因此,网上也有不少人坚信,在人类之前,地球上就有文明。 而现代人类发现的一块古老的“芯片”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一说法。

渔民的发现

这个芯片实际上是一块化石。 2021年,一位名叫维克托的俄罗斯渔民在日常捕鱼中偶然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单就形状而言,这块石头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鹅卵石并无本质区别,但渔夫却不禁注意到,石头背面印着一个乳白色的图案。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这种图案与石头的整体结构格格不入,仿佛有人刻意印出来的。 它的形状和结构非常类似于计算机的处理器,就好像它是一个带有图案的芯片。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渔夫维克托玩起了石头。 用肉眼揉搓判断后,发现纹路无法用人工抹去,所以他觉得这块石头的背后还有更大的研究价值。 ,然后向有关部门报告此事。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古老的芯片?

接到维克多的报告后,相关部门立即赶到现场,带走石头进行研究。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人们起初以为它只是人造石,但经过精密仪器测试后,却惊奇地发现,这块石头已有2.5亿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化石。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也就是说,这块化石不应该在维克多之前被发现,所以表面其余部分的纹路只能是纯天然的。


这一发现令许多科学家感到惊讶。 自然界中真的没有类似的物质可以在石头表面留下如此规则的图案。 而且因为我们自己的技术还不够,无法取出整个图案,只能用一些精致的仪器来测量里面的材料含量。

否则,如果这真的是一个芯片,我们或许能够读取其中的信息,得到一些惊人的发现。

测试结果

科学家们对化石图案进行材料测试后,都惊掉了下巴,因为他们意识到化石表面的图案是由一种纳米技术制成的。

纳米技术目前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应用于芯片制造行业,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机、电脑和所有高端电子设备都体现在纳米技术中。

要知道,世界上第一块芯片出现在1958年。如果这块2.5亿年前的化石真的有芯片,那么无疑将证实我们人类确实不是地球上的第一个文明。

但这种说法听起来有点难以置信。 2.5亿年前的地球正处于一个时代变迁的时期。

当时地球的主人是一些与恐龙有关的爬行动物。 这些动物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文明的发展。 毕竟它们是极其凶猛的掠食者,在这样的威胁下,没有任何文明能够生根发芽。

万一出了差错,一定有鬼。 科学家们意识到,虽然这块化石表面的图案具有类似纳米技术的图案,但它很可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芯片。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故事的真相

在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后,科学家们专注于一种叫做海百合的生物。 肉桂是一种古老的水生生物,从大约 4.8 亿年前一直活跃到今天。 这种生物的形状极为奇特,看起来就像是一株在海洋中飞翔的植物。

科学家之所以关注海百合,是因为它们是人类已知的最化石化的生物之一。

首先,海百合一般生活在海底,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且它们的结构非常柔软,死后会被海水的巨大压力迅速压缩。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其次,由于2.5亿年前的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大灭绝,海百合的身体由于自然原因被压在海洋中的岩石上,这绝对不是不可能的。 灾难。 可能的事情。

而这个所谓的芯片应该是被海百合的尸体压了下来,但由于一次巧合,石头表面形成了一个带有芯片结构的方形图案。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而科学家在化石上发现的类似纳米技术的技术,也可以归因于巨大的海水压力。 可能是巨大的压力将材料压制到了纳米级别,让科学家们误以为这是纳米产业创造的一块。 做芯片。

曾经被认为是史前螺钉的是海百合的茎


人类不是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结语

当然,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两种说法,都是人类对这块化石的猜测,事实的真相还没有被揭开。 在我们人类之前,文明的存在一直是科学界未解之谜。

不过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从现有的证据中更多地了解地球过去的历史,从而揭开许多过去的记忆,更好地了解我们母星的过去。 然后从这个过去探索我们人类的未来。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聘科学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创教育还能做些啥? - 天天要闻

聘科学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创教育还能做些啥?

图说:科学大咖接过聘书,采访对象供图(下同)上海市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节今天下午在张江科学会堂启动。启动仪式上,10位院士、教授、科学家等收到了特别的聘书——他们将为10所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担任“科学副校长”。他们中,既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薛永祺、上海航天局副局长李昕、复旦大学希德书...
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揭晓,刘洋获长篇小说金奖 - 天天要闻

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揭晓,刘洋获长篇小说金奖

初夏的微风拂过菁蓉湖面,倒映在水中的成都科幻馆迎来了科幻迷们的重要日子——今(18)日,2024科幻星云庆典在这里举行,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在此揭晓。华语科幻星云奖是由科幻活动家董仁威、科幻出版人姚海军和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等三位创始人为首的全球华人科幻爱好志愿者,于2010年共同创立的公益性奖项。今年的华...
“外国教授”假借学术合作窃密,生态间谍案细节揭露 - 天天要闻

“外国教授”假借学术合作窃密,生态间谍案细节揭露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国家安全机关了解到,近年来,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或基金会,打着“项目调查研究”“生态治理保护”的旗号,非法采集、窃取我国重要自然保护区的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数据,给我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隐患。
为海缆“把脉”替设备“问诊” 超级工程这样体检 - 天天要闻

为海缆“把脉”替设备“问诊” 超级工程这样体检

浙江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是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它能将风电、光伏、潮汐等绿色能源全额接收,确保用电安全低碳。工程共建有舟定、舟岱、舟衢、舟洋、舟泗5座换流站,在多个岛屿间架起直流输电网络,实现了岛屿间的电能互通。柔性直流工程“体检”如何进行?  今年是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投运十周年,从昨天(17日)开...
新研究:气候变化可能加剧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 - 天天要闻

新研究:气候变化可能加剧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可能会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产生负面影响,加剧患者病情。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英国《柳叶刀·神经学》杂志上。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小组对1968年至2023年间全球发表的332篇相关论文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考虑了19种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偏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脑膜炎、癫痫...
福州是一个奇迹,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见 - 天天要闻

福州是一个奇迹,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见

河流入海口(及入湖口)通常形成的是三角洲,或者河口湾。像福建省省会福州这样的河口盆地,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它群山蜿蜒,河海相会,是山水造就的海上福地,也是地形构造的一个奇迹。▲福州是典型的河口盆地,周围一圈山完全可以合围,基本没有缺口河口最常见的是三角洲。
展现科普独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圆满落幕 - 天天要闻

展现科普独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圆满落幕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5月17日,记者从四川省科技厅获悉,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四川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24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成都成功举行。四川省科技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赵敏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正林出席比赛并担任评委。成都海关、省气象局...
中国与巴西推进航天合作,涉及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方面合作 - 天天要闻

中国与巴西推进航天合作,涉及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方面合作

IT之家 5 月 17 日消息,中国、巴西航天合作已有 30 年以上历史(1988 年 7 月中巴签署关于核准研制地球资源卫星的协议书),此前已联合研制多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为拉美、非洲、东盟等地区的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 50 余万景遥感卫星数据。国家航天局官方现宣布,局长张克俭 5 月 16 日以视频方式与巴西航天局马可・安东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