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的福音,俄科学家研发出不采血可随时高精度测血糖的手环

2021年05月11日22:48:17 科学 1684

众所周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采血测血糖不仅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且麻烦、耗时,创口还有感染的风险。不过,现在好了,这几天刚刚从俄罗斯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俄罗斯“传感器”国家技术倡议中心(智能手环研发项目组)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宣布,他们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带有非侵入式(即不用采血)传感器的智能手环。利用该手环,可以高精度地测量血糖浓度,甚至每小时可进行至少高达12次的测量。

这种手环能够将测得的数据,传输给智能手机,并由智能手机发送给医生,然后由专业人员,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目前,这种手环的样品已经试制出来,并在莫斯科国立谢切诺夫第一医科大学的临床试验平台进行对比和各种性能测试。当试验样品测试合格后,计划今年(2021年)就正式投入批量生产,最终的商品形式就是一个看上去似乎是不起眼的手环。

糖尿病人的福音,俄科学家研发出不采血可随时高精度测血糖的手环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等众多科学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相聚上海黄浦江畔,参加“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这场峰会聚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在对话环节请科学家预测未来、寄语青年。西湖大学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院士认为,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人工智能系统的问世,改变了生命...
百年辩论迎来大结局?《科学》:成年后神经元可再生,再添关键证据 - 天天要闻

百年辩论迎来大结局?《科学》:成年后神经元可再生,再添关键证据

成年人大脑中能否产生新生神经元?对于这一问题,神经科学家已经争论了上百年。早在上世纪之初,被誉为“现代神经科学之父”的神经组织学家Santiago Ramón y Cajal认为,成年人的大脑细胞是固定、终末化且不可改变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神经科学家都认为在儿童时期过后,人类的神经元就已经全部成熟。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