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老胃病——3味药煎服,让脾胃健康,吃嘛嘛香!

在中医理论里,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脾胃共同承担着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输送精微物质的重任。脾主运化,将水谷转化为精微并传输至全身;胃主受纳,容纳和初步消化食物。脾胃功能正常,人体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

一旦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便溏或便秘、倦怠乏力等诸多症状。脾胃虚弱,还可能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导致身体整体的健康状况下降。今天为大家介绍三种常见的中药材,用来煎服,能帮你调理脾胃,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

党参,健脾益气的先锋
党参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党参就像是健脾益气的先锋,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当脾胃气虚时,人体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四肢乏力等症状。

党参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补充脾胃之气,使脾胃恢复正常的受纳和运化能力。它就像给脾胃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推动脾胃更好地工作。用党参煎水喝,或者在炖汤时加入适量党参,如党参炖排骨,不仅能增添汤的美味,还能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让脾胃虚弱者逐渐恢复食欲,增强体力。

山药,补脾益胃的良剂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是补脾益胃的良剂。它既能补脾阴,又能益脾气,对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山药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黏液蛋白、淀粉酶等,这些成分有助于保护胃黏膜,促进消化吸收。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胃胀等问题,山药有着独特的疗效。它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如山药红枣粥,既美味又能起到补脾益胃的功效,长期食用,能使脾胃功能逐渐得到改善。

砂仁,化湿行气的能手
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是化湿行气的能手。在中医看来,脾胃虚弱常常会导致水湿内停,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砂仁能够化湿醒脾,行气温中,帮助脾胃驱散湿气,恢复气机的通畅。

当出现胃脘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因湿阻气滞引起的症状时,砂仁能发挥很好的调理作用。用砂仁煎水饮用,或者在烹饪菜肴时加入少许砂仁,如砂仁蒸鸡,既能去腥增香,又能起到化湿行气、调理脾胃的作用。