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动态】“第三波”人工智能理论和应用技术 /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全域作战中心

2021年04月02日14:27:03 科学 1504

News

国防科技要闻

2021年4月2日

【每日动态】“第三波”人工智能理论和应用技术 /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全域作战中心 - 天天要闻

1、DARPA寻求研发“第三波”人工智能理论和应用技术

第三波人工智能技术将解决“第一波”(基于规则的人工智能)和“第二波”(基于统计学习的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使机器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DARPA于3月24日发布特别公告,寻求像素智能处理(IP2)技术,以提高视频图像识别算法的准确性和可用性。IP2技术旨在解决将人工智能嵌入传感器边缘设备的两个关键问题:数据复杂性及实现准确、低延迟和低功耗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人员将重点对单个像素进行处理以降低数据复杂性,使后端处理更加高效并能够保持数据不失真。这种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将利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自动驾驶车辆数据集进行测试。(美国《防务一号》)

作者:赵霄

编辑:孙琴

2、英国陆军正在制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长期战略

该战略将作为《英国国防司令部文件》中转型和现代化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在人机编队(HMT)中整合机器人与自主系统(RAS),为地面部队创造作战优势。英国陆军负责RAS的拉蒙特将未来的HMT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25年前是初始的交付阶段,陆军寻求交付一个具有RAS能力的轻型旅;2025~2030年是开发阶段,陆军寻求发展一个集成RAS能力的打击旅;2030~2035年是研究阶段,陆军寻求在师级单位广泛集成RAS能力。RAS是陆军四大研发主题之一,其他三个主题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电气化以及网络化传感器和效应器。英国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将这四个主题整合为部队概念,然后形成可执行的部队规划,从而让陆军能够以不同方式进行作战。(英国简氏网站)

作者:张岸佳

3、美国防部及海、陆、空军积极推进云服务

目前美国防部“联合通用基础人工智能”(JCF)平台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将通过升级实现“全面作战能力”,进而加速国防部人工智能的发展。JCF旨在通过提供一个安全的测试床,使用户可以跨国防部共享数据集、训练数据和算法,以降低人工智能应用的障碍。美海军已将相关任务资源从海军数据中心迁移到“亚马逊”服务平台,未来将通过“最高速度行动”计划加速将办公效率和协作工具永久地迁移至商业云环境中。美空军和太空军将制定政策以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可用性,加速执行未来云计划。美陆军已开始在战术层面为士兵提供云服务,将在指挥所使用的应用程序迁移至分布式云环境中,构建战术云架构。美陆军未来两年的目标是重构任务指挥应用程序,实现在混合云环境中工作;整合多种商业云和私人战术云,以提供战场情报和数据融合。(美国联邦新闻网站)

作者:张明月

4、美陆军成立新的全域作战中心(ADOC)

该中心是美陆军支持联合全域指挥控制作战概念工作的一部分,将由陆军多域工作组负责,旨在设计新型作战方式,加强数据共享,将全域武器系统连接在一起,提高武器系统的打击精度、射程;ADOC将通过连接在一起的传感器,为指挥官提供更快获取分析数据的能力,同时帮助指挥官加快部署武器的速度。(美国ExecutiveGov网站)

作者:张明月

5、美海军潜艇将部署“黑翼”10C无人机

美国防部已选中美国AeroVironment公司为海军生产120架带有光电传感器的“黑翼”10C无人机,以支持美海军“潜射无人机系统”计划。“黑翼”10C无人机将部署于海军潜艇,能超视距飞行至少1小时,使用可变带宽加密数据链路。此外,美海军专家还探讨了利用无人机向潜艇提供补给的方法,并测试了一个平台,大型四旋翼无人机可通过该平台向浮出水面的潜艇运送小型有效载荷。(美国《军事与航空航天电子学》)

作者:胡雅芸

6、美国开发出将无线电波转换为电能的新技术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发出一种从无线电波中获取能量的方法,能为可穿戴设备供电。新方法的核心是一种可拉伸高频偶极子天线系统,由两个可拉伸的金属天线组成,集成在带有金属涂层的导电石墨烯衬底上。该系统与一个整流器电路连接后构成整流天线,可将电磁波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无线设备供电或为储能设备充电。这种全新的方式具有可持续用电的优势,有望应用于任何需要用电的领域中。(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站)

作者:李铁成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郭文旭

7、印度和韩国将进一步加强防务合作

3月26日,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和韩国国防部长徐旭在新德里举行会议,双方承诺重振因新冠疫情而推迟的防务交流和合作:定期举行外交和国防部长“二加二”会谈等各类会议;扩大在太空和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关系,并在海洋问题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方面加强合作;讨论深化国防工业合作的方法;重申印太地区应成为国际秩序的一部分,并支持促进该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多边倡议。(英国简氏网站)

作者:张岸佳

8、美国防部快速反应技术办公室寻求高度创新技术

3月24日,该办公室发布“2021年全球需求声明”,旨在向工业界寻求以下重点领域的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主能力;生物技术;网络;定向能;全网络指挥、通信与控制;高超声速;微电子;量子;太空;5G;以及其他颠覆性技术。该办公室将寻求经过概念验证或已在实验室中验证的技术,目标是使创新原型达到技术成熟度6,然后将其移交给相关军种或机构。(美国《C4ISR与网络》)

作者:刘都群 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

禹化龙 中国电科27所

编辑:赵霄 郭文旭

9、俄罗斯3艘核潜艇在北极首次同时破冰浮出水面

3月26日,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叶夫梅诺夫上将向普京总统汇报,3艘俄罗斯核潜艇在北极演习期间首次同时破冰浮出水面,潜艇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00米。海军前总参谋长克拉夫琴科认为,这显示出俄军潜艇部队在保持最大隐蔽性的同时,有能力同时齐射多枚弹道导弹。

俄罗斯正在开展一项名为“白熊—2021”的北极综合考察活动,此次演习是考察活动的一部分。这是俄罗斯首次在亚极地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战斗训练、科学研究和各种实践活动。此次考察共有600多名军人和文职人员参加,动用了大约200件武器和特种装备。目前,该地区的平均气温为零下25~30℃,冰层厚1.5米,风速为32米/秒。(俄罗斯塔斯社网站)

作者:王兴春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

云雯靖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

编辑:赵霄

10、韩国重视太空探索并支持航天工业发展

3月25日,韩国总统文在寅自上任以来首次就太空探索发表公开演讲,表示韩国计划在2030年前利用国产火箭发射首个无人月球着陆器,还透露了旨在增强韩国太空开发能力的一系列其他规划。文在寅一方面强调了私营部门对提高韩国太空开发能力的作用,表示政府将加大力度建设创新产业生态系统,以支持私营运载火箭公司发展。另一方面,他表示要提升韩国卫星系统的国际竞争力,以迎接6G时代,提高韩国在太空领域的国防能力。2021年2月,韩国政府提出将为航天活动投资5.43亿美元,用于提升韩国卫星、火箭和其他关键设备的生产能力。(美国《航天新闻》)

作者:张铃金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编辑:胡雅芸

11、意大利最新航空母舰准备正式运行F-35B战斗机

美国F-35联合项目办公室已向意大利海军提交了第五代F-35B战斗机的飞行许可建议,以确保该战斗机在意大利最新的“加富尔”号航母(CVH 550)上安全运行。为制定该建议,F-35帕图克森特河综合测试部队的组员和“加富尔”号的机组人员进行了为期五周的海上飞行测试,包括115个短距离起飞、120个垂直降落和2个垂直起飞,以评估“闪电”Ⅱ型的短距起飞和垂直着陆变形的运行情况以及空中系统的集成状况。试验完成后,F-35联合项目办公室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意大利海军制定了F-35B在“加富尔”号上安全运行的飞行建议。(防务博客网站)

作者:吴梦露 中国航发航材院

编辑:孙琴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国防科技要闻”(ID:CDSTIC)

注:原文来源网络,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制造

作战实验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成都又添一个全国总部! - 天天要闻

成都又添一个全国总部!

海创药业的总部基地项目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式投入使用GE医疗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通过竣工并联验收青羊区金融科技产业园项目将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近日一批项目又传来新进展海创药业近日,成都高新区企业海创药业的总部基地项目在成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揭开月背演化历史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揭开月背演化历史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系统梳理了自接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一年来取得的系列成果,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
神十九乘组分享太空之旅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分享太空之旅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当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九号乘组与记者见面会,3位航天员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并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经历与感悟。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摄 本报北京7月9日电(占康 中青报·中青网...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南京大学等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取得的四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四项研究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来源:新华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 天天要闻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7月7日清晨,一筐体型惊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场,瞬间吸引众人驻足围观。有市民表示,这个是“菌王”吧?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说,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发现的,由于菌子体型过于庞大,他找来四位壮汉朋友帮忙,才合力将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 天天要闻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期,英国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和政策网站“碳简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经济活动和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的同时,中国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约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个月里下降了约1%。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有望提前达峰。“中国可能已到达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里程碑。”英国广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