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心”再创生命奇迹!中山医院心外科团队完成国内最小体重的心室辅助装置植入

2021年08月31日20:43:19 科学 1493

我院心脏外科王春生主任、孙晓宁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国内最小体重的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胡女士已顺利出院。短短5个月内,我院心脏外科已完成7例人工心脏临床试验项目,数量居国内第二位,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火箭心”再创生命奇迹!中山医院心外科团队完成国内最小体重的心室辅助装置植入 - 天天要闻

接受手术的胡女士体重只有37公斤,患有扩张性心肌病多年,胡女士的心脏的射血量不足,导致其出现呼吸困难、水肿、乏力。近几个月,进入心衰的失代偿期阶段,心功能会迅速恶化,不仅透不过气来,肝肾功能也迅速恶化,进入到终末期心衰的阶段。胡女士面临的治疗难点在于不仅药物无效,因为群体反应性抗原过高,如果做心脏移植的话很可能会发生排斥反应,因此也不能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她辗转多地求医,得知人工心脏是最后的希望。

我院心外科团队在今年2月份,完成了华东地区首例心室辅助装置“中国火箭心”——HeartCon植入终末期心衰患者体内的移植手术。这标志着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救治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胡女士之前,心外科团队已经成功完成了6例“中国火箭心”人工心脏移植手术,团队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面对胡女士病情重,体重轻的特点,体重轻的病人心排量的需求较低,而人工心脏的最低输出量会超过病人的需求,术后给人工心脏心功能的维护和调整,出入水量的平衡带来挑战。团队决定迎难而上,经过充分准备,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在麻醉科郭克芳副主任,在体外循环赵赟副主任医师,手术室查婉君,杨玥护士的配合下,成功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手术过程很顺利,针对患者体重轻,肝肾功能凝血机制较差的情况,胡女士术后由重症医学科罗哲副主任和郑吉莉、陈轶洪护士长的监护团队进行24小时接力看护,董丽莉副主任医师以心超精细高超的评估,指导监护精心调整用药,克服了康复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在护理团队精心照料下,机器运行平稳,患者状态良好。

与传统的心脏移植相比,心脏移植是给患者置换一个全新的心脏,而人工心脏辅助装置则代替左心室的工作,保留病人的右心室的功能,需要注意平衡左右心室的功能,因此需要强大的重症医学的综合实力作为支撑,也需要各学科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

“中国火箭心”再创生命奇迹!中山医院心外科团队完成国内最小体重的心室辅助装置植入 - 天天要闻

根据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心血管病患者的人数约为3.3亿,其中心衰患者为890万人,并且患病率持续增长,心衰最佳的治疗方案是心脏移植。尽管心脏移植的数量也在持续上升,但是依然无法满足我国庞大的心衰患者群体。由于心脏供体的严重不足,大部分终末期心衰患者根本无法接受心脏移植的治疗。在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这部分患者只能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的到来。人工心脏无疑是患者绝望黑夜里的一道曙光,亦是心衰患者治疗的最后一战。

“中国火箭心”再创生命奇迹!中山医院心外科团队完成国内最小体重的心室辅助装置植入 - 天天要闻

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是一个可以帮助患者虚弱的心脏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的一个装置,但它并不是代替患者的心脏,而是分担了部分心脏的工作。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既可用于在合适供体心脏出现前的短暂治疗,也可以永久使用。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有充电和电池两种运行模式,患者白天活动的时候可以使用电池,在患者晚上睡觉的时候,再将人工心脏辅助装置进行充电。近年来,随着植入左心辅助经验的积累,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的治疗结果越来越好,1年生存率已达到90%。

“中国火箭心”再创生命奇迹!中山医院心外科团队完成国内最小体重的心室辅助装置植入 - 天天要闻

随着中国人工心脏的研发,中国人工心脏的时代也即将到来了。此次胡女士植入的“中国火箭心”是我国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左心室辅助装置,它属于目前最先进的第三代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性心脏辅助装置和全人工心脏,不仅是心脏移植的附属手段,对于像胡女士这样不适于心脏移植、心功能又无望恢复的晚期心衰病人,长期应用心脏辅助装置治疗将是最后的希望。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时速 600公里、贴地飞行,我国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 天天要闻

时速 600公里、贴地飞行,我国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每经编辑:杜宇据央视新闻,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正在北京举行,时速达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也在本次大会首次亮相。图片来源:央视新闻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介绍: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是通过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上的线圈相互作用,实现列车与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 天天要闻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丁酸钠与三丁酸甘油酯作为丁酸的衍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被分解成丁酸和其他物质。他们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来源于丁酸。肠道上皮细胞优先选用丁酸作为能量源。作为一种短链脂肪酸,丁酸在进入小肠后部分以非离子形式被肠道黏膜细胞吸走,直接为肠黏膜细胞生长和增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 天天要闻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鹏报道)7月9日,记者在位于米东区北部沙漠东北部的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吊装调试。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 天天要闻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人类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要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细胞种类和神经联接规律,近日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系列成果给大脑绘制“高清地图”。 7月10日深夜,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介观脑图谱系列成果,实现从啮齿类到灵长类大脑的跨越。10项成果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集中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神经元》《发育...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 天天要闻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 天天要闻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文︱陆弃随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续攀升,传统器官捐献严重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美国初创企业LyGenesis推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创新方案:通过将供体肝细胞注射至患者体内淋巴结中培育“微型肝脏”,尝试在患者自身体内制造可替代肝脏功能的器官。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冬虫夏草千年传承的滋补良药采药人的寻觅自公元780年起冬虫夏草便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载入史册从《藏本草》到《中国药典》均有记载李时珍更将其誉为“人身不老药”赞其兼具虫之阳刚与草之阴柔成为中药中独一无二的“阴阳同补”圣品享有“东方圣草”“药中
【链博传奇】中国中车:塑轨道之“链”,与世界同行 - 天天要闻

【链博传奇】中国中车:塑轨道之“链”,与世界同行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链”主企业,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清洁能源装备骨干企业。当前,中国中车搭建了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研发平台,构建了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开创了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