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一位 62 岁的普通大叔,生活原本过得平淡又惬意。以往,他也就和老友们相聚时,才会小酌几杯白酒,那场面,老友们围坐一桌,推杯换盏间,欢声笑语不断,白酒就像是他们友情的 “黏合剂”。可谁能想到,一次偶然的网上冲浪,彻底改变了老刘的生活轨迹。他在网上刷到一篇文章,那标题就像有魔力一般,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常喝白酒不但能延寿,还能防中风,就连院士也说过白酒是最健康的酒!” 这几个字,在老刘眼里,仿佛是打开健康长寿大门的钥匙,瞬间点燃了他对白酒的新期待。
从那之后,老刘就像被 “洗脑” 了一样,每天晚饭后,雷打不动地给自己倒上二两白酒,美滋滋地喝上起来。他心里想着,这是在给自己的健康 “加油” 呢,说不定以后身体越来越棒,能多享几年清福。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老刘沉浸在自己 “健康饮酒” 的美梦中。
直到有一天,晚饭后的老刘像往常一样出门散步,街道上的灯光昏黄而柔和,他慢悠悠地走着,嘴里还哼着小曲儿。突然,一只狗不知道从哪儿窜了出来,直冲着他跑过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就像一道晴天霹雳,把老刘吓得不轻。只见他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整个人像被定住了一样,动弹不得。紧接着,一阵剧烈的头痛如潮水般袭来,痛得他忍不住双手抱住脑袋。与此同时,他感觉自己的舌头像是打了结,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一个字一个字往外挤。右侧的肢体也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得抬不起来,完全不听使唤。没坚持多久,老刘 “扑通” 一声,瘫倒在了地上。
好在邻居恰巧路过,眼尖地瞧见了这一幕。邻居赶忙跑过去,看到老刘那痛苦的模样,心里 “咯噔” 一下,不敢耽搁,立刻通知了老刘的家人。家人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火急火燎地赶到现场。把老刘接回家后,本想着让他休息一会儿,缓一缓,说不定症状就能减轻。可事与愿违,老刘的头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发剧烈,就像有一把尖锐的刀,在他脑袋里不停地搅和。右侧肢体无力的情况也更严重了,整个人几乎无法动弹。更糟糕的是,恶心和呕吐也找上门来,老刘难受得在床上翻来覆去,苦不堪言。家人见状,知道情况不妙,不敢再耽误,急忙将老刘送往医院,一路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到了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亲自接诊。通过仔细询问,主任了解到,原来老刘患高血压已经超过十年了。可这老刘,对自己的病情一点儿也不上心,吃药就跟闹着玩似的,时断时续,完全不按规矩来。平时也不记得定期去监测血压,更别提定期去医院随访了。就好像高血压这个 “小恶魔” 在他身体里住下了,他却完全不当回事儿。经过一系列检查,结果让人揪心不已。老刘的血压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路飙升到了 200/100mmHg 。此时的他,神志已经开始模糊,说话含混不清,嘴角也歪向了一边,右侧肢体完全瘫痪,整个人看起来虚弱极了。医生赶忙安排头部 CT 等检查,经过一番仔细诊断,最终确定,老刘这是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这个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老刘家人的心中炸开。
院士说白酒是最健康的酒,那喝白酒真能延寿吗?
还记得老刘看到的那篇文章里提到的院士观点吗?在 2020 年那场 “2019 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颁奖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孙宝国提到,中国白酒里涵盖着 3000 多种微量成分,据说大部分对人体有益,所以从健康角度来讲,白酒在所有蒸馏酒当中是最健康的。这话一出口,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社会上激起了千层浪,引发了广泛关注。一时间,关于饮酒的各种说法甚嚣尘上,不少人都在说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还能防中风”,再结合孙院士的观点,难道喝酒真的成了一种养生新潮流?很可惜,现实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可是相当有发言权的。它曾发表过一项大规模调研结果,这项研究耗时 10 年,涉及我国 50 余万人。就像是一张大网,把众多人的健康数据都网罗其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适度饮酒根本不能预防卒中的发生,恰恰相反,酒喝得越多,卒中的风险就像爬楼梯一样,越来越高。你瞧,这数据就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照出了饮酒和健康的真实关系。还有另一项发表在《神经病学》(Neurology)的新研究,也来给 “喝酒有害健康” 添砖加瓦。
研究人员像侦探一样,对参与者的生活方式信息、慢性疾病患病史及治疗史、中风类型等各种数据进行仔细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饮酒与中风风险升高紧紧绑在了一起,而且饮酒量不同,和不同类型中风风险之间的关联也不一样。比如说,那些少量饮酒(每周 1 - 7 杯)的人,患出血性中风的风险一下子升高了 39%,就像坐了火箭一样蹿升,不过缺血性中风风险倒是没太大变化。而且研究还发现,大量饮酒与所有类型中风之间的关联,在中国和东南亚那些当前吸烟的人群中表现得更加显著,就像聚光灯下的焦点,格外引人注目。
经常喝白酒,到底是抗癌还是致癌?
如今,饮酒给健康带来的负担,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人们心头。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评估的数据,2020 年,全球约有 74 万例新发癌症是被饮酒 “拖下水” 的,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也达到了约 28 万例,这一个个数字,就像一个个悲伤的音符,奏响了饮酒危害健康的悲歌。不管是哪种酒,酒精致癌这事儿,早就像板上钉钉一样,被证实得清清楚楚。
酒精进入人体后,就像一个不安分的 “捣乱分子”,会被代谢成乙醛,这乙醛可是个有毒的家伙,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小刀,对 DNA、蛋白质和脂质造成严重损伤,很可能成为引发癌症的导火索。同时,酒精代谢过程中,还会 “制造” 出大量氧自由基,这些氧自由基就像一个个横冲直撞的小炮弹,是高度反应性的分子,能把细胞搅得一团糟,大大增加了细胞突变和癌症发生的风险。长期大量饮酒的话,免疫系统就像被打败的军队,变得弱不禁风,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这无疑是给癌症的潜在风险 “火上浇油”,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之前,网络上有个 “白酒抗癌” 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原来是基于江南大学一篇关于 “白酒中发现脂肽类活性物质,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 的研究论文。可这其实就是一场偷换概念的 “闹剧”。首先,白酒里发现的这些所谓 “活性物质”,根本没什么特别的,在水果、蔬菜和野草等食物里,都能轻轻松松找到它们的身影,就像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小石子一样普通。
而且,要想评估白酒是不是真有抗癌养生的功效,还有好多问题得解决呢。比如说,这些活性物质有没有潜在毒副作用?对人类到底有没有效果?要摄入多少酒精才能达到有效剂量?这些问题就像一道道关卡,横在 “白酒抗癌” 这个说法面前。最重要的是,酒精早就被证实是 “1 类致癌物”,这可是铁打的事实。所以,咱可不能因为白酒里有那么点活性成分,就忽略了其他成分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不能把 “有活性物质” 简单粗暴地等同于 “能抗癌”。
白酒里泡枸杞,真能养生吗?
咱中国人在养生这方面,那创意简直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过来。“白酒泡枸杞”“白酒配咖啡” 这些新奇的搭配,最近可火了,尤其是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就像时尚潮流一样,大家都想跟着试试。可实际上,这里面暗藏着不少健康风险呢。
虽说枸杞里含有维生素 A、类胡萝卜素、黄酮类物质、枸杞多糖等对身体有好处的保健成分,听起来确实很诱人,就像一个个健康小卫士。但通常在泡白酒的时候,枸杞的用量可不多。一般 1500 克白酒里,也就放 250 克枸杞,这点枸杞,在白酒这个 “大海洋” 里,就像一滴小水珠,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枸杞里那些有限的保健成分,在酒里的浸出率低得可怜,就像沙漠里的一滴水,很快就消失不见,对养生起到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虽说枸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可这作用就像给一个受了重伤的人贴了个小创可贴,相对有限,根本没办法抵消过量饮酒对肝脏造成的巨大危害。所以啊,指望着白酒泡枸杞来养生,那可有点 “自欺欺人” 的意思了。
还有最近流行的 “白酒 + 咖啡” 搭配,这也不是谁都能随便尝试的。咖啡因和酒精,都属于刺激性和兴奋性物质,它们就像两个调皮的小精灵,在身体里到处乱窜,都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要是大量混合饮用,就像在身体里引爆了一颗 “小炸弹”,可能导致失眠、多梦和亢奋等问题,把神经系统搅得一团糟,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那些心脏、胃肠和肝脏功能不太好的人,就像脆弱的小树苗,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最好还是别去尝试这种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