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2021年05月09日23:57:02 科学 1660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5月3日发布警告称,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当前正在沙特阿拉伯北部的蝗虫群未来将有可能蔓延到伊拉克约旦,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而接下来的目标将是土耳其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这些蝗虫群究竟是哪来而,还是2020年那群吗?

2020年的蝗虫千亿只蝗虫大军确实让全球紧张不已,尽管后来有数据澄清可能没有千亿只,但数量级上也没差多少了,这个蝗虫大军突破了东非多国、中东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严防死守,直接让这些国家的部分地区农作物颗粒无收,其破坏力令人不寒而栗!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 2020年的蝗虫群哪里去了?

大约是去年5月底之后,这些国家的蝗虫群就突然消失了,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是蝗虫死了呢还是死了呢?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蝗虫蝗科直翅目的昆虫,全世界有超过10,000余种,热带、温带和草原以及沙漠均有分布,和所有昆虫一样,蝗虫也有一个生命周期,这种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会经历蝗虫卵、若虫(分5个阶段,一个比一个接近成熟)和成虫三个阶段。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蝗虫寿命一般为2-3个月,成虫的后半程就会开始繁殖,交尾结束后雌虫的腹部会增长,向土中产卵,并且卵被雌虫分泌的泡沫状物包起来,保护卵不受季节的变化和干燥环境的危害,一般在干燥环境下,蝗虫卵可以保存数年甚至更久。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2020年的蝗虫爆发主要来自2018-2019年的季风雨,在沙特阿拉伯和也门附近首先繁殖起来,此后向周围迁飞,一路繁殖一路飞,现在的东非、中东和南亚,一路都是当季蝗虫死后产下的卵,未来某天只要条件合适,它们就会孵化出来。

2021年爆发的蝗虫是哪来的?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1年5月份沙漠蝗虫态势图来看,叙利亚以及约旦和沙特的蝗虫群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或者说可能是以前的蝗虫卵孵化,与2020年的蝗虫群没有多少关系。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但在东非的肯尼亚索马里以及埃塞俄比亚的蝗虫群,应该是2020年的蝗虫群几次产卵后留下的虫卵孵化的,而且现在已经开始了迁飞,在地图中FAO(粮农组织)已经标注出了即将迁飞的目的地以及大致到达的时间。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上图是东非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地区蝗虫群的繁殖情况地图,密密麻麻的标记预示着事态的严重性,还有红色的潜在繁殖区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粮农组织高级沙漠蝗虫预报员基思·克雷斯曼称,和2020年相比,2021年的东非的蝗虫群规模要小一些,另外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的群体仍然还未成熟,未来要看若虫季的降雨,如果此时雨水充沛,那么蝗虫群规模可能会迅速扩大。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而在沙特阿拉伯繁殖的蝗虫则事态要严重得多,土耳其东南部Diyarbakır的Dicle大学动物学系主任Ali Satar教授称,如果不采取措施,未来将严重影响土耳其。粮农组织官员称,四月份强劲的西南季风,让沙特阿拉伯的中北部繁殖起来的蝗虫顺风向约旦,以色列,黎巴嫩和叙利亚迁飞。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从此前的迁飞路线看,原本这些蝗虫应该向伊朗和巴基斯坦以及印度迁飞,但这次得益于西南季风,如果持续的话蝗虫群很可能会到达土耳其。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另外粮农组织也不排除季风减弱后,蝗虫群向也门以及东移至波斯湾等重回传统路线,假如走这条路线,那么未来的传统路线上都将遭受蝗虫灾害,而今年印度正遭遇史无前例的疫情袭击,假如真的迁飞到印度,已经发生人道主义灾难的地区将面临双重打击。

地球的新常态:全球变暖下的危机将愈演愈烈

很难说蝗灾与全球变暖没有关系,因为蝗灾总是在大旱后发生,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旱灾发生的频率似乎要比二十世纪频繁得多,尽管人类的水利设施保证了农作物的灌溉,但却对蝗灾发生于事无补。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而更可怕的则是全球变暖的次生效应,这些隐藏在全球气温升高下的魔鬼,任何一个都可能将人类赶上灭绝的悬崖,而未来人类则需要学会与这些“魔鬼”相处!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2021年1月18日,《自然·气候变化》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气候变暖或会改变热带雨带的位置,它背后隐藏的信息非常可怕,因为雨带的移动将会改变传统粮食产区,这些千百年来形成的耕种区,无法跟着雨带一起移动,这才是最可怕的问题。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2021年4月8日,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刊发了一篇论文称,按照目前的升温速度,三分之一的南极冰架可能会坍塌,首先这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十几米,另外冰川消失后反射效应消失,而热量吸收会增加,将会加剧全球变暖。

还记得2020年千亿只蝗虫吗?“它们回来了”!或将揭示人类的命运 - 天天要闻

2021年4月20日,《通讯地球与环境》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全球变暖后的墨西哥湾暖流正在减弱,从1950年代以来已经减弱15%,未来到2100年可能会达到30%,AMOC可能会失去为北冰洋提供热量的机会,这会引起大量传统渔场的改变,以及全球环流的改变,其将影响全球气候。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 天天要闻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经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随手晒自拍照吗?说到自拍,在如今的时代,这已经是极为日常的一件事情了。作为一种记录的手段,任何事情都能成为我们自拍的理由,旅游留念、健身房打卡甚至只是平常出门散步,我们也可以自拍一张。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 天天要闻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广西柳州凤岩遗址,又挖出一具3万年前古人骨骼。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 天天要闻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长期以来,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深受西方技术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一直是发展的主旋律。然而,中国的科研团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从未停止自主研发的脚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期,西方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在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领域均实现了重大突破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 天天要闻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6月30日,蚂蚁集团发布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发关注。从报告内容看,蚂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施三年后,进行了整体刷新,AI是一大关键词,聚焦场景包括医疗服务、理财服务等。技术始终是蚂蚁战略的底色,《报告》显示,蚂蚁2024年科研投入高达234.5亿元,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营收10%,巨额...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 天天要闻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在美妆行业沉迷“概念营销”的当下,植物医生以一项硬核专利撕开竞争裂口,自2014年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携手共建“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十年砥砺前行,结下累累硕果,其核心成分石斛寡糖的发现,为肌肤抗衰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动物园的狼倒毙水塘边无人过问?相关方回应:已剖检属打架溺水,将制作标本 - 天天要闻

动物园的狼倒毙水塘边无人过问?相关方回应:已剖检属打架溺水,将制作标本

6月28日,有网友反映山西省太原动物园有一头狼死亡在水塘边无人处理。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动物园和园林局证实,已经过剖检确定这头狼是因为打架溺水死亡,园方会做成标本处理。>>>网友发视频游客询问动物园的狼为啥倒毙水塘边6月28日,网友发布时长21秒的现场视频显示,在动物园一处水塘边,一头狼疑似口部有血迹,尸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