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女网红因低血糖去世!关于这个“隐形杀手”,你最好知道这些事

4月6日,抖音账号“阿根廷奇娜”发布了一则讣告:“本人杨淙,带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告知各位家人们,吾妻杨奇娜于2025年4月2日上午,因突发低血糖与世长辞,终年38岁。”

此讣告一出,不少网友感到震惊,因为杨奇娜去世前一天,她还在抖音上更新了与家人一起做农活的视频。大家在为其痛心的同时,也困惑不已:小小低血糖,真会要人命?

真的,低血糖会要人命!

作为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一名内分泌科护士,我见过太多因忽视低血糖导致的悲剧。如果说高血糖像钝刀子割肉,那么低血糖就是快刀子捅心,一次严重低血糖的杀伤力,能抹平十年控糖成果,因为高血糖侵蚀血管以年计,而低血糖摧毁大脑仅需6分钟——研究显示,严重低血糖30分钟内死亡率较急性心梗高3倍,那些手抖、冷汗的“小症状”,实则是身体发出的“断电警报”。

低血糖的三大误区

1.只有糖尿病患者才会低血糖

健康人群在饥饿、剧烈运动、饮酒后都可能发生低血糖;

2.吃块糖就能解决

快速升糖后若未及时补充主食,可能出现“血糖过山车”。曾有患者在办公室吃糖缓解后,两小时再次晕倒;

3.睡一觉就好了

夜间低血糖被称为“隐形杀手”,因其具有隐匿性、高危害性和无症状性。

低血糖的“杀戮”三部曲

1、轻度阶段(血糖3.0-3.9mmol/l)

●手抖如筛糠,心跳快得像跑完百米;

●突然大汗淋漓,像被浇了一盆冷水;

●眼前发黑伴有强烈饥饿感。

2、中度阶段(血糖2.2-3.0mmol/l)

●说话大舌头,走路像踩棉花;

●莫名傻笑或哭闹,出现醉酒样行为;

●无法完成简单计算;

●血糖<2.8mmol/l持续6小时,脑细胞不可逆死亡。

3、重度阶段(<2.2mmol/l)

●全身抽搐,牙关紧咬(易被误认为癫痫);

●昏迷伴尿失禁,皮肤湿冷如尸体;

●心电图显示室颤,错过6分钟黄金抢救期将脑死亡。

低血糖的预防三原则

1.随身防护包

内备“救命三件套”:独立包装的葡萄糖片、无糖苏打饼干、急救卡片;

2.饮食红绿灯

减肥人群每日至少吃2拳头主食,运动前要加餐;

3.高危时段表

凌晨1-3点、餐后4小时、洗澡后15分钟最易发作低血糖,老年人家中床旁需备含糖食品。

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立即执行“15法则”:吃15克糖(相当于3块方糖/半罐可乐),静坐15分钟,15分钟后复测血糖。

面对低血糖,我们既要像消防员般快速反应,又要像园丁般细心养护,发生低血糖时要记住三步口诀——“快补糖、测血糖、防再降”。

健康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按时吃饭,不盲目节食;糖尿病患者更要警惕低血糖,吃饭定时定量,不擅自减餐。低血糖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和大意。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单娟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