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会伤害大脑吗?听说会让人变笨变傻?真的是这样吗?

2021年03月10日22:03:05 科学 1080

许多手术都需要用到全身麻醉术,它不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还能帮助防止手术过程对患者产生永久的心理创伤。

但许多人非常抵触全身麻醉,认为那就好像是死过一次一样,或者是担心全身麻醉会影响大脑的健康,降低以后的智力水平和反应力,让人变傻变笨。真的有这样的影响吗?全身麻醉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给你一一说清楚。

全身麻醉会伤害大脑吗?听说会让人变笨变傻?真的是这样吗? - 天天要闻


全身麻醉常用2种方式,麻醉后身体会出现3种变化

全身麻醉通常是使用镇静类、肌肉放松类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让患者吸入的方式给药。

药物进入人体后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改变大脑内化学物质之间的平衡,抑制一部分大脑活动,达到麻醉的效果。

全身麻醉后,身体会出现以下变化:

1. 意识丧失

患者被麻醉后处于无意识的“昏迷状态”,有些全麻术还会让人停止自主呼吸,需要由呼吸机支持呼吸。

患者会完全不知道这期间会发生什么。在极其少数的情况下,临床上有人会出现意外的“术中清醒”。

全身麻醉会伤害大脑吗?听说会让人变笨变傻?真的是这样吗? - 天天要闻

2. 运动能力丧失

全身麻醉后,肌肉完全松弛,使不上力气,身体不能进行运动,而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这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不会因为患者的动作影响手术的效果。

3. 感知丧失

全麻后,患者感知不到疼痛等,能减轻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全身麻醉术前、术中、术后会发生什么?

全身麻醉手术前,医护人员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并进行术前的检查,全面评估患者是否具备全麻手术的条件,并且会告知患者全麻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部分病症可以让患者来选择麻醉方式,如是否可以半麻来进行。

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身体准备,比如一般需要术前一天晚上开始禁食,有些还需要禁水,这样能够避免麻醉时出现食物反流造成不良并发症。有些患者还需要灌肠来排空体内废物。

全麻前可能需要给患者注射或让患者口服一些药物为麻醉做好准备。

全身麻醉会伤害大脑吗?听说会让人变笨变傻?真的是这样吗? - 天天要闻

麻醉手术中,医护人员首先会为患者上血压监测、心电监护、静脉通道搭建、氧气面罩等,然后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和吸入给药的方式将麻醉药物送入患者体内。患者会在氧气机的辅助呼吸下进入意识丧失的状态,为了保障呼吸安全,必要时麻醉医师会将一根细软管插入喉部。

在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会监控患者的麻醉状态,及时进行必要的干预。

术后苏醒,由于存在麻醉药使用剂量和身体机能的差异,不同患者在麻醉术后苏醒的具体时间会有差别,但一般来说进入阶段后,1个小时至1个半小时的时间,就能够逐渐苏醒过来,身体的感知和基本活动能力也会慢慢的恢复到手术之前的状态。有些患者的代谢能力差,可能有一段时间是意识恢复了但身体不能动作的情况。

全麻手术会影响人的智商,让人变笨变傻吗?

很多人认为全麻过程中有意识丧失的类似醉酒的状态,会损伤到大脑细胞,让人以后出现智商下降、记忆力下降、变傻变笨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全身麻醉会影响人的智商。理论上来说,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正常氧供,不会让身体重要脏器尤其是大脑的细胞出现不可逆转的死亡,只要及时将药物成分代谢出去,不会对身体产生长期的影响。

虽然全麻手术意义重大,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全身麻醉。


一般来说,4种情况不适合全身麻醉

1. 有感冒症状

可能引起气道肌肉持续收缩,影响呼吸。如果是择期手术,一般来说,感冒痊愈后2-3周后再行麻醉比较好。

2. 甲亢

甲亢患者进行全麻手术容易出现甲亢危象,可能危及生命,这要认真地评估。

全身麻醉会伤害大脑吗?听说会让人变笨变傻?真的是这样吗? - 天天要闻

3. 血压过高

麻醉术中或术后出现心血管意外的风险会比较大,血压越高越危险,要在麻醉前就监控血压。

4. 血糖过高

血糖过高时行全身麻醉术可能提高感染风险。


我是@普外科林医生,关注我,每天收获实用的健康知识!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应以“质疑、讨论公众关切的科学问题”为切入点 - 天天要闻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应以“质疑、讨论公众关切的科学问题”为切入点

·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指标。科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没有科学基础的中小学生和成年人,另一类是针对有科学基础、多学科的科研人员的“高端科普”,这类科普有助于学科交叉的发展,我们现在缺乏高端科普。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指标,科普工作是科学家回报社会最直接的方式。5月17日,在上海科技...
张朝阳谈人工智能发展: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闻

张朝阳谈人工智能发展: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CNMO科技消息】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当天,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出席。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在致辞中表示,进入2024年、2025年,人类关于AI方面的进展进入快车道,具身智能百花齐放。但是,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同样也带来挑战。同时他强调,A...
新疆出现不明飞行物 - 天天要闻

新疆出现不明飞行物

嘿,宝子们,来听个超逗的事儿!5 月 16 日晚上呀,新疆乌鲁木齐的夜空就像个大舞台,突然闯进个不明飞行物这个 “怪咖”,一下子就成了大家唠嗑的热门话题,这到底是啥呀?那晚,乌鲁木齐的夜空里这个神秘家伙一现身,市民们就像小侦探发现宝藏一样兴
发射后失联 印度地球观测卫星发射任务宣告失败 - 天天要闻

发射后失联 印度地球观测卫星发射任务宣告失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18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使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地球观测卫星“EOS-09”。该卫星原计划被送入太阳同步轨道,但发射后不久,发射基地与卫星失联。随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卫星未能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失败。(记者 薛璟)...
印度宣布:失联!卫星发射失败 - 天天要闻

印度宣布:失联!卫星发射失败

当地时间18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使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地球观测卫星“EOS-09”。该卫星原计划被送入太阳同步轨道,但发射后不久,发射基地与卫星失联。随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卫星未能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失败。来源丨央视新闻排版丨聂倩玉编辑丨刘莹审校丨曾子瑾监制丨王云霞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99.999%的深海海底仍未被人类探索 - 天天要闻

99.999%的深海海底仍未被人类探索

深海潜水器已经潜水几十年了,但美国科研人员对深海潜水的第一次全面分析显示,人类只直接观察到全球深海海底的一小部分,不到0.001%。5月7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科学进展》。探测器在阿拉斯加附近深海拍摄的图像。图片来源: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海洋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其中约93%是深海海底,被归类为深度在200...
新疆多地现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 天天要闻

新疆多地现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5月16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夜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引发网友热议。多位目击者表示,该飞行物分为上下两个扇形,中间有一条很明显的分隔线,在夜空的衬托下特别明亮,当时有很多市民都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一画面。乌鲁木齐网友xerman称,当天22时56分,他和朋友正在从昌吉回乌鲁木齐市的路上。突然,天空中出现一个非常亮的物体,...
情侣入住酒店遭无人机怼窗拍摄!当事人发声 - 天天要闻

情侣入住酒店遭无人机怼窗拍摄!当事人发声

情侣入住酒店遭无人机怼窗拍摄!当事人发声昨天,话题#情侣住丽思卡尔顿遭无人机怼窗拍摄#引发关注并冲上微博热搜第一5月16日晚,陈先生(化名)入住南京新街口丽思卡尔顿酒店55层的套房,晚上9点左右,他惊讶地发现房间窗外有无人机绕圈拍摄。陈先生说,“我女朋友指向窗外问,那是飞机吗?起初我不以为然,直到第二次,该...
新质生产力的壮美图景 - 天天要闻

新质生产力的壮美图景

【新时代记录】作者:韩 丹(浙江省摄影家协会航拍专委会副主任、杭州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近几年,“新质生产力”是绝对的社会热词。它是指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
科技助残,需以人文关怀为尺度 - 天天要闻

科技助残,需以人文关怀为尺度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很多人对智能机器人早已不陌生。但或许不太为人所熟悉的是,这类机器人还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应用场景:为残疾人群提供出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