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万国:一文读懂!精神疾病患者常见幻觉类型及应对策略

大家好,我是精神科医生姚万国。在四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我发现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家属面对幻觉症状时常常手足无措。

今天就带大家系统了解幻觉的分类、识别方法与应对策略,帮助家属更好地守护患者安全。

解密幻觉:看不见的“真实”困扰

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当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某事物时,患者却能真切感知它的存在。

比如独自在家的患者坚称听到窗外有人辱骂,或是看到墙壁上浮现人影。这些看似荒诞的症状,实则是大脑发出的健康警报。

常见幻觉类型全解析

幻听:脑海中的“不速之客

幻听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听到的声音可能是亲友责骂、陌生人议论,甚至是机器轰鸣、动物嘶鸣。

其中评论性幻听会让患者听到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导致愤怒、自伤;命令性幻听更危险,例如患者可能因“声音”指令做出极端行为。

幻视:扭曲的视觉世界

幻视内容千奇百怪,若患者意识清醒时出现幻视,多与精神分裂症相关。

意识模糊时(如酒精戒断)出现的幻视,常伴随狰狞怪物、爬行动物等恐怖画面,易引发恐慌。

其他特殊幻觉

▶幻嗅:闻到不存在的腐臭、血腥气味,常与被害妄想交织,导致患者怀疑被投毒。

▶幻味:进食时尝到奇怪苦味或金属味进而拒绝饮食。

▶幻触:感觉皮肤有虫爬、电流刺痛,却无任何外界刺激。

▶内脏幻觉:患者坚信内脏被挤压、扭转,甚至有虫子啃噬,常伴随疑病妄想。

火眼金睛:如何发现患者的幻觉信号?

幻觉不会时刻显现,但患者的异常行为往往藏着线索:

▶行为异常:突然自言自语、对空谩骂、紧张张望,或反复做出摸索、捂耳动作。

▶情绪突变:毫无征兆地烦躁、恐惧、愤怒,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言语异常:反复提及“有人在骂我”“墙上有影子”等超现实描述。

▶辨别关键:当患者描述的事物违背客观常识(如声称听到百公里外的声音),且无法通过现实验证,需高度警惕幻觉可能。

但需注意,正常人在极度疲劳、紧张时产生的短暂错觉(如错把树影认成陌生人),不属于病理性幻觉。

合理应对:从理解到守护的5大原则

面对患者的幻觉,错误的回应可能激化矛盾。以下方法既能保护患者尊严,又能降低风险:

不否定、不争论

避免说“根本没有声音”“你在胡思乱想”,而是共情回应:“我虽然听不见,但我知道你一定很难受。”

引导表达,预判风险

耐心询问幻觉细节:“声音是谁?在说什么?”通过对话掌握内容,预判患者是否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行为。

筑牢安全防线

移除刀具、绳索等危险物品,安装门窗防护装置。若患者受命令性幻听支配,需24小时专人陪护。

转移注意力,打破幻觉控制

通过散步、绘画、听音乐等活动转移患者注意力,引导其意识到“做这些事时,幻觉消失了”。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若幻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类型幻觉(如幻视伴随意识模糊),立即联系主治医生,必要时送医治疗。

区分幻觉与错觉:别让误解耽误干预

许多家属会混淆幻觉与错觉。简单区分:

▶幻觉:感知到不存在的事物(如凭空听到声音)。

▶错觉:将真实存在的事物错误认知(如把绳子看成蛇)。

正常人在光线昏暗、过度疲劳时可能产生错觉,但病理性错觉(如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出现的恐怖错觉)需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文图文部分来自网络,供读者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原作者后台联系我,我将第一时间做相关删除处理!谢谢!本账号发表任何方剂经方均只作为专业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尝试,不承担任何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