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2021年04月02日14:27:13 科学 1762

文|科学虫洞

相关数据表明,在世界范围内,人均每周要吃进去大约5克的塑料,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量。

有朋友可能会疑惑:我也没傻到把塑料往嘴里塞,怎么可能会吃进去?虫洞告诉大家,这涉及到一个概念:微塑料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无处不在的微塑料

“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颗粒,有些微塑料的粒径只有几微米。我们身边分布着无数微塑料,只是难以用肉眼察觉,只能借助显微镜等设备才能观察到。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发布在《科学》上的一篇论文指出,美国西部一些偏远的地区,每年都会落下1000吨左右甚至更多的塑料粉尘,相当于3亿个塑料瓶。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这些微塑料颗粒不易清理,易于传播,随着自然力量、人类活动,散落到世界各地。

而且,微塑料不仅仅分布在人群聚集的城市,还蔓延到了山河湖海。甚至,北极大陆的皑皑白雪,以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都被它所渗透。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科研团队在北极71个地点收集了一些海水样本,结果显示,每立方米水中约有40个微塑料颗粒。后来,也有人在北极的雪层中发现微小的塑料颗粒。

而微塑料概念的提出者理查德·C·汤普森,则在珠峰收集到了一些雪样和溪水样本。分析显示,所有雪样和溪水样本中的3个样本,都有微塑料。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连人烟稀少的世界之巅、北极圈,都被微塑料所占据,更何况聚集着大量人类的城市?事实上,微塑料早已经开始入侵我们的身体。



微塑料如何进入人体?

2018年,维也纳医科大学宣布了一项研究,他们在人类粪便中找到了微塑料颗粒。这意味着,微塑料已经进入了人类肠道。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此外,曾有调查调研过北京青年人粪便中的微塑料含量,发现受试者的粪便中基本都含有微塑料。

那么,微塑料是怎么进入人体的?饮用水是人类摄入微塑料最多的途径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据了解,鞋子、领带、轮胎等会脱落“灰尘”,形成微塑料。同时,塑料垃圾在阳光的暴晒下将变得越来越细碎。这些微塑料,都可能进入到饮用水中。

饮用水在正式投放到市场之前,会提前处理掉很多微塑料,不过在很多国家,饮用水的质量并未达标。此外,如果处理设备中有塑料制品,其中的微塑料也可能进入到饮用水中。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贻贝

除了饮用水之外,人类吃东西的时候也会摄入,包括食盐、啤酒在内的很多食物都含有许多微塑料。

贻贝又被称为“青口贝”,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同时,它也被认为是微塑料污染的生物指标。

200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微塑料不仅会出现在蓝色贻贝的细胞中,还进入了它们的循环系统。

许多海洋动物都摄入了微塑料,我们在享用这些贝类等食物的时候,也等于吃进去了微塑料。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微塑料在食物链中的循环

微塑料进入人体的方式还有一种,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呼吸。

前文提到,微塑料无处不在,也许你无法察觉,但它的的确确包围着你。只要我们呼吸,它们就可能顺着鼻腔、口腔进入体内。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最后,还有化学工程师发现“喝茶包=喝塑料”。他们随机购买了4个牌子的茶包,浸泡几分钟之后,无数的微塑料出现在茶水中。

甚至渗透进胎盘

微塑料在我们体内,并不是简单地经历着“吃下去、排出来”的过程,它们也会渗透到人体组织中。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2020年,美国化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一则消息,称在人的肝脏等组织样本中,都检测到了微塑料。

此外,《国际环境》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胎盘也逃不过微塑料的影响。科学家分析了6个18-40岁健康妇女的胎盘,发现其中有4个胎盘存在微塑料。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这些微塑料颗粒大小不超过10微米(约0.01毫米),很可能来自母体日常使用的产品包装、个人护理产品等。

研究负责人表示,胎盘中存在的微塑料,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负面作用,比如减缓生长、改变基因表达方式等等。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微塑料进入人体,无疑让人感到担忧,尤其是,我们对微塑料危害的认知还存在很大的知识空白。



微塑料的影响

微塑料究竟会对人体产生多大危害,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但根据相关论文得知,微塑料可能会对人体带来血管栓塞、肾脏和消化系统损伤、致癌突变等伤害。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跟一般不可降解的塑料比起来,微塑料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更深,主要体现在颗粒微小上。

它跟随着洋流、气流,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污染着空气、食物、水源,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

通常来说,大块的塑料垃圾,如吸管、塑料袋,会限制海洋动物行动、对它们的身体造成外伤。而微塑料带来的影响,则更多体现在内部。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动物们吃进去的微塑料无法被消化,如果停留在胃部,可能会导致疾病或死亡;如果微塑料带有有机污染,那么这些动物的状况会更加糟糕。

想要监测微塑料污染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除了被丢弃的塑料制品之外,我们平时使用的物品也有可能脱落微塑料。

科学家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天天要闻

而且,这些微塑料比普通的塑料垃圾更难发现和收集。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优化饮用水的处理方式,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并且需要官方落实监管措施。

————————————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