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ER杂志最新出版:组织工程研究中骨科植入物的临床应用文章26篇,您的阅读点评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2021年05月11日22:45:17 科学 1918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第25卷 第15期

CJTER杂志最新出版:组织工程研究中骨科植入物的临床应用文章26篇,您的阅读点评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天天要闻

研究与报告

骨与关节生物力学

1. 六自由度关节机器人测定套筒型导向生长棒的生物力学特征

薛静波,朱 斌,李昃鹏,王 程,欧阳智华,晏怡果

2. 膝外翻儿童步态的时空、运动学、动力学参数特征

李 阳,姜淑云,李一瀛,俞 艳,鲁潇莹,王丹辞

3. 三种后路单节段固定方式治疗Ⅱ型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

阮汉江,金根洋,李新武,姚 建,武 鹏,张 引,张 帅,肖 俊

4. 3-35 岁健康男性自然行走时足底压力的特征与变化

林琴琴,李若明,耿元文,元 航,杨小丽


数字化骨科

5. 新型股骨颈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有限元分析

范智荣,苏海涛,周 霖,黄晖达,周俊德,江 涛,刘子桃

6. 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两种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韩世翀,李 昌,刑海洋,葛文龙,王 刚

7. 胫后肌腱转位治疗足下垂的有限元分析

何少波,刘继超,杨立峰,丁永峰,李伍建


人工假体

8. 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与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

陈 江,李晋玉,郑晨颖,白春晓,张 帆,刘楚吟,赵学千,袁巧妹, 邸学士,康晟干,贾育松

9. 不同界面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髋关节疾病的比较

刘蓬然,焦 瑞,陶 金,陈 辉,戴纪杭,颜连启

10. 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直接修复联合支具辅助治疗

刘 坤,徐 浩,王英振,张海宁,方 源,项 帅,吕成昱

11. 汉防己甲素干预假体周围磨损颗粒诱导下骨溶解模型的体外实验

刘子歌,刘心蕊,李 燕,宋国瑞,张 晨,陈德胜

12. 髋关节置换中短柄假体置入位置差别的力学分析

李咏壑,王献抗,孟 昱,刘 璐,张春秋,叶金铎


脊柱植入物

13. 胸腰椎爆裂骨折伴神经损伤围术期隐性失血的统计学决策树模型分析

高志祥,肖 聪,杨红涛,孟祥玉

14. 腰椎骨盆矢状面参数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后继发邻椎骨折的影响

张 乐,潘 彬,阮如昕,郭开今

15. 椎间孔镜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预后:非随机、对照、2 年随访临床研究

陆 明,王春红,李 敏,罗 涛,林永绥,周威力,沙宝学,王明鑫, 孟德强,高振巢,杨广令,赵星丞,陈 秋


骨科植入物

16. Salter 骨盆截骨及植入物内固定 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中长期随访

刘永裕,徐景利,林天烨,吴 峰,沈楚龙,熊冰朗,邹启昭,赖启忠,张庆文

17. 多孔钽棒治疗 ARCO Ⅰ - Ⅱ期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后塌陷及相关因素分析

苏敬阳,张耀杰,曹 斌,郝学伟,李 晓,韩永台

18. 第三骨块对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愈合效果的影响

毛国庶,周 敏,李晓明,周子红, 殷渠东


技术与方法

骨科植入物相关大数据分析

19. 基于 VOSviewer 生物医学领域 3D 打印的知识图谱分析

宋涯含,吴云霞,范道洋


骨与关节图像与影像

20. 髌下脂肪垫水肿与滑车及髌股关节形态相关性的 MRI 评估

陈小龙,赵 衡,胡 蓉,罗光华, 刘进才


综述与专论

21. 髋臼四方区骨折:植入物治疗及相关研究进展

杨又玮,冯 卫


循证医学

22. 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固定后是否需要修复旋前方肌的 Meta 分析

何祥忠,陈海云,吕 阳,刘 军,黄俊翰,高世华,管建豪,王养发

23. 氨甲环酸和 ε- 氨基己酸减少全膝关节围置换期失血有效和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陈 旺,冯 硕,张 羽,陈向阳

24. 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的 Meta 分析

李安安,陈嘉韵,陈 锦,宋 敏,李聪聪,叶国柱,吴高艺,林文政,蔡宇宁,刘文刚

25. Masquelet 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疗效的 Meta 分析

许灿宏,孟 林,董盼锋,占华松,宋世雷

26. 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在原发性全膝及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 Meta 分析

高丰禾,陈桐莹,林杰彬,梁祖建

CJTER杂志最新出版:组织工程研究中骨科植入物的临床应用文章26篇,您的阅读点评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天天要闻

CJTER杂志最新出版:组织工程研究中骨科植入物的临床应用文章26篇,您的阅读点评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等众多科学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相聚上海黄浦江畔,参加“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这场峰会聚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在对话环节请科学家预测未来、寄语青年。西湖大学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院士认为,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人工智能系统的问世,改变了生命...
百年辩论迎来大结局?《科学》:成年后神经元可再生,再添关键证据 - 天天要闻

百年辩论迎来大结局?《科学》:成年后神经元可再生,再添关键证据

成年人大脑中能否产生新生神经元?对于这一问题,神经科学家已经争论了上百年。早在上世纪之初,被誉为“现代神经科学之父”的神经组织学家Santiago Ramón y Cajal认为,成年人的大脑细胞是固定、终末化且不可改变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神经科学家都认为在儿童时期过后,人类的神经元就已经全部成熟。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