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为何变得难吃了?科学家历时4年研究,发现了番茄变味的关键

2022年06月27日00:05:17 科学 1616

以前能当水果吃的西红柿,为何现在很少有人会生吃?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新买了西红柿之后,我自己就能“炫”好几个,但是现在基本不会生吃了,因为感觉它的味道变了。不止我这么觉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反应西红柿的味道变得越来越难吃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改变了西红柿的味道?来来来,关注过客,听过客说。

番茄为何变得难吃了?科学家历时4年研究,发现了番茄变味的关键 - 天天要闻

西红柿的起源

西红柿学名“番茄”,是家家户户最常吃的一种食物,原产于南美洲,属于茄科,和马铃薯和辣椒的关系比较近。其实最开始番茄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观赏的,原始的番茄比较小,有点像豌豆,后来通过人类的干预之后使果实膨胀了很多。

番茄为何变得难吃了?科学家历时4年研究,发现了番茄变味的关键 - 天天要闻

开始没人会吃番茄,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有毒的,所以都拿来当做观赏植物慢慢流传到了多个国家,最早记载食用番茄的是一位意大利医师,他在1544年称番茄可以炒着吃,不过那时候并没有广为传播。

直到17世纪,一位法国画家在多次绘画过番茄之后就被它的外表所吸引,就品尝了一个,发现味道酸酸甜甜得很是美味,另外也没有中毒。于是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朋友们,就这样,番茄能吃的消息被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之后番茄也经常出现在食谱中。

番茄为何变得难吃了?科学家历时4年研究,发现了番茄变味的关键 - 天天要闻

18世纪时,西红柿已经成了南美地区的“百姓日常”,对于西红柿的做法也是各式各样:生吃、炖汤、炒菜、做酱等等。而我国的番茄是明朝万历年间被引入的,最早是通过海路从广东那边传入的,开始也是只用来观赏,直到清末、民初时人们才开始食用番茄,到20世纪时,番茄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蔬菜。

番茄为何变得难吃了?科学家历时4年研究,发现了番茄变味的关键 - 天天要闻

番茄为何变得难吃了?

番茄在之前经常会被当做水果来生吃,但是现在的番茄由于味道的改变,基本只会在做菜的时候使用,那么番茄为何变得不好吃了?

据专家表示,现在的西红柿之所以不好吃是因为品种不一样了,以前的西红柿基本是“沙瓤”,在运输中容易破损,也不耐放,所以逐渐淡出了市场。而如今的西红柿表皮较厚,方便储存,不容易坏,但是口味不好。

番茄为何变得难吃了?科学家历时4年研究,发现了番茄变味的关键 - 天天要闻

其实从20世纪开始,商业农业开始爆发式增长,番茄的品种也在人们的培育中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世界上光番茄的品种就有数百种,大多保持了高产量、更红更结实的特性。这些特性帮助了种植者获得更高的售价,但是也导致番茄中的很多基因被丢失。

番茄为何变得难吃了?科学家历时4年研究,发现了番茄变味的关键 - 天天要闻

对此,我国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团队研究过,该研究团队组织了一个170人的“品尝小组”,在历时4年的时间里共对100种番茄进行了品尝实验。最终发现了有33种影响番茄味道的因素,其中包含包括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和29种挥发性物质。

番茄为何变得难吃了?科学家历时4年研究,发现了番茄变味的关键 - 天天要闻

而通过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现在农户种的番茄中失去了控制番茄味道的基因,这种基因不止改变了它的味道,还使番茄的甜度降低了。

除此之外,人们为了减少在运输途中导致的外皮破损,也让番茄不那么容易腐烂,所以基本在番茄还没完全成熟的时候就被采摘了,这就导致番茄没有受到充足的阳光和足够的土壤养分。

番茄为何变得难吃了?科学家历时4年研究,发现了番茄变味的关键 - 天天要闻

而番茄的味道正是在成熟的过程中慢慢释放出来的,如果剥夺了番茄成熟的过程,也就相当于变相地剥夺了番茄的美味。

如今的番茄味道变了,营养会降低吗?

我们都知道,番茄是一种营养含量很高的“水果型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是一种植物化学物,其抗氧化的能力是维生素E的10倍左右,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有效减少癌症的发生,还可以降脂、降压。

番茄为何变得难吃了?科学家历时4年研究,发现了番茄变味的关键 - 天天要闻

那么如今的番茄营养会降低吗?其实并不会,如今的虽然说品种和基因有改变,但不会改变其营养成分,不同的品种之间营养成分差异并不大,可以放心吃。

不过虽然说番茄的营养很高,但是仍有部分人群不适合吃,比如脾胃虚寒者、肾功能不好者、容易胃痛腹痛者、白癜风患者等。番茄属偏凉性食物,并且里面还含有柠檬酸和苹果酸等物质,所以肠胃不好的人不建议吃。

番茄为何变得难吃了?科学家历时4年研究,发现了番茄变味的关键 - 天天要闻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了,关注过客,听过客说,我们下期见。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 天天要闻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地幔的垂直运动是导致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地质变化的驱动力之一。这些地幔上升流,有时被称为地幔柱,被认为在一些重大的地质转变(例如大陆漂移)中发挥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陆地下发现了一种类似、微妙却意义重大的现象。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闻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在主要水下断层带释放构造应力过程中发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渐进式地震事件在穿过日本海岸附近易引发海啸的断层段时被追踪,该断层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缓冲作用,吸收了压力。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比作一条断层线沿着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近期,阳朔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通过桂林漓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监测系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的身影。白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