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增多!医生苦劝:不管多大年纪,牢记4不做3坚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抑郁症这玩意儿,怎么说呢?就像是空气,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在身边徘徊着,时不时还往人心里钻一钻。

说真的,这几年,抑郁的人越来越多了,医生们都快愁秃了头,一个个恨不得站在大马路上拉横幅,苦口婆心劝大家:不管多大年纪,有些事儿真不能做,有些事儿必须得坚持。

不然,心情这个东西,说崩就崩,比腰椎间盘还容易突出。

先说4个不能做的事儿,不听劝的,可真得小心了!

1. 别天天躺着不动,肌肉松了,心气儿也跟着泄了

人啊,一旦动得少,整个人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差。肌肉没劲儿,代谢变慢,血液流通跟蜗牛爬一样,最要命的是——脑子里的多巴胺、血清素这些“快乐因子”也会减少。

用大白话说,就是懒一懒,心情就容易蔫一蔫。

有研究表明,久坐超过6小时的人,患抑郁的风险会比每天运动的人高47%别小看这个数字,意味着一百个人里,有47个可能因为天天瘫着,情绪变得灰蒙蒙的。

看看那些一天到晚躺床上刷手机的人,越刷越没劲儿,啥都不想干,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

其实,不是世界变了,而是大脑缺少了运动带来的正向反馈。身体动一动,心情才不会沉到底这话可不是瞎说的。

2. 别总熬夜,脑子真的受不了

熬夜这事儿,很多人嘴上说着戒,身体却很诚实,三更半夜还在床上刷短视频、追剧、打游戏,愣是要把眼皮熬成千层酥。

可问题是,大脑跟人不一样,它不喜欢加班!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的杏仁核过度活跃,导致情绪失控,焦虑、抑郁随之而来

换句话说,缺觉=情绪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还有一个更狠的,2018年有个研究说了,熬夜会导致大脑代谢废物清除效率下降,

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患神经退行性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会更高简直是买一送一,送的还是个更吓人的。

所以啊,想要心情好,早点睡,真的没商量

3. 别一天到晚吃外卖,肠道菌群不开心,人也开心不起来

很多人没发现,吃的东西跟心情有直接关系肠道菌群这帮“小微生物”可是掌握着大权,稍微养不好,它们就开始闹情绪,让人焦虑、郁闷、甚至失眠。

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的人,抑郁症的概率会比健康人高出两倍。吃得越乱,肠道越乱,情绪也越不稳定。

那些天天吃高油高糖垃圾食品、碳酸饮料、加工食品的人,肠道菌群可能已经“崩盘”了

医生都说了,想让情绪稳定点,得让肠道菌群高兴起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多喝点酸奶,少吃加工食品,胃里舒服了,心情也不会差

4. 别总一个人闷着,孤独会让人“慢性自毁”

很多人以为,独处是个高级享受。其实,长时间的社交隔离,真的可能要人命。研究发现,长期孤独的人,抑郁症风险比社交活跃的人高出60%

孤独会让大脑的压力反应系统长期处于激活状态,导致体内皮质醇升高,免疫力下降,情绪也变得越来越低落。简单点说,长期不跟人接触,大脑会自动进入“忧郁模式”

所以,再忙再累,也得抽时间跟朋友聊聊天,跟家人吃顿饭,哪怕只是出门溜达一下,见见人,都比闷在家里强

再看看3个必须坚持的事儿,别偷懒!

1. 坚持晒太阳,不然快乐激素不够用

太阳这个东西,简直是天然的“抗抑郁药”。每天晒15-30分钟的太阳,可以提高血清素水平,降低抑郁风险

北欧国家冬天日照少,抑郁症发病率高,就是因为缺乏阳光刺激。

更厉害的是,晒太阳还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是跟情绪管理密切相关的。缺维生素D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比正常人高37%

2. 坚持吃深色蔬菜和优质蛋白,脑子更清爽

深色蔬菜,比如菠菜、紫甘蓝,含有丰富的叶酸,而叶酸对神经系统健康至关重要。研究显示,叶酸缺乏会导致抑郁症风险增加55%

蛋白质里的色氨酸是血清素的前体,简单说,吃蛋白质=给快乐激素充电鱼、鸡蛋、大豆、坚果,这些东西,能让心情更稳定。

3. 坚持规律作息,大脑才能好好运转

人类的生物钟不是闹着玩的,作息乱了,激素分泌就乱了,心情自然跟着乱套。科学家早就证实,规律作息的人,抑郁风险低30%

别总想着“补觉”,熬夜和补觉是两回事,睡眠债一旦欠下,就不是补一补能还清的。晚上11点前睡觉,早上7点起床,生物钟稳了,心情也不会轻易崩

问题来了:为什么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抑郁,而古代人好像没那么多这种问题?

古代人也有抑郁,但没有现代人这么多,原因其实挺多的。

  • 古代人运动量大——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别说久坐了,根本坐不住,肢体运动带来的好处,顺带把情绪问题也减少了。
  • 饮食更天然——没有加工食品,吃的基本都是原生态的粮食、蔬菜、肉类,肠道菌群比现代人稳定。
  • 没有手机,没有信息轰炸——现代人每天被各种社交媒体、新闻、短视频轰炸,信息量太大,大脑容易过载,而古代人信息少,心理负担小。
  • 社交更紧密——古代人讲究“大家庭”,邻里关系也比现在密切,不容易长期孤独。

现代社会要想减少抑郁,就得学点古人智慧,多运动、少熬夜、吃天然食品、保持社交,顺带还能活得更久一点!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郭油油,余妍洁,温慧,等.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J/OL].重庆医学,1-9[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