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致病机制错综复杂的重大致残性智力退化疾病,至今仍未研发出特效治疗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正面临全球最严峻的老龄化态势——老年人口规模居首且增速领先,同时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处于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体系,已然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亟待攻克的核心命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阿尔茨海默病如何预防。
鉴于ad发病危险因素具有高度复杂性,其发病机理亦存在显著不确定性,在当前尚无法全面且精准地明确病因的客观条件下,单纯聚焦于单一危险因素靶点实施干预措施,显然难以满足有效防治需求。唯有采取多维度、系统化的干预策略,针对生物-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的风险因素靶点进行协同调控,方有可能达成预期的疾病防控目标。所以,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预防包括个人预防、家庭预防、社会预防[1]。
个人预防
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信念
有研究证实,秉持乐观心态的个体,相较于其他人群,具备更高的概率达成长寿乃至超长寿命(85岁及以上)的生命状态[2]。鉴于此,对于老年群体而言,构建积极正向的生活态度与精神信念、维系心理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经常参与社交活动,经常与邻里交流
社会交往对个体认知功能的影响深远。有研究表明,在控制社会人口学变量、健康状态等因素后,社会网络越广、社会参与程度越高的老年人认知能力越不容易衰退,而回避社交活动的老年人则容易产生认知损害。
经常参加认知活动和进行认知训练,如阅读、计算等,经常接触或学习新知识如外语、电脑、电子游戏等
认知训练策略可划分为单领域(如记忆专项)与多领域(涵盖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等维度)干预模式。
坚持经常体育锻炼,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针对老年群体的体育锻炼干预方案主要涵盖有氧运动与阻力训练两大类别。其中,有氧运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步行、慢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太极、八段锦等;阻力训练则以俯卧撑、哑铃/杠铃器械训练及地面划桨等抗阻运动为主。上述运动对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与健康状态有正向调节作用。
控制烟酒,不吸烟,不酗酒
针对健康老年群体,建议保持不吸烟、不饮酒的生活方式。对于存在吸烟行为或过量饮酒习惯的人群,应采取分层干预策略:优先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健康宣教、行为矫正等),必要时联合使用药物辅助治疗,以降低认知功能衰退及痴呆症发病风险[3]。
保证良好的睡眠
由于每个人睡眠习惯不同,差异很大,对睡眠时间要求不同,在保证一定睡眠质量的情况下,建议60岁以上老年人群每天保持6~8小时的睡眠。
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将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早期实施综合性的血压和血糖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的发病风险,并有效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进程。
保持膳食平衡、品种多样,建议维持健康膳食模式
营养摄取是维系大脑功能健康的物质基础,老年群体的营养支持需注重保证宏量营养素与微量营养素的平衡充足供给,结合生理特征制定个性化补充方案,并针对性强化特定营养素摄入。
另外,有研究显示,补充叶酸、复合维生素制剂,保持果蔬类食物的充足摄入,有利于改善老年认知功能。
积极采用中医及传统健身运动等预防措施
临床观察证实,中医非药物疗法体系中的针灸治疗、芳香疗法、推拿按摩、膳食调理、耳甲部电针刺激,以及传统养生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和手指精细运动训练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对老年群体认知功能的维护产生积极影响[4]。
家庭预防
家庭作为ad预防的“前沿阵地”,可通过多维度干预体系发挥关键作用。
情感支持层面,子女需定期看望父母,与父母多交流,有效降低父母的孤独感与抑郁情绪,有利于减缓老年人脑功能衰退的速度。
健康促进方面,配偶间应建立健康促进联盟,通过相互激励参与体育锻炼、认知训练及社会联结活动,形成积极的健康行为强化循环。子女应作为健康促进协调员,协助制定个性化活动方案,特别关注益智类活动(如棋类、手工制作)的参与频次与强度。
慢性病管理方面,子女要监督和督促父母及时治疗各种慢性病。
社会预防
社会预防体系需要多部门协同参与,包括卫生健康、民政、教育、体育、环境等政府部门,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养老服务单位等社会组织,共同构建ad的早期防控网络。
建立脑健康管理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应为老年人建立全生命周期脑健康档案。
重视文化娱乐活动
社区应搭建多元化活动平台,建议每周组织不少于3次的结构化认知刺激训练,通过音乐疗法、手工创作、园艺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增强老年人神经可塑性。
加强老年人心理疏导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老年心理门诊,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训练等循证干预手段,帮助老年人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压力。
需强调的是,ad并不是衰老的必然结果,尽管年龄增长作为ad首要危险因素具有不可逆性,但现代医学证据显示,通过上述多维干预措施可以减缓大脑认知衰退的速度,预防ad的发生和延缓疾病进展。但也应注意,ad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预防措施也需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林璐,马辛,王刚,等.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指南(2024)[j].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2024,7(3):168-175. doi:10.3969/j.issn.2096-5516.2024.03.002.
[2]lee lo, james p, zevon es, kubzansky ld, et al. optimism is associated with exceptional longevity in 2 epidemiologic cohorts of men and women[j]. pnas, 2019,116(37):18357-18362.
[3]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指南 [j] . 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 (35): 2721-2735.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00702-02017
[4]谭辉,周峰然,李俊良, 等.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44(3):183- 184
编辑 | 三顺
排版 | 三顺
审核 | 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