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清晨一件事养肝,饭后一件事养胃,走路一件事护关节,快学起来 身体的健康从每天的“小事”开始,一日三餐之外的生活细节,往往才是决定长期健康的关键。那有没有可能,只坚持三件小事,就能保护我们的肝脏、胃和关节?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藏在每天的清晨、饭后和走路中。清晨一杯温水,肝脏的“唤醒键”很多人早上醒来第 06月25日 1784
健康 盐碱地里长出的冰菜,营养价值更高?抗衰老效果更强? 流“冰菜营养丰富,价值远超一般蔬菜,且抗衰价值高。”有人认为,冰菜既然能抵御盐碱环境,生命力顽强,说明它的抗衰老价值肯定胜过肥沃土壤里成长的蔬菜,还有人说它营养特别丰富,远超一般蔬菜。言流言分析这种说法过分夸张。虽然冰菜含有抗氧化物质等营养成分,但这些营养并不是冰菜独有的,其他蔬菜、水果里同样存在。... 06月25日 2879
健康 复旦肿瘤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研究新突破:肥大细胞逆转免疫耐药困境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占乳腺癌总体人群15%左右的三阴性乳腺癌,因恶性程度高、患者生存时间较短,素有最“毒”乳腺癌之称。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已经成为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超过50%患者会发 06月25日 1945
健康 全球首个胃癌影像筛查AI模型发布,将率先在浙皖推广丨新经济观察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付文超 6月25日,浙江省肿瘤医院联合阿里巴巴达摩院召开发布会,发布全球首个胃癌影像筛查AI模型DAMO GRAPE,首次利用平扫CT影像识别早期胃癌病灶,并联合全国2.... 06月25日 5040
健康 黄芪伤肾,黄芪泡水喝危害多?医生提醒:真正伤肾的是这3类中药 刘女士今年40岁,平常经常感觉身体疲劳乏力,她听人说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上网一查,有人推荐喝黄芪红枣茶,不仅可以补气还能提高免疫力、降糖,当下她就去药店购买了黄芪和红枣回家泡水。 06月25日 1226
健康 归脾丸的三种搭配,教你在入伏之前,把湿气逼出来! 大家好,我是中医李大夫。这已经进入到夏至节气了,离暑湿季节离入伏也不远了。进入到夏季之后首先就要考虑到脾胃湿气的问题。中医把春夏秋冬中间还有一个节气就是暑湿季节,这个时候的患者本身湿气就比较重,平时比较神疲乏力。 06月25日 1737
健康 常吃这类食物,不仅易发胖,还会损伤心血管! 说起“反式脂肪酸”,大家都知道它不利健康。有研究表明:经常摄入反式脂肪酸不仅会导致体重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还会损伤心血管。哪些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如何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1反式脂肪酸的来源有哪些?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根据结构不同,脂肪酸也有不同的名称。反式脂肪酸是脂肪酸的一种,是... 06月25日 6210
健康 澳乐维他:用十年技术沉淀定义护肝片行业标准 护肝片市场乱象:90%的产品正在“无效护肝”中国超3亿人的肝脏正承受着熬夜、应酬、高脂饮食的重压,脂肪肝、酒精肝发病率逐年攀升。然而,市面多数护肝片因成分虚标、吸收率低、配方单一,沦为“安慰剂”。 06月25日 2000
健康 医惠市集开摊!海城卫健局打造家门口的健康驿站 24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集市”在西柳商贸城中天井热闹开市。海城市卫生健康局以全国老年人健康宣传周为契机,联合海城市中心医院、中医院及疾控中心组建多学科专家团,开展 “服务企业 走进市场 惠民义诊 健康护航”公益活动,为商户和居民送上 06月25日 1226
健康 国内首个!“成都造”基因治疗药物获批临床 近日,位于三医创新中心的成都金唯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金唯科”)传来好消息,其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的基因治疗I类创新药“JWK002注射液”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顺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将于近期启动临床试验。 ▲图据金温江作为国内首个针对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的基因治疗药物... 06月25日 2476
健康 牙神经痛“搞事情”?这几个救急妙招速码住! 突如其来的牙神经痛,如同一颗“小炸弹”,瞬间就能击碎你的平静。无论是咀嚼时的刺痛,还是夜间突然发作的剧痛,都让人难以忍受。想要快速摆脱牙神经痛的折磨,掌握一些实用小妙招很有必要。接下来,就为你详细介绍能快速缓解牙神经痛的方法,以及预防疼痛的 06月25日 1555
健康 维生素B2长期补是福是祸?一文带你看透 维生素B2,也叫核黄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之一。它在新陈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少人出于补充营养或改善身体状况的目的,考虑长期服用维生素B2。然而,长期服用究竟是否可行,会不会带来潜在风险?这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接下来,就为你详 06月25日 1198
健康 白痰咳嗽闹不停?快来看这些“元凶”都是谁 咳嗽伴有白痰,是不少人常遇到的困扰,不仅让人身体难受,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白痰的出现并非无缘无故,它可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健康信号,背后藏着多种原因。无论是中医理论中的病理变化,还是西医视角下的生理反应,都与这一症状密切相关。 06月25日 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