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年人痴迷保健品,儿女无奈:背后真相大揭秘


网络截图

在健康备受关注的今天,老年人对保健品的过度热衷成为了一个令人揪心的社会现象。老人们似乎把保健品当成了包治百病的仙丹,无论价格多高,都毫不犹豫地消费,儿女们的劝阻在这份执念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人到老年,大多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其实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吃药,一般是可以稳定病情、避免病变的。然而,社会上总有一些不法商人,打着关爱老年健康的幌子,大行骗取钱财之事,这让老人们陷入了保健品的陷阱。


网络截图

就像我的同事老林的父亲,80多岁了,腿脚不便多年未出门,却每个月花费2000多元购买所谓的保健品养生。销售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后送货上门取钱,交易就这样悄然完成。儿女们看到桌上的保健品,好心开导老爷子这是假药,不要购买,可老爷子却坚信如果没吃这些保健品自己早就不在人世了。这种坚定的信念,让人既无奈又心疼。

还有小蔡的母亲,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她没有退休金,全靠丈夫的生活费,却每月省下1000多元购买保健品。她自己舍不得吃鱼肉,却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保健品上,甚至把药磨成粉偷偷拌在丈夫的饭里,希望丈夫长命百岁。小蔡兄弟俩多次教育母亲这是骗局,可母亲打死都不信,依旧热衷于去听健康养生课。兄弟俩无奈之下只能放任不管。


为什么老年人会如此执着于保健品呢?一方面,那些不法商人的营销手段实在是狡猾。他们用赠送鸡蛋、花生等小恩小惠吸引老人去听养生课,在课上不断给老人洗脑,让老人相信保健品具有神奇的功效。据相关调查显示,超过70%的老年人是在参加这类养生讲座后开始购买保健品的。另一方面,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也在作祟。他们希望通过服用这些所谓的保健品来改善身体状况,延长寿命。


从儿女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劝阻无效是多种因素导致的。首先,老人在购买保健品时已经被深度洗脑,对儿女的话听不进去。其次,儿女可能缺乏有效的劝阻方法,只是简单地告诉老人这是骗人的,却没有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或者提供其他健康管理的替代方案。

总结来说,老年人对保健品的盲目追捧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到不法商人的欺诈行为、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以及儿女的劝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不法商家;儿女们要更加关注老人的健康需求,用科学的方法引导老人正确看待健康和养生;社区也可以开展一些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让他们不再被保健品骗局所迷惑,真正走上健康养老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